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西凉仙凭着一张漂亮惑人的好皮囊,审问过程中徐徐动人的嗓音,以及区别于凶神恶煞,堪称温和的审讯方式,已经令琴瑟微微地卸下心防,回答起她问出的问题时,也渐渐地如鱼得水,说话不再紧张得声线颤抖。
或许是没想到西凉仙突然间话锋一转,态度陡然犀利,琴瑟心口一跳,脸上明显出现慌乱。
“当然……”琴瑟磕绊了下,不过,到底是伺候在皇室郡主身边儿的贴身大婢,心思活络伶俐,“为了郡主,奴婢做什么都愿意。”
说着,琴瑟哽咽两下,“郡主失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奴婢恨不能以身代之,失踪的人是自己才好。”
“大人,您一定会找回郡主的,对吗?”
西凉仙勾了勾嘴角,琴瑟的话半真半假,那点儿演技在她这个百花奖影后的眼前不堪一击。
这个叫琴瑟的婢女,一定知道一些明珠郡主失踪的内幕。
西凉仙并不着急,像个极为有耐心的猎人,严肃起一张脸,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本官一定会尽快找到明珠郡主的下落的。”
*
下一个被审讯人是伺候明珠郡主的乳娘孙嬷嬷。
“孙嬷嬷对吗?”
“老奴参见侍郎大人。”比起十六岁的侍女琴瑟,孙嬷嬷显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阅历和心性都不是琴瑟可比,恭恭敬敬地朝西凉仙行礼过后,就按照西凉仙的要求在对面椅子上坐了下来,身体放松,沧桑的眼睛直视着西凉仙,“不知道大人想知道什么?”
普通的心理战术对孙嬷嬷无用,西凉仙心知这一点,就也不搞什么迂回战术,直接开口问道:“孙嬷嬷是郡主的乳娘?”
“对,郡主从小可以说是老奴一直看着长大的。”
“那么孙嬷嬷可以说是将郡主看成自己的女儿一般了?”
“不敢。老奴一个奴才,怎么敢舔着脸说郡主娘娘是老奴的女儿呢?侍郎大人请慎言。”孙嬷嬷反过来端正了脸色敲打西凉仙一句,缓了缓神色,这才又道:“老奴只不过多照顾了郡主几年,跟郡主多一些情谊罢了。”
“这么说,孙嬷嬷很了解郡主?”
“这是自然。郡主性格乖巧,温柔可人。”
“那么,孙嬷嬷可知道郡主喜欢吃什么糕点?穿哪个绣坊的衣裳?戴哪家的首饰?”
“郡主喜欢吃甜的,几乎每隔几天都要吃上一回城南那家五芳斋的枣泥糕。穿的衣裳几乎都是请城西的霓裳阁量身定做。至于首饰么,那就是城北翡翠楼的了。王妃娘娘疼爱郡主,只要是霓裳阁与翡翠楼出了什么新的衣裳首饰,必定不会忘记往英亲王府送上一份。”孙嬷嬷眯了眯眼睛,似在思考什么,“整个东临国年轻一辈的皇室女子中,除了长乐公主之外,就数咱们英亲王府的明珠郡主身份最为尊贵,就像前一段时间翡翠楼新到了一支凤头点翠簪,京城贵女们谁不喜欢,还是送到了咱们英亲王府?”
“凤头点翠簪?”西凉仙觉得自己抓住了重点,“你是说,全京城只有一支?”
“没错,就在咱们英亲王府,那是女儿家的簪饰,王妃送给了郡主。凤头点翠簪金贵,郡主很是喜欢。”孙嬷嬷突然想到,“郡主去相国寺烧香礼佛失踪的时候,头上戴着的正是翡翠楼的这支凤头点翠簪。”
西凉仙眼睛一亮。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孙嬷嬷说,凤头点翠簪十分珍贵,全京城仅此一支。
若是明珠郡主被贼人掳走,那么必定是为了财色,凤头点翠簪也必然不会轻易放过,或当了,或夺走。
若是明珠郡主与心上人私奔,那么身上银钱必定不多,戴着凤头点翠簪也引人注目,不如当掉换一些钱财。
这两种情况,凤头点翠簪都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西凉仙在她的探案小本上,用自制的碳笔记下“凤头点翠簪”这个目前看来唯一一个比较清晰且关键的物证。
心想:离开英亲王府后,可以命人主要着手查一下京城大大小小的当铺。
她沉吟了片刻,又开口问道:“郡主失踪是去相国寺烧香礼佛的时候,敢问孙嬷嬷,郡主经常去相国寺礼佛吗?”
“是的。”孙嬷嬷点头,回答道,“郡主自幼喜欢读书识字,时常在闺阁中抄写佛经,佛经一抄好,就要拿到相国寺说是要去烧给菩萨。”
“说是?”西凉仙捕捉到这个词,“孙嬷嬷没有陪着郡主去相国寺吗?”
孙嬷嬷摇头,沉重道:“老奴年纪大了,相国寺虽然不远,却到底路途颠簸,郡主怜惜老奴的身子骨,就只让琴瑟那丫头跟着一起去,要是早知道今日……老奴说什么也要跟着郡主一起,就算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不能够让郡主有事情!”
西凉仙琢磨道:“每次都是只有琴瑟跟着?”
“还有两个侍卫与车夫随行保护。”孙嬷嬷道。
“郡主大约多久去一趟相国寺?”
孙嬷嬷想了想,“每个月两回。”
“日子固定吗?”
“初一和十五。”
西凉仙现在越发确定,明珠郡主的失踪多半是她自己一手策划。
孙嬷嬷走出审问室,西凉仙扬声唤道:“下一个,传车夫。”
车夫是明珠郡主的专属车夫。
他性格老实巴交的,没什么心眼,几下就被套出话来,说自己每月都送明珠郡主到相国寺烧香礼佛,但是自己一个最末等的奴才,连跟郡主说句话的资格都没有。
西凉仙眸子微敛,目光明明灭灭,又开口问道:“除了相国寺以外,郡主还经常去什么地方吗?”
车夫仔细回想了下,道:“哦,郡主还喜欢去流烟轩。”
“流烟轩是什么地方?”
“一间茶馆。”
“那么你仔细想想,流烟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
车夫挠了挠脑袋,“大人,奴才是个粗人,不懂品茗,不过流烟轩旁边就是清河书院,那些读书人倒喜欢经常去喝茶。”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