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说话:第五十篇
“……不上不下正是尴尬的年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在这不经意间还被遭遇到了歧视,打破了曾经拥有过的自我感觉良好!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舒适圈温水煮青蛙的感受,等着自己一个人也是有话想说在这里走过路过的后知后觉意识到了这一点儿!是不是晚了点……”
听着电话那头的谭子自己一个人正在那里滔滔不绝的时候,不由得想到了什么?“你是在说她吗?”
“谁?”然后就是在那里嘻嘻的笑着……总算是下班了自己一个人也是待着没事儿,也就只能是凭借着自己的过往找人聊扯聊扯。
“不是你说的二零二四年让子弹飞,等着到了新的一年只能是让子弹自己再飞一会儿?”“什么时候说过?我自己都忘了!”“你是贵人多忘事!”这一次还是轮到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偷偷的乐了!他谭子自己也在电话的那头跟着乐……
谭子那边的故事“让子弹飞”,过后这才后知后觉“只能是让那子弹再飞一会儿了!”
江菲,这样的一颗由甲方公司发射出的一颗子弹还想着能有机会击中目标。不用十环九环也成,几次就这么擦肩而过!还有最后的一次自己一个人就要离开那里了,如今在那里的谭子自己仍还是老样子揪着这边自己的小鸡鸡不放!
“许哥儿,你不会把你兄弟给忘了吧?”当时的自己一个人要不是因为她江菲差点儿还成了他的连襟儿,要是他自己稍一疏忽成全了自己和江菲那就成了表姊妹表连襟儿的关系……要是这样自己还得尊称他谭子一声“表姐夫”。
尽管是与谭子的连襟儿关系没攀上,不管是江菲——她媳妇儿姑家的表姊妹,还是谭子他媳妇儿的一奶同胞的姐姐,据说还有一位那就是他谭子自己姑家的一位表姐,兰州大学毕业回来去了青岛。正在那里的青岛大学一家超市里打工,他所说的青岛大学就在那一年也就是二零一二年的秋季曾经在那里待过几天还特意在那里的校园里的超市里购买过几本眉头题有“青岛大学”字样的信笺纸。
白天就在那里的学校北边的宁德路市政工程道路维修施工,晚上收了工就到处溜达闲逛。一根儿“波尼亚”烤肠一瓶“崂啤”,还从校外的超市在那里的门外播放球赛,附近的一家书店里的图书论斤卖十三块一斤。现在手头儿上的《青岛民俗》就是在那里买的,还喜欢跟人家聊天打听人家是哪里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一个莱西人(谭子自己的姑娘家是即墨的,自己嫁到了邻县市莱西)在那里的超市里上班的。
如今早就已经记不清究竟是青大几路了,马路的右边是青大师院,左侧的上坡就着地势是海洋大学的研究生院和外国留学生公寓。
在那里待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些情况比他谭子自己还要明白,别看还是自己的表姐。“你自己在那里住过那么长时间?”“好几个月……”
早知道就让你们认识啦!净说些没用的,包括你自己不是没有“早知道”的吗?“嘻嘻……”
如今与他谭子这什么也不是的关系,还仅仅只能是保留着“谭子老弟”和“许哥儿”的哥们儿偶尔还能想起来!
“你还是谭子吧?”“我是咸菜缸,还谭子呢?”“嘻嘻……我这也是叫习惯了!”“老谭,你能接受吧?”“随你自己怎么叫!哎,许哥儿!你什么时候再去青岛啊?”“去找你表姐啊?”“早就不在那里了!还找我表姐哩!”“怎么不留在那里当教授?”“你怎么不去?你以为谁想当就当?”
还有一点儿我并没有告诉他的是当时开车带着我们过来的那司机师傅同时还是在这里的施工队队长经过青大南门儿的时候还说我像一位“教授”。“他就能教文学。”“还别说在这里的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有一位跟我还是五百年是一家的刘老师,看看不行我过去找找他让你俩儿认识认识……”
后来的一次上山还真的是遇见了那位刘老师(教授),师范学院的副院长。每天总是想着一边爬山锻炼一边寻找自己的灵感……在这里还说起过他老刘,刘志川。每到早上看着有些学生一溜小跑奔向东门儿的那扇铁门儿,他就笑人家就好像是有谁在后边撵着似的!细说起来这位刘教授还是我和他老刘的老乡,老家还是平度这边店子的。他们这两个人还是昌里中心中学的同学。他老刘去往派出所上班,他的这个同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就来到了青岛这里。在这里的内容就是告诉他谭子自己又怎么能理解得了?
要不是听他自己一个人说起自己的表姐自己一个人也是在这里,又怎能联想得到?“不在那里了啊?”“你自己不是也不在那里了吗?”唉……能有机会留在那里的也只有自己的那位店子老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