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脉象平稳。”太医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李子琰长舒一口气。
这事儿,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就是这么神奇。
周舟确实很伤心周老五的离去,不然也不能这样悲伤。
可她心志坚定,知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难过归难过,日子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
所以,周舟狠狠地哭了一通,将心中的苦闷发泄出来,心头的压抑宣泄出来了,也就不会被这些情绪伤到身子。
按理来说,年关将至,是要封印的。
但现在这个时节,实在的特殊,不说封印,连除夕宫宴都取消掉了。
日子就在这忙忙碌碌中又过了五天,周舟终于发动了。
产房是一早就准备好了的,产婆也是在凤仪宫住了有两个月,还不止一个。
至于太医,在听闻凤仪宫的皇后娘娘开始发动了,全都跑到凤仪宫偏殿,随时待命。
楚太后脚程快,听到周舟开始生了,第一个赶到凤仪宫。
那些个宫人看到了,纷纷停下,要给楚太后行礼,结果就是被无视了。
她直接跑进了产房,见周舟被疼出了一头的汗,有些心疼,也有些紧张。
“怎么样?”她握住了周舟的手。
生一次孩子,如过一次鬼门关。
而楚太后,对这个儿媳妇儿很满意,并没有换儿媳妇儿的打算。
按理,周舟应该硬挤出一张笑脸,然后回答一句“多谢母后关怀,我无大碍”这类的话儿。
但是,钻心的疼痛,好像五脏六腑都被挤成了一团的疼痛,叫周舟五官都皱了起来,痛苦地喊了一声,“疼!”
楚太后当然知道生孩子有些痛苦,但对孕妇不能说丧气话。
因此,她宽慰周舟,“生孩子都有这么一遭,你莫要怕,我去叫来锦佑在门口陪着你。”
分娩之地,是新生儿出生的地方,并非污秽,而是无比圣洁的地方。
所以,辰国并没有说什么男人不入产房这类话儿。
但楚太后并不想要李子琰进来。
因为……他一个大男人进来,啥都不会,只会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根柱子一样,完了还挡道。
最最重要的是,李子琰进来了,那些产婆一个个的,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了什么会惹到这个祖宗。
这个样子,反倒叫产婆分心,不利于孩子的分娩。
总而言之,李子琰来门口陪着就行,至于想进来守着——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生产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漫长的,所以保持体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李子琰刚刚赶到产房门口,就看到丝竹端着一碗鸡丝面条进去了。
他怔愣住了:这……不是说开动了吗?怎么吃起东西来了?
李子琰还没想明白这个事儿,太皇太后也就到了。
她在得知楚太后在里面陪着后,便没有走进去凑热闹,原因很简单:产房就那么大点儿,现在产妇、产婆、打下手的宫女都那么多个了,楚太后也进去看着了,她再挤进去,实在是太多人了。
反正,里面有领头的了,那她在里面等,跟在外面等,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坐着等吧。”太皇太后好心提醒道。
“皇祖母,”李子琰一脸的焦灼,“孙儿实在是坐立难安。”
太皇太后眼皮轻轻一抬,又放下,并没有再劝说:头一次当父亲,她理解。
而且,等他站累了,会自己找位置坐的,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
产房内,周舟趁着腹痛平稳下去了,快速扒拉了几口面,将面条吞咽下肚。
这个时候,产婆俯下身子,检查了一下宫口。
她神情严肃,“娘娘,才开了两指,您要是有力气的话,便下来走走。”
周舟知道,这个产房,话语权不在自己这儿,也不在楚太后那里,而是在这个经验老道的产婆这里。
她入这行已经有二十年了,接生的孩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个了。
她说需要下来走走,那就得下来走走。
所以,周舟忍着痛,下了地,在宫人们的搀扶下,在产房内转来转去。
李子琰探头探脑,透过窗户纸看到了一点点影子。
他有些不确定地开口,“皇祖母,我怎么好像看到粥粥下了地,在产房内转圈呢?”
“嗯。”太皇太后闭着眼,手上的佛珠不停地转动,“你好好坐着吧,转得我眼睛都快花了。”
李子琰扯了扯嘴角,并没有去理她——你一直闭着眼睛,哪里有看我在干什么,你眼睛花不花,可跟我一点儿事都没有啊!
周舟走走停停,菊芳端着椅子,跟在周舟后面。
周舟想坐的时候,屁股一抬,椅子就放了下来;她不想坐的时候,直接抬腿走人,椅子自然有人会去收拾走。
又不知道过去多久了,久到太阳都落了山,久到李子琰也叫常意去端把椅子过来坐。
入夜,月亮爬上了树梢,数十支蜡烛在产房内点亮,亮得跟白天一样。
李子琰看向窗外,只见银月如钩,星光稀疏,琳琳散散地点缀在雾蒙蒙地夜空中。
这个夜色算得上美,可李子琰无心欣赏,时不时地往产房门口望去,就等着什么时候产房门口打开。
终于,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李子琰再也忍不住,冲进了产房里。
产婆正在给婴儿洗去身上的粘液,另一个产婆在为周舟清理身子。
李子琰就这么闯了进来,然后成功地被楚太后赶了出去。
他可怜地、委屈地扒在门口,望眼欲穿。
太皇太后仍旧坐在那儿,坐如老钟,一动不动的。
问为什么,难道她不喜欢周舟了?
答案是……
“可以进产房的时候,产婆会说的。”她坐在那儿,跟门口的望妻石——李子琰说道,语气凉凉的。
李子琰无奈,只能重新回自己的座位上坐着。
好在这下没有等很久,约摸是一刻钟的时间,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
“如何?”李子琰迫不及待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