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737章 阅三军整顿八方

邵伯镇位于邵伯湖的东南岸边,是整个扬州府的钱粮重地,囤积有大量的粮草。

这么多的粮草一时半会是无法转运完毕的,而且此地的各种仓库众多,具备良好的储存环境。

邵伯镇距离扬州府城只有三十里,快船几乎转瞬即到,这样的战略要地,必须集中重兵进行防守。

此地原本驻扎有胡尚友和韩尚谅两位川将率领的六千大军,只是士气不是很强,为了加强邵伯镇的防守,不得不将高邮城的明军给撤下。

而此时高邮城在扬州府北面八十里外,往来多有不便,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本身上也必须收缩兵力。

第二道命令就是派遣马国勇、邹宏亮分别带人侦查清军的具体动向,然后立刻来报;

第三道命令是以江淮大元帅府的命令,要求扬州知府任民育和工科吴道正指挥扬州义勇,在扬州西南方向的八字桥,按照熟悉浮山军作战习惯的钱澄之的要求,构筑防御工事。

要求马应魁逐步放弃上官桥阵地,前往构筑完毕的八字桥驻扎,拱卫瓜洲渡的西面。

瓜洲渡为扬州府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东面的几个渡口已经不在明军手里),无论是江南的援助物资,还是扬州府最终向南撤退的通道,都必须要保证瓜洲渡的绝对安全。

做好上述准备后,为了鼓舞扬州府满城军民的士气,张鹿安让孟大江接手瓜洲的防守,将令狐云湘所部和张华的残部人马暂时调回扬州府城进行镇守,然后对扬州城内的各个营头进行统一整训和整编工作。

有了具备丰富作战经验的令狐云湘和张华两部人马作后盾,张鹿安决心在扬州府城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阅兵仪式。

经过一日的紧张准备,令狐云湘和张华带着陆师、水师和亲兵司人马,从扬州南门外整齐地走过时,周边围着观看的扬州百姓爆发了如雷鸣的欢呼声,加大了老百姓对浮山军、对张鹿安的信任度。

因为时间特别紧迫,为了使整个扬州城内的所有武装能够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张鹿安决定对扬州城内的各支武装进行整编,确保能够如臂使指。

但是张鹿安的整编计划,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因为明军各路人马犹如一盘散沙,连各军的内部都是互相提防的状态。

这也是为何历史中的扬州城,压根就未形成合力的原因。

首先是川军内部,韩尚谅作为川军的统帅,嫡系人马只有两千人,副将胡尚友有兵一千人,剩下的三千兵分别为川军将领游击刘贵、覃思岱和邵仲光统领。

而覃思岱在之前又曾经设计杀害了刘贵的好友杨茂选,两人因此势同水火,全靠着韩尚谅和胡尚友两人的维持,内部才维持了表面上和平。

韩尚谅和胡尚友作为专门的护粮队,本身上面是不缺粮饷的,因此还算能够忠于职守。

但是整个川军的士气不高也是事实,很多人离家已经有十年时间未曾返回,部分将士的士气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其次是安庆军内部,安庆军内部分为以乙邦才为首的外来派、以李豫为首的本土派和楼挺为首的操江派。

三派互相看不顺眼,合作更是无从谈起,如果不是威望卓着的史可法亲自邀请各军前来,没人能把他们集合在一块;

第三是庄子固的赤心报国军,最大的问题是出身问题,庄子固曾经为臭名昭着的许定国的部将,而许定国害死了兴平伯高杰,包括兴平伯的部将程秀夫在内,已经与赤心报国军的人打了好几架了。

由于许定国破坏了史可法的北上计划,连带着庄子固的日子也不好过。

但是尽管如此,庄子固这个来自于辽东的硬汉,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他只是欠缺一个机会;

第四是以李栖凤和高岐凤统帅的甘肃镇兵,他们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远离老家日久,心思早已不再。最大的问题是两位主将已经心存异志,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如何能把自己人卖个好价钱;

第五是由兵部职方司主事、忠贯营总兵何刚统帅的忠贯营,何刚本是文官出身,曾经做过贵州的地方官,忠贯营的营兵基本上均为贵州籍士兵组成,原本算是马士英和杨文骢的嫡系人马。

只是何刚此人清正,不愿意参和那么多的政治斗争,带领部下人马一万余人来到了扬州城,选择了听从史可法的命令。

忠贯营虽然装备异常简陋,但是兵力众多,且人心始终如一完全具备一战之力。

最大的问题也是来源于门户之见浓厚、政治斗争惨烈的南京政府,忠贯营既为保皇派(以马士英、阮大铖为代表)所厌恶,认为他们是叛徒;

又被君子派(以钱谦益、高弘图为代表)所嫌弃,认为他们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始终得不到重用,装备补充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历史充分证明,忠贯营的贵州儿郎们都是绝对好样的。

这些来自于大山深处的淳朴山民们,以全员战死为代价,用他们的鲜血证明了他们的忠诚。

以至于在原有的历史当中,在史可法殉国以后,马士英也认为“黔兵忠勇可用”,一度建议弘光皇帝迁都贵阳,只是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

第六就是其他杂牌军了,有兴平军中的另类程秀夫,有知耻而后勇的刘肇基部等,他们的最大的问题都是兵力孱弱。

尤其是刘肇基,顶着提督的名号,实际所部多为新兵,战斗力非常弱,但是刘肇基对大明忠心耿耿,至死方休。他们欠缺的是时间,只要假以时日,新兵也能够成为精兵;

第七就是还有扬州的地方派势力代表戴之蕃和张有德,而戴之蕃和张有德两人在早年间都曾经贩卖过私盐,同行之间是冤家,两人之间厮杀了很多次,彼此之间互相看不顺眼,存在很大的仇怨。

史可法将他们分别任命为义勇队队长,就是凭借固有的思维逻辑,让他们彼此牵制;

第八个方面就是内部文官的互相倾轧和提防,按照原有的历史,扬州陷落后,城内的文武官员共有两百余人死难,但是投降的文武高官却有黄日芳、龚之屿、总兵李中星、李栖凤等四百余人,由此可见内部的问题非常大。

以上八方力量,没有形成合力不说,反而为了争夺粮饷、权柄而彼此之间纷争不息,互相扯后腿。

张鹿安对这样的情况深恶痛绝,他对上述情况虽然多有耳闻,但并不是了解的特别清楚。

张鹿安可不是史可法,没有那么多的道德包袱,为了杜绝过多的内耗,张鹿安决定快刀斩乱麻,当众宣布将军中保安司更改为保卫局,由军中机构变为行政机构,还是直接隶属于江淮大元帅府,以贾得文为首任局正,叶晟为局副,将厉豫、司石磐和孙光烈全部调入保卫局工作。

保卫局的职责就是监督文武百官,纠察内奸,清除敌方细作,有侦查、审讯的特权,不受任何人的干涉。

贾得文深知保卫局的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一面在城内招收可以提供情报的外线人员,一面请求张鹿安抽调部分军人给他。

张鹿安同意,让他从张华所部抽调了三百名家世清白、忠诚可靠的军人提供给贾得文,作为内线人员使用。

贾得文立刻带人巡逻全城,并且派人把守城门,任何人出入均要做严格的检查,很快便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两天清查出清军细作200余人。

(本章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