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志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徐庶指着远方一队人马,正浩浩荡荡地朝学堂而来。
旌旗招展,尘土飞扬,隐隐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诸葛志嘴角微微上扬,
兴汉学堂开学后,诸葛志事必躬亲,每日巡视,与师生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
学堂内,琅琅书声不绝于耳,师生间探讨学术的氛围浓厚,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
凉亭下,诸葛志与几位学子围坐一起,探讨兵法韬略。
他将自己多年征战的经验和智慧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各种战术的运用和变化。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诸葛志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他侃侃而谈,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学子们的心田。
“将军,您在宛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真是令人叹服!”一位年轻的学子激动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诸葛志微微一笑,“兵者,诡道也。胜败的关键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能否洞察敌情,灵活运用战术。”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详细地讲解着宛城之战的部署和策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作战方案。”
学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诸葛志则耐心解答,循循善诱。
此刻,他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
他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年轻的学子,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汉室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课后,诸葛志独自一人走在学堂的小路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香。
他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兴汉学堂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突然,一个身影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将军,不好了……”
“将军,不好了,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要找学堂的麻烦!”来人上气不接下气,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诸葛志眉头微皱
学堂之内,琅琅书声依旧。
学子们正襟危坐,目光炯炯。
他们手里捧着书卷,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有的在练习书法,笔走龙蛇,挥洒自如;有的在埋头苦读,认真钻研兵法韬略;还有的在与同窗激烈的辩论,探讨着治国安邦之道。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自从诸葛志执掌学堂以来,他不仅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子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鼓励学生们走出书斋,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参与荆州的建设。
学堂还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辩论赛,军事演习,让学子们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学堂的教学质量显着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得到全面提升。
不少学子在学堂的熏陶下,崭露头角,表现出卓越的才华。
他们有的精通诗词歌赋,有的擅长排兵布阵,还有的在治理民生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这些优秀学子,开始积极参与到荆州的建设之中,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
他们或是行走在田间地头,教导百姓耕种,或是奔走于街头巷尾,调解邻里纠纷,或是参与到荆州的水利建设中,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荆州在诸葛志和学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充满了活力。
农田里,稻浪滚滚,丰收在望,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学堂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荆州发展的动力源泉。
诸葛志站在学堂高处,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欣慰。
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突然,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只见徐庶快步走来,面色凝重。
“先生,外面来者不善,怕是冲着我们学堂来的。”
诸葛志眼神一凛,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去看看。”说完,他大步流星地朝着学堂大门走去,衣袂飘飘,背影挺拔,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诸葛志来到学堂门前,只见一群衣着光鲜的士绅聚集在那里,一个个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不满的光芒。
他们身后跟着一群家丁,手里拿着棍棒,气势汹汹。
领头的是荆州本地一个有名的豪强,名叫黄霸。
他身材肥胖,满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善茬。
“黄老爷,今日带这么多人来我兴汉学堂,有何贵干啊?”诸葛志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威严。
黄霸冷哼一声,“诸葛先生,你创办这学堂,说是为了教化百姓,可实际上却是在蛊惑人心,败坏风俗!我等今日前来,就是要讨个说法!”
“哦?黄老爷此话怎讲?”诸葛志不动声色地问道。
“你教那些泥腿子读书识字,让他们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扰乱了社会秩序!以前他们老老实实种地,现在却成天想着升官发财,人心浮动,岂不是大乱的根源?”黄霸说得义愤填膺,仿佛诸葛志犯下了滔天大罪。
周围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有些人对黄霸的话表示赞同,有些人则持反对意见。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亲身感受到了学堂带来的好处,他们的孩子在学堂里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变得更加懂事孝顺。
他们感激诸葛志,也对学堂充满了希望。
一个老农站了出来,颤巍巍地说道:“黄老爷,您这话就不对了!俺家娃儿以前啥都不懂,就知道玩耍,现在去了学堂,学了不少东西,还帮俺们算账呢!俺们都觉得这学堂好啊!”
另一个年轻的妇人也说道:“是啊,俺家男人以前只会种地,现在也学了些本事,还能帮着村里修桥铺路呢!这学堂可是个好地方啊!”
越来越多的百姓站出来为学堂说话,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定。
黄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这些泥腿子竟然敢反驳他。
“住口!你们这些刁民,懂什么!”黄霸怒吼一声,试图压制住百姓的声音。
诸葛志冷笑一声,“黄老爷,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在这里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才是真正的败坏风俗!”
“你……”黄霸气得脸色铁青,指着诸葛志说不出话来。
诸葛志环视周围的百姓,高声说道:“兴汉学堂是为了培养人才,造福百姓而建,任何人胆敢阻挠,我绝不姑息!”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满了威严。
百姓们纷纷叫好,为诸葛志的坚定立场而鼓舞。
黄霸见势不妙,知道今日难以得逞,只得灰溜溜地带着家丁离开了。
“先生,为何不将他们拿下?”徐庶走到诸葛志身旁,低声问道。
诸葛志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支持。”他抬头望向远方,目光深邃,“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