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时候就按照这个计划打过去,也许战争结果真的会有变化。
因为这个时候日军虽然叫嚣,但它兵力不足,别忘了,平津会战刚过去11天,它的大规模兵团调动还没完成。
此刻日本的战舰集结了31艘,海军陆战队员集结到5000人,还有一些日侨杂牌,单靠这些兵力要想征服偌大的上海,不可能。
日本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在内阁会议提议:必须向上海派遣陆军部队,否则单凭海军陆战队,无法占领上海。
陆军大臣杉山元同意了米内光政的要求,但同时也强调,陆军增援需要时间,至少20天,也就是9月初,才能到达上海。
也就是说从8月11号,到9月初,这20天,日军要谨慎行事,尽量不要发生大冲突。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此刻果断出击,情况或许大有改观。
但历史不能假设。
当张治中的精锐部队到达预定地点后,立马给蒋介石致电:13日凌晨,我军可向日寇发动攻击。
千钧一发之际,令人费解的一幕再次出现。
老蒋突然叫停张治中的进攻命令,要求部队原地待命。
原来日军为了赢得时间,联合上海租界各国领事馆,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日两国24小时内不要开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紧张局势。
又重现了不久前日寇进攻平津的那一幕。
缓兵之计。
老蒋当时还怒骂宋哲元糊涂,现在他自己也糊涂了,本着“不扩大冲突”的原则,竟然鬼使神差地同意了这一要求。
日军趁着这个时机,快速部署兵力,至13日中午,日军海军陆战队已全部进入阵地待战。
张治中此刻再想发动突袭,已经来不及了。
气得要吐血了。
13日下午四点,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反而对88师突然发起进攻,化被动为主动了。
战斗持续到晚上9点,双方未分胜负。
张治中气得啪啪拍桌子:本来是我方主动,结果让对方先抄了一把,错失良机!
老蒋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坏了,中计了!
立马将上海守军整编为两个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9集团军。
第8集团军总司令为张发奎,第9集团军总司令为张治中。
第9集团军的任务是:在日本陆军部队到达上海前,摧毁虹口和杨树浦驻地的日军。
第8集团军的任务是:配合第9集团军歼灭日军,同时警戒杭州湾北岸,防止日军从此登陆。
8月14日,大战开始。
中国空军在前敌总指挥周至柔的指挥下,率先出动,对日寇机场、军械库、前沿阵地、军舰进行轰炸。
两军展开激烈空战。
空军第四大队队长高志航率领27架飞机,击落3架日本战机,重创1架,重创的这一架飞回去后,当场报废了,等于是击毁4架日寇战机。
而中方,27架飞机,无一被击落,均安全返航。
这是中国空战史上的首次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士气。
当时的飞行员,非富即贵,都是有学历、有家庭、有经济的人,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自己的同胞,甘愿飞上天空,将热血洒在华夏大地的上空。
与此同时,地面部队的进攻并不顺利,须知,自从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签署后,日寇就将上海定为侵华的重要基地,五年来,在各个要塞大量筑建军事工事,尤其是在日寇海军司令部周围,构建了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200公斤的炮弹都炸不开,更何况手榴弹、简易炸药包。
14日下午,张治中下达了总攻命令,88师官兵在爱国女校、五卅公墓等地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目标只有一个:摧毁日寇海军司令部。
但坚硬的混凝土工事阻挡了88师官兵前进的步伐,每个日军碉堡都配备了大量的机枪射手,火力交叉密集,88师损失惨重。
88师一个碉堡一个碉堡拔下,在付出极大伤亡的情况下,于下午4点夺取了持志大学和五卅公墓两个阵地。
只要再攻下爱国女校,就可以摧毁日军海军司令部。
此刻,日军已出现了疲软迹象,一些日军开始往租界方向逃窜。
眼看就要成功了,老天不公,一发敌方炮弹袭来,正好落在88师264旅的指挥所,旅长黄梅兴和参谋主任邓洸当场阵亡,冲在最前面的264旅失去了指挥,联系不上指挥所了,不得不停止进攻。
短短3个小时,264旅伤亡1200人,527团7名连长阵亡,战斗之惨烈,可见一斑。
就在88师功败垂成之际,左翼的87师却成功夺下了沪江大学,下一个目标:公大纱厂。
张治中根据日寇东西战线过长、南北战线较短的现状,果断制定了中间穿插、两翼包抄的战术。
这个战术如果成功了,公大纱厂和日寇海军司令部便可一并拿下。
8月21日晚,张治中下达了全线总攻的命令,集中兵力,必须拿下:汇山码头。
宋希濂率领的36师担任此次主攻任务。
同时,中国仅有的一支坦克部队——南京装甲团也投入战斗。
装甲团在先,率先向汇山码头发起进攻。
可由于中国步兵缺少步坦协同作战的经验,致使步坦推进严重脱节,坦克部队没发挥多大作用,就被日军炮弹大量击毁。
两名坦克连连长先后阵亡。
失去了坦克的掩护,步兵没有退缩,而是奋不顾身、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因为汇山码头的栅栏门就在前面!
他们看见了,他们看见了,不顾生死地冲了上去。
可敌人的要塞等级太高了,缺乏重武器的步兵根本无法摧毁敌军的铁栅门。
这一刻,让人心酸流泪的一幕出现了:
36师官兵,以血肉之躯,顶着敌人的重机枪,搭人墙,攀越铁栅门。
一批战士倒下去,一批战士冲上来,敌人的机枪吐着火舌,无情地射杀我方的战士,鲜血变成溪流,他们没有退缩,前赴后继,只有一个信念:这是中国的土,这是中国的地。
数次冲锋后,伤亡重大,张治中下达命令,停止进攻,抢救伤员。
23日凌晨,36师再次对汇山码头发动进攻。
这一次的战斗比上次更惨烈,36师官兵除了要顶住敌人的重机枪,还要面对空中敌机的轰炸。
日军出动了大量飞机,向36师部队投下密密麻麻的炸弹。
36师一个营,顷刻之间被炸没了,生还者仅数十人。
一个营,一眨眼,没了,一寸山河一寸血。
36师无奈再次退回北线。
绝望之际,第8集团军发威了,在肃清浦东的日本据点后,迅速配合第9集团军的作战方案,8月23日,几乎完成了对日军的全面包围。
只要再增加一些兵力,只要再给第8集团军、第9集团军一点时间,就有可能将日军全部歼灭。
苍天无眼,天地不仁,就在这一天,日军的增援部队竟然提前到达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