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万历十五年五月下旬这几天,京师官场一天一个新闻,堪比龙门三叠浪。

先是左都御史赵锦继母病逝,赵锦连续三天请求丁忧,前两封都被驳回,到第三封请辞时终于被皇帝接受,同意赵锦丁忧,回乡守制。

赵锦二话不说,收到圣意的当天下午便乘坐皇帝特批的驿站车马回乡,一刻也没有在京停留。端的是高风亮节,孝情动天。

不过这样一来,堂堂都察院左都御史出缺,自然不能久悬。于是到了第二天,圣意又下来了:礼部尚书沈鲤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即刻上任。

既然是改任,当然户部尚书也就出缺了,于是京师众官都在等着户部尚书的任命,很多人已经猜到这个位置很有可能是要给高务实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并不可能。户部尚书责任重大,高务实虽然文成武就,但毕竟年纪太轻,其在兵部时固然便已经是堂上官,好歹上头还有梁梦龙这位资历足够的大司马压阵,而兵部排在高务实之前的另一位左侍郎石星也是资历足够之人。

梁梦龙是嘉靖三十二年的金榜,石星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金榜,这资历连入阁都够了。惟独高务实是一朵奇葩:他是万历八年的金榜。

高务实与梁梦龙的中式相差二十七年,与石星的中式相差二十一年——这是断代的差距啊!可他们都是兵部堂上官,正经的同僚。

人家高务实要什么有什么,论家世、论背景、论成绩、论功业,甚至论财力都是天下第一等。在这种情况下,有梁梦龙和石星在,尤其是有梁梦龙在,让高务实做个兵部左侍郎,大家还可以理解,毕竟就算他真有什么不靠谱的地方,那也有梁梦龙给他纠正。

然而,如果让他直接去做大司农,很多人就没法理解了——大司农可不比寻常职务,他管着的是天下根基啊!

户部尚书,大权在握,执掌国家金融与经济之权(不要以为封建时代就没有金融一说)。以有明一朝论,户部尚书计九十一位,正式履任的八十九位。在明朝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吏部尚书尊称为天官,户部尚书尊称为地官。

其余四部堂上官,包括威势赫赫的兵部尚书,无有以“天地人”之类尊称。六部中,户部紧排主管“组织人事干部公务员”之吏部尚书后,可见户部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呢?

自有六部以来,中枢六部之中,基本是这么一个局面:吏部最尊,户部最大;吏部为先,户部为重。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中枢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排名上,吏部以主管全国官吏考绩升迁罢黜、调配等人事大权而为列第一。这是因为世上万物,以人最为贵重。吏部排第一,自是理所当然。

户部最大,是说户部内设机构最为庞大,人员编制也最多。

什么?古代官吏员也有编制?

当然有,而且定编定员定岗,一般还比较严格。户部因机构设置和人员众多,为六部第一,所以称“户部最大”。

其在奏疏,在排名,或在大臣朝堂站班时,有其规则顺序,一般遵守“文东武西”的办法,文臣一边,武将一边。在文臣行列里,吏部尚书要排在户部尚书前面,此为“吏部为先”之一要素。

那为何说“户部为重”?这就要说为何“户部最大”了。

户部最大,是因为在六部里承担职责最重。吏部管官,而户部实际具体管民;如果说吏部管人(官吏)为主,户部则是管事为重。

管什么事?大事!国计民生之大事。

有明一朝在地方有十三个省,名称初为“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改“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省为司。

而户部内设十三个以各省命名的清吏司,称为十三司,相对应负责各省相关业务。

户部内除了有对应的十三司外,还有许多机构。用现代语言讲,还有国库粮仓,即粮棉等国用民生物资储备库;有造币局,即印钞厂;有发行货币中心,即相当于现今中国人民银行等等机构。

户部每承担的、拥有的一项职权,基本都涉及国计民生,所以说户部在六部中份量最重。

户部这个部门,自三国以后,置“度支尚书”,掌财政,取代了汉代大司农的位置职权。隋朝,以“度支尚书”改为“民部尚书”。唐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户部之称由此而始。唐朝户部为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长官叫户部尚书。

历代沿革,制度不变,包括明朝,直至鞑清未时方有变化。

户部尚第二尚书,执掌户部大权,为户部最高长官。明朝户部除内设十三道清吏司对应十三省业务外,还内设四大司即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分别理事,实际为国家财政税赋等最高机关。

而户部尚书作为户部长官执掌户部,掌国家土地、人口、财政、民政、赋税、农业、工商等,同时负责大明宝钞印制、发行等事务。

正因为如此,有明一朝的户部尚中最不易干,结局悲惨者亦不在少数,任期亦往往短暂,能任五年以上者,那叫颇不简单;能任十年甚至以上的,纯属凤毛麟角。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位置就是具体负责国家经济和国计民生之人。

既实权在握,也责任重大。

这是当然,你琢磨着这户部如果放在后世,那该是个什么怪物了?

它是财政部、交通部、农业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审计署、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综合体,甚至还管着天下户籍。

这几乎是个小G务院了啊!

把这样一个部门交给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小青年,换到哪个朝代都是惊人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李世民,更不是每个人都有李渊那样一个老爹。

京师众官左等右等,结果没有等来高务实出任户部尚书的制文,却先等来了申时行请求增补阁臣的奏疏,以及皇帝一次拒绝,第二次就同意的批复。

这就奇了怪了,大明朝内阁保持五位阁臣恐怕是最常见的状态,如今就是五位阁臣,为啥还非要再增补一人啊?

难道……这位阁臣的位置,就是心学派拿左都御史换来的?

其实也难怪那些不知内幕的官员们如此想,实际上皇帝在这里玩了个花样,只是把先后顺序打乱一下,给人造成的心里印象就大为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侧重点不同。

如果高务实的任命摆在前面,旁人就会觉得是皇帝想要给高务实挪这个位置,其他几个任免调动都是为此服务的,那么舆论的关注点就落到了高务实身上。

现在这样处理则不一样,众人的焦点已经变成了“心学派想要一个阁老位置”——其余的事都是为这件事服务的。那么舆论的中心就会变成“心学派为何非要再多一个阁老?”

于是,所有的联想都会因此展开。比如说有人就此认为申元辅在内阁“独木难支”,亟需找个帮手分担一下压力;有人认为心学派不满实学派掌控内阁太久,现在宁可放弃左都御史一职也要在内阁扳回局面,毕竟如今“相权”压制“部权”已经有些年头了,心学派把重点放在内阁也是说得过去的。

皇帝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为了要给高务实“减压”——焦点既然被两派官员的“阁老之争”所吸引,那么“区区”一个户部尚书的任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舆论压力当然也就轻了。

不得不说,朱翊钧对高务实的这波照顾,真的很到位。

户部尚书虽然空缺几日,但并不是真的就立刻会坏了大事。道理很简单,内阁之中是有一位阁老主要负责管着户部的,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学颜。

张学颜本身就是户部尚书入阁的,在户部任上多年,现在临时来户部管几日部务能有多大碍难?更别说户部是实学派的基本盘,部内重要的部门都被实学派官员把持,就算没有尚书在任,张学颜也能保证户部事务至少不出大问题。

于是乎,除了户部尚书出缺之外,其余的大九卿迅速被召集,开始进行廷推。

廷推的进行高务实不是很清楚,他老老实实留在见心斋别院“读自然是假,实际上除了把此前出征在外耽误的京华各地报告批复一下,再和刘馨讨论一些今后的规划和安排,高务实主要精力都花在怎么安排皇后出宫看诊这件事上了。

皇后出宫可不比永宁公主出宫,如果夸张一点,甚至可以说性质上要严重百倍,因此这次要打点的对象特别多。

甚至不仅仅只是打点就能搞得定,还有皇宫守卫的轮换安排、锦衣卫方面的布置、一路上的掩护、见心斋别院的准备等等,全都要周密布局。

虽说这事是肯定要经过皇帝同意的,但问题在于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批准皇后去见心斋——见心斋别院是高务实这个臣子的居所,你一个皇帝,把皇后送过去是个什么意思?这天底下的人不得把眼珠子瞪出来?

甚至皇帝亲自带着皇后去都不靠谱,大明的文官们绝对能在这事上找出一百个不是来,别说高务实会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连带着皇帝本人都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历史上朱翊钧多次被骂得狗血淋头,现在难道因为高务实打了几个胜仗就不同了?

想多了,文官们自有他们的坚持。朱翊钧除非打算学他皇爷爷,只管身前舒坦,不管身后美名,否则想也别想。

这次廷推进行得格外顺利,申时行提出起复守制期满已久的王锡爵为阁臣,在大九卿公推中神奇地得到一致认可,皇帝在宫中随后表示同意。当天下午,起复王锡爵的圣旨和公文就直接走驿道往南而去了。

外界得知,个个觉得自己果然神机妙算,这次事件摆明了就是心学派和实学派做了个顶层交易,那左都御史换个阁老。

什么?户部尚书?

嗨,这不是无所谓的事嘛,就是这次事件里的一个添头——本来户部就是实学派掌握的,现在还是实学派控制不是?至于是不是高务实,好像也没那么要紧。

人都是很能自我说服的,大家在关注重点改变了之后,自我说服就变成了“反正户部那边有张阁老关照,出不了大事”。甚至更多人还觉得:其实高务实也不错,人家能在短短十余年里生生拉扯出京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理财之能再差能差到哪去?只希望他掌握户部可莫要与掌握京华一样,总是“与民争利”……

这样一来,铺垫都已经完成,朱翊钧在当夜听了锦衣卫和东厂的汇报之后,安安心心的睡下了。

次日,再一次举行了廷推,这次的廷推对象不是阁老,而是户部尚书。

前文有述,朝廷重要职务的平调有时候皇帝会直接宸断,而晋升则多半会举行廷推,以示这个任命符合公议,光明正大,无可挑剔。

当然,皇帝硬要直接任命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这官员的名声就没那么干净了。

有了昨日的“全票通过”打底,今日廷推心学派当然也得投桃报李,于是结果也是全票通过——高务实升任户部尚书。

消息从文渊阁传至乾清宫,不到一盏茶时间,司礼监的批红就下来了,朱批准许,令内阁即可拟旨送往六科。

中午刚过,高务实便收到了圣旨与内阁、吏部、六科的各类行文。

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高务实,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加太子太师。文散阶由从二品中奉大夫晋从一品荣禄大夫。其正妻黄芷汀由二品夫人进一品夫人。

户部尚书只是正二品,但太子太师却是从一品,虽然这只是加衔,但高务实现在也能称得上一句“官居一品”了!

二十五岁,官居一品!

----------

感谢书友“单骑照碧心”、“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红楼:玩主天下医妃惊世重生之战神吕布灵剑尊神魂至尊九域神皇抗日之特战兵王佣兵的战争慈悲大陆战记长宁帝军灭世武修天下王者奇门医圣在都市抗日之全能兵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邪龙狂兵交锋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龙腾美洲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宗明天下亡命之徒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枭雄之明末争霸万古杀帝北隋军神黑铁之堡庆余年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