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汉军在黄河北岸的持续推进,在这里开拓了一定的战略纵深,才有了诸葛亮将指挥部也迁往河北的行动。

得知这件事之后,刘禅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诸葛亮已经亲自动手,那么一切便没有问题了。

刘禅身为皇帝,虽然自己本人远在长安,但是前线的军报自然是丝毫不敢怠慢的源源不断的送报中央。

虽然依旧会有延迟,但是只要前线各部将领没有被敌人彻底围困在某处,以至于被断绝内外。

那么他们在向诸葛亮上报战报的同时,也会将前线军报向军机台发送一份。

然后便是刘禅不询问的时候,军机台也会非常积极的将这些军报整理出一份精简的简报送到宫中。

八月下旬的一日,钟离牧正在军机台值班的时候,眼看着手中的一封军报,忽然面色一动。

那是来自对敌江东的荆州方面军送来的一份军报。

内容是丁奉、潘濬、沙摩柯在得到广州刺史李严的支援之后,围攻桂阳吴军的进展便更加顺利。

八月,汉军攻破吴国桂阳太守全柔最后的防线,斩首千余人,俘虏数千。

违背礼制的旌旗、金鼓、车马全部被缴获,军报上请示是否要将这些东西送往中央还是由他们就地处理。

吴国桂阳太守全柔本人,因为秉性强硬,固执而不肯低头请降。

最后在汉军破城被斩杀,用来震慑众人。

果不其然,全柔授首之后,所有吴军士兵全部乖顺的投降了,自此,汉军光复桂阳郡。

而丁奉他们上报这件事,一方面是想要邀功,另一方面则是请战。

因为在军报的后半段,着重提到了江东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临川并受其害。

董嗣只是地方一个宗贼,因为受不了被孙吴政权越来越过分的压榨而武装抗税。

拉起来的人马也就一千余数百人的规模,并不足以对战局形成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孙权本着打地鼠,地鼠露头就打的原则,还是派遣了吾粲、唐咨尝以三千兵前去攻守,结果连月不能拔。

因为江东战事紧张,而且这伙贼寇并没有主动进攻江东郡县。

为了能够集中兵力平定叛乱,吴国将领周鲂上表乞求孙权罢此兵。

他认为兵马集中,这些各地的叛乱便不足为虑,但是如果兵力分散,他们吴国便会军民疲敝。

孙权认可了他的建议,将吾粲、唐咨从豫章、临川撤出,节省了三千兵马得以便宜从事。

但是董嗣这伙贼人,被吴军这么一弄,深感自己被羞辱了,于是决定狠狠的报复一番。

他们没有冒然走出自己的根据地去进攻附近吴国官员控制的城池,而是派遣人员到荆州方面与汉军取得联系。

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吴军的对手,因此准备充当先锋队和引路人的角色,引来汉军攻打吴国的领土。

这件事看起来就是一个小事,敌境内一个小规模叛乱分子,请求汉军派出一部偏师提供援手的小事。

但实际上却是一件一旦启动便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大事。

这件事不能仅仅从军事方面进行简单的考量。

一旦朝廷的王师出动,绝对不可能就是什么小事,绝对会对江东的军心民心造成剧烈的动荡。

由于消息的传递的延迟性、失真性,传到江东指不定会被那些人解读出多少种情报来呢。

即便这边只是边军的偏师简单的出兵试探,占几座小城而已。

传到江东若是有人误以为朝廷王师大军已经杀奔江东而来,起兵对抗孙权以迎王师。

然后过一段时间却发现,汉军只是来占个便宜,并没有大举出动消灭孙吴政权,此前种种只是自己一厢情愿……

虽然这样也有可能造成进一步搅乱江东的效果,但是会损耗朝廷在那些有意归顺朝廷的豪强心中的威信。

当然,钟离牧还有另一方面的担忧,他的本家会稽钟离氏,便很可能成为这样的豪强之一。

自从钟离牧被重用的消息传回家后,整个钟离家的未来规划便转变为了如何安稳上船,同时最好是能多捞些功勋。

于是,全家都在小心翼翼的紧张等待着一个弃暗投明的时机。

由于军机台的保密工作执行的非常严格,钟离牧无法向家人透露消息。

他担心老爹或哥哥一个冲动,导致家族被孙权枪打出头鸟,那可就坏事了。

而且钟离牧认为此时的朝廷是无法出动大军来开辟第二战场的。

荆州北部的关平、刘封被向朗派去支援豫州魏延作战了。

南部的丁奉、潘濬等部经过大战之后也应该进行一番休整。

所以,荆州本土能够出动的兵马不多。

另外今年荆州官府收入的三成钱粮要拿出来支付之前振国商行的借款,三成钱粮要支援北方战场。

还有支援长沙郡、桂阳郡的战后尽快恢复工作的钱粮支出,荆州的财政已经处于即将赤字的边缘了。

所以,现阶段针对江东的大规模战争九成概率是没有的。

而站到钟离家、甚至站到广大江东欲来归者的利益上的钟离牧,自然不希望出现小规模出兵这种事情。

当然,钟离牧也明白自己人微言轻,想要针对这件事提出自己的意见奏报的话,是需要先进行一个非常复杂的准备工作的。

这对他这位并没有太多权势的职场新人来说,是颇为困难的,几乎可以立刻放弃了。

这段时间以来,他在军机台可谓是见识大涨。

他从未如此细致的想过,战争的运转竟然是可以如此进行的。

比起情报分析、出谋划策,他们所做的战争的规划反而主要是靠大量的数字、大量的计算。

也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数据非常清晰的列出了己方的实力。

兵员有多少、武器有多少、粮食有多少等等一系列对比之后,战争的优势劣势便已经开始显现。

随着一场场战争的见证,朝廷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可了军机台的数算团队对于战争策划是有极大的作用的。

既有自己的数据,也有敌人的数据,合乎兵法所要求知己知彼的道理。

敌人的数量、进兵时间、进兵路线,以及他们的进兵效率。

谋士们掌握这些数据之后,映照我军的各方面需求等,便能根据细致的地图制定更详细的战争推演。

在现实真的动兵之前,一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已经被推演的七七八八。

这样的成果无疑让朝中上上下下都信心大增。

然后刘禅顺水推舟的做出规定,以后朝廷官员在进行行政和军事议题的时候。

若是谁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必须要附带自己或请人做出的调查结果和数据。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没有数据没有说服力。

如果没有数据的佐证,那么上司领导和皇帝自己,都有理由认为上表内容所提的一切都是其本人的臆测,而拒绝他的意见建议。

除此之外,夸大的、缩小的,或者一些模糊的虚数也将一概不予接受,不能用于朝廷的工作指导。

实权皇帝的权势之大,显然可以动摇官员们和学子们的学习目标。

于是,为了迎合朝廷,或者说皇帝本人的想法,从中央到地方上掀起了一阵数学学习潮。

不少读书人或者在职官员纷纷把手头能找到的和数学有关的书籍搜集起来。

《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等数学相关书籍顿时成为讨论的大热门。

朝廷官方出版社印刷的相关书籍借此大卖,甚至还因为供不应求而出现互相之间抄录、传看的情况。

乃至于有的人身体力行,拜一些在数算上有名气的老师来寻求教导,努力学习数学,学习统计学之类的知识。

就比如被聘请为太学数学博士的赵爽,他去太学教课的时候,旁听的学生非常多,即便是站到走廊上也不愿意错过恶补知识的机会。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数学是否值得如此被认真对待,甚至大多数人在接触之前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是现实的反馈让官僚士大夫们体会到了真香的感觉。

尤其是战争来临的时候,军事方面工作的官员对数学的重要性就更是深有体会。

钟离牧便是如此,他以为毕竟是一个这么庞大的政权,运转起来肯定是很臃肿的。

钟离牧作为外人,此前并不了解季汉朝廷诸多的制度创新。

在亲眼瞧见这些数据之前,他本能的以为季汉朝廷的打仗方式和东汉差不多。

大致了解敌人的位置、敌人的数量,然后大致的商讨一个对策。

商讨出大致所需兵力,选派出将领去作战,选派出大臣负责后勤。

若是这些将领、大臣做得好便奖赏,做不好便处罚他们然后换人去做,一切都是朦胧模糊的。

但现在,钟离牧亲身参与之后,当真是刮目相看了。

朝廷兵马动员人数精准到了个位数。

粮草消耗、路线等等信息都能清晰的展示在高精准度且详尽的地图上。

刘禅在年前就有意的将朝廷的哨探们派出去全面往北,着重收集并州及其周边的情报和消息。

借由河北各地做走私生意的商旅的伪装或帮助,将敌人的人口数量、战士数量、驻防位置等信息刺探汇报到后方。

己方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误差很小,敌人的信息虽然误差大些,但也已经精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另外,钟离牧也没想到汉朝廷每年能够征收这么多的钱粮赋税的,政府比他预想的要富裕的多。

入职之后他才发现,刘禅将整个政权打造成了一个强大的收税机器,一个有着强大武力保障的税收机器。

而庞大的税收又是支撑强大武力的重要本源。

钟离牧对于季汉的创业历史也是相当了解了,知道老刘虽然是第一代创业者,拉起了这个政权的框架。

但是刘禅这个第二代创立者对这个政权的规章制度建设有着更大的影响占比。

完全不同于东汉,也与西汉有许多不同的大政府。

一些制度建设相当先进精妙,且以人为本的将政权建立到基层的思想为政权的强大且长远打好了根基。

钟离牧越是了解的深入,越是觉得皇帝刘禅他建立了一个不断正向循环,实力不断增长的外卷型政权。

文举的前十名都是入职内阁进行忙碌的实习,而武举的前十名则是都充入军机台开启打工人的人生。

这两个官署,都是朝廷天下权力核心的重要运转的环节。

在这里,他们这些天子门生是真的能够时时刻刻触摸到关乎天下人命运的大事件的发生与演化的。

从他们手上经过的大大小小的文件,虽然都非常的轻薄,但是上面记录的事情却都是一件件关乎成千上万人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们在这里,一直在见证、参与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大事。

同时,因为四面八方的信息都会源源不断的汇集于此。

他们也能凭借职务便利,两耳不闻窗外事,但却能轻易了解天下的局面。

开拓视野,构建更高层次的世界观,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到能够理解刘禅的意志的地步。

将来他们便能外放出去,独当一面,为大汉守护四方。

钟离牧自己便是向着这样的方向成长着,此时,他一边担心着家族的未来。

一边整理好手中的案牍文书,按照其中内容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然后将其中比较重要的文书报告给军机台的上级。

相对来说重要性较低的文书,则由自己根据内容誊写出精简的内容提要后再上报。

黄权看着送到自己手里的两份奏报上的内容后,微微点头:

“这些大军渡河彻底畅通无阻了。吴都督干练非常,北击叛将魏逆王冲,逐敌数里,将其斩杀,俘虏魏军兵马千二百人。”

“如此一来,我朝廷二十万王师便可尽驱河北,寻敌决战,想来那司马懿看到诸葛丞相兵临城下后,定是龟缩避战的模样吧。”

黄权如此猜测点评一番后,便看起了另一份。

“嗯,桂阳郡的光复自然是喜事一件。而扬州南部如今基本已经归顺朝廷,至于是否要趁机进取扬州,还是得慎重。”

“关中毕竟距离较远,我看朝廷可以给向朗一个指示,让他根据当地具体形势判断,若是条件允许,可以适当派遣偏师出击。”

入宫如此汇报之后,刘禅答之曰:“善。”

其实这些都不是刘禅最关心的事情,胜利是必然的,只要不是损耗太大的意外事件,这些过程对他来说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作为一个热衷于技术革新的皇帝,刘禅反而更期盼他交给诸葛亮的那些军事发明有亮眼的表现。

随后时间来到九月,刘禅便得到了相关消息,并且结果是非常亮眼。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