李铭亲自跟随空军部队去轰炸济南了,杨国威也率领部队出发,前往焦庙,常胜也带着他的野三旅去攻打馆陶。
以聊城为中心,保国军部队像是绽放的烟花一般,四面开花,各支部队都投入到战斗之中。
明亮并不担心天津的战事,第四舰队有林小琳坐镇指挥,第四舰队司令高峻也是个沉稳的人,而且还有联合战地观摩团的一部分首长也在华南号上,也可以为天津战事出谋划策。
明亮故意避开,也是为了让首长们能够融入进来。
有他在,首长们似乎有些放不开,时不时就会来一句,我们是战地观摩团,只看不说。
只看不说哪行,中国已经近百年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战争了,诚如令狐耻所担心的那样,太久没有见过血的士兵,等到战争突然降临的时候,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首长们同样也是如此,训练、演习、对抗,表面上看热热闹闹的,但是……
得让首长们积极参与进来,就当是实战练兵了。
嗯,只不过这些兵的军衔有点高。
几条战线的战事,明亮都不太担心,毕竟大家都是玩家,不小心挂了,还可以重来,最多就是损失一些装备。
明亮最担心的,还是常胜他们去攻打馆陶的战斗。
他们没有后悔的机会。
而且馆陶的仗本来就不好打,鬼子修建的据点炮楼碉堡太多了,每打一个据点,都是攻坚战。
叶爽给明亮重新泡了杯茶,端过来放到沙盘前略显焦躁的明亮面前,犹豫片刻,问道:“大帅,你是不是担心常师长他们?”
明亮嗯了一声:“馆陶的仗看上去好打,实际上存在了很多变数,我担心独一师会有所损失。”
叶爽说道:“不然你过去看看吧,家里我盯着,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我向你请示。”
这就是玩家的便利,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线上办公。
明亮稍稍犹豫了一下,向叶爽点了点头:“也好,我去看一眼。”
明亮大步走出作为指挥部的偏殿,向院中无聊逗狗的魏和尚喊道:“和尚,准备车,咱们去馆陶。”
“得嘞”,魏和尚一跃而起,向庙门口跑去。
坦克追了魏和尚几步,又折返回来跟在明亮身边,一边跟着明亮走,一边用身体蹭明亮大腿,那意思,带上我一起呗。
这个家伙聪明着呢,它知道带不带它出去玩,还是明亮说了算。
明亮并不排斥坦克,不过也不像彭雪峰那般爱狗,主要是他根本就没有时间玩猫逗狗,对于坦克,他也就是偶尔哄它玩一下,大多时间,坦克都是跟着魏和尚。
不过魏和尚就郁闷了,坦克对他来说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只要明亮出现,坦克马上就会倒戈,甚至明亮欺负魏和尚的时候,坦克也跑过来帮忙,咬住魏和尚裤腿。
就很气人。
明亮弯腰拍了坦克脑袋一下,呵斥道:“我们是去打仗,不能带你去。”
走出庙门,魏和尚早已取出那辆大奔发动了起来,这小子搞得跟职业司机一样,站在车旁打开后车门恭迎明亮上车。
明亮喜欢坐前座,可掌控空间较大,结果一看副驾驶座位上放着一挺已经挂好弹链的mG34通用机枪,也就明白魏和尚这小子为啥这么殷勤,帮自己打开后车门了。明亮不置可否坐上车,魏和尚帮明亮关上车门,就手按着车门嗖的一下跳到了驾驶位上,嘿嘿一笑:“馆陶的鬼子们等着你魏爷爷,你魏爷爷来啦。”
还好这辆奔驰G4是敞篷车,不然以魏和尚的身材,非得磕一个鼻青脸肿不可。
魏和尚轰的一脚油门,汽车扬起一片灰尘冲了出去。
叶爽跟在后面追了几步喊了几声,车上的明亮和魏和尚二人也没听到。
反正也不是啥重要的事,如果是重要的事,叶爽就跳到通话频道中直接跟明亮说了。
汽车一路开出聊城,跑出老远,魏和尚不经意看了一眼后视镜,一句哎呦我去,急忙一脚刹车把车停在了路上。
从车后扬起的灰尘中冲出来一只大黄狗,气喘吁吁的冲到车旁,热情的跟车上的二人打招呼:“汪,汪汪。”
魏和尚瞪着大黄狗破口大骂:“狗懒子东西,老大不是让你在家待着么?”
“汪,汪汪。”
大黄狗扑簌扑簌抖着身上的灰尘,一阵尘土飞扬中,大黄狗变成了大黑狗。
明亮又气又笑的打开车门,瞪着坦克喝道:“滚上来,你他娘的无组织无纪律,等这一仗打完了,老子非得找人做个狗笼子把你关起来不可……”
明亮还没骂完呢,坦克已经麻利的跳上车,在明亮大腿上踩了几个脚印,老神在在的坐到了明亮身边的空位上。
明亮关上车门,刚回过头,坦克突发大招,又在那使劲的抖掉头上的尘土,结果是一阵飞沙走石,搞了明亮满头满脸都是。
明亮对着坦克乒乒乓乓就是一顿输出,打得烟雾腾腾。
魏和尚哈哈大笑着转回头启动了汽车,要是换做别人如此糟蹋这辆奔驰G4,魏和尚早就急眼了,唯有明亮和坦克,咋整都行。
从聊城到馆陶不过百里,途径冠县。
由于保国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聊城,驻扎冠县的鬼子不等保国军打过来,就主动放弃了冠县,带着伪军县大队五个中队400余人和冠县伪政府部分官员,匆匆撤退到了馆陶。
冠县隶属山东,冠县的小鬼子这是走投无路了,这才跑去隶属河北的馆陶。
妈的,冠县这么大的地域,小鬼子只驻扎了一个小队五十多人,就维持了对冠县的统治,为虎作伥的全都是伪政府和伪军的这帮汉奸。
日伪军撤退后,一直在冠县一带跟鬼子打游击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冠县县长马景汉,迅速率领县政府警卫连和县大队,由县政府所在地邢柳韶出发,接管了伪县城冠城镇。
中日战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日军连连败退,国民政府任命的各地官员马不停蹄的跟在大部队后面接收地盘。
而延安任命的各根据地地方政府,也接到了相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