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好奇那枚铜币,不禁问道:“楚哥,这铜币什么来头?”
楚健将铜币递过去给他看。
铜币现在已经用一张纸巾包着,以前那些人不识货,也就不怪他们上手不当的做法,但东西落在了楚健手中,自然要做好保护措施,表现得专业点。
等回去,楚健还要弄个防水透明袋子装着。
李维接过铜币,没敢直接用手接触铜币。刚才沈世杰都说了,汗渍对这种铜元、银元等影响还是有的,最好不要不要用出汗的手直接拿。
他将铜元的两面都看了一遍。
铜元是红铜材质的,正面中央铸满文“宝桂”,外环铸“光绪元宝”及珠圈,上缘铸“广西省造”下缘铸“每元当制钱十文”,左右两侧各铸一“梅花星”。
另外,它的背面中间为龙图,俗称“飞龙”,外环珠圈,上缘铸英文纪地“广西”,下缘铸英文纪值“十文”,左右两侧各铸造一“梅花星”。
楚健告诉他,清朝光绪年间,货币混乱,各省自己玩自己的。
“那时候,正值铜元泛滥,民间折价使用,十文铜元减至八折、七折不等。各省为维护本省利益,往往禁止它省铜元流通,致使一国之币不能畅行一国之内。且各省铜元,成色参差,形制各异,币制紊乱。”
为整顿币制,清政府颁布“整顿圜法章程”,限制各省铸额,确定铜元成色、形制,令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造名为“大清铜币”的新式铜元,并由户部将新币祖模颁发各省,仿效铸造。
“这枚广西省光绪十文铜元,刚弄出样币,还没来得及大规模铸造,就被叫停、裁撤。
所以呀!它就只有样币,存世量极其稀少。据传,样币最初是有十来枚的,但传下来的只有几枚,珍稀程度可想而知。”楚健说道。
准确来说,这枚铜元此前流传有序的只有四枚。
铜元专家邬德华先生藏有一枚。侨居魔都的德国籍铜币收藏家汉南先生藏有一枚,其余两枚都在博物馆。
如今,又多了一枚。
李维和何大柱虽然不懂古玩,但一听存世量就那么几枚,都懂它的含金量。
物以稀为贵嘛!
这一准则,不仅仅适用于古玩行,其他行业同样适用。
“是吗?为什么我搜到的不一样?”李维在手机上搜索,浏览了几条相关信息,貌似和楚哥刚才说的不符。
首先是存世量上,看拍卖信息,都不止几枚了吧?
其次,这种铜币成交价就二十来万,好像楚哥也没得赚呀!难道这次楚哥大发善心?不挣钱啦?
沈世杰呵呵一笑:“你看到的是普通版,这是有飞龙的,属于稀有品种,看到吗?两者可谓天差地别。
不用怀疑,这枚铜币要是放在拍卖会上,保管是百万起步的。”
李维恍然,原来如此,难怪他说跟查到的信息不相符呢!
楚健却笑着摇头,跟沈世杰说:“世杰,你要不再认真看看?”
此话一出,沈世杰满脸问号,他也懵了。
难道不对吗?
看漏了什么?
他只好再次接过那枚铜币,认认真真观察、鉴别。
看了一会,他还是没发现问题,小心翼翼地询问:“不对吗?”
“当然不对,你看左右两侧的梅花。”楚健给出提示。
沈世杰一看,傻眼了。
“梅花有什么问题?”李维还是没看出来。
反而是何大柱忽然说道:“左右梅花不一样,左边的有五个花瓣,右边的只有四个花瓣,是吧?”
呃!
李维这才注意到原来花瓣不一样。
他更懵逼了,问道:“能不能说明这枚铜币是假的?”
按理说,出现这种“事故”,足以说明这枚铜币是假的。毕竟货币是严肃的,尤其是样币,更不可能出错。
沈世杰先是羡慕地看了眼那枚铜币,然后跟李维说道:“铜币是真的,但这是错币,更值钱了。”
错币?
李维愕然。
他当然听说过错币啦!很多错币能卖出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错币是指在印钞造币环节出现错误,纸币一般会有福耳、多边、折白、漏印、防伪金线,水印或图案严重偏移、套色移位、加长币、印刷时被其他纸张覆盖等等。
需要清楚的是,错币并不是假币,错币也可以在市场流通使用。
错版币说白了就是残次品,它是银行印错的钱币,但是由于与其相同的钱币数量相当之少,符合了收藏的条件,加上它又是有价纸币,因此钱币市场上纷纷逐利炒作,错版币被迫调高了价格。
由于其稀有性和独特性,错版人民币在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
李维以前就看过新闻,一张百元人民币错币卖出上百万天价。
他以为,错币就存在于纸币,没想到铜币也会有错币的说法。
“硬币也会有错币,我是没想到,更没想到古代也有错币。”李维苦笑道。
沈世杰:“不仅是纸币,纸币,还有硬币,包括纪念币,都存在错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人工还是机器生产,总会有出错的时候。
那么,错币就一定会有,没什么好惊讶的。”
“所以这枚铜币能值多少钱?”
“如果说飞龙版广西光绪十文铜元的存世量仅有一个巴掌之数,那么这枚则是独一无二的,价值起码能翻倍。”沈世杰分析道。
李维和何大柱都麻了。
至于方茹等妹子,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尤其是刚见识到楚健厉害之处的女老师玛丽,无法想象,那一枚小小的铜币,价值超过百万人民币。
那是她认知之外的东西。
看她的样子,楚健笑道:“去你家看看,说不定也有惊喜。”
玛丽自然是求之不得,赶紧在前面带路。
同时,玛丽脑海中努力回忆,自己家什么东西是有历史的。
忽然,她想起一样东西,听她爸说过,当初木屋华人迁走的时候,送了村里人不少东西,她家也有。
玛丽有预感,那或许也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