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率军继续西进,开进罕幵部落。一进罕幵部落,赵充国就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焚烧房屋和粮食!赵充国相信:以汉军之强和仁,罕幵部落没理由不来投降
。
果然不久,罕幵部落首领靡忘便亲自前来拜谒赵充国。赵摆开宴席,请靡忘喝酒。席间,赵充国宣布:罕幵部落的俘虏,通通释放!部下劝赵充国“未得圣旨,不宜轻纵”赵充国不理。而正在释放俘虏时,朝廷诏书到来,准罕幵部落悔罪投诚!
马上,罕幵部落首领便宣布:愿臣服汉朝,戴罪立功。
12月,许延寿、辛武贤的两支部队到来,与赵充国会师。接着,汉军主力开始向先零部落发起大规模进攻!
可赵充国却认为:要搞定先零,根本就不用开战。只要他在原地屯田驻扎,先零部落都会自动跑光!事实也证明了赵充国的想法:先零部落陆续已有万余人来向赵充国投降…
只是,赵充国的这一罢战屯田的想法还没写成报告,汉宣帝刘询就已下达了攻击命令。赵充国的儿子赵卬也派了个人去游说老爹“还是打吧。不打的话,皇上怪罪下来,性命可能不保啊”但赵充国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紧急上书皇帝,强烈建议撤军屯田。
汉宣帝的批复也很快下来了,只有一句话“如果屯田,羌族叛乱什么时候可以平定?战争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赵充国又上书回复:提出了屯田十二便、出兵十二失。并说只要几个月,就可摆平一切。
汉宣帝再下诏****“所谓几个月,是指今年冬季?还是别的时间?万一我们撤军,羌军趁虚而入,你的屯田士兵能挡得住吗”
赵充国再上书回复:我所说的几个月,当然指的就是这个冬天。再晚也不会拖过明年春天。羌军所剩不到一万人,我们万余精兵,全副武装,屯田自卫,绝对没问题!
赵充国每次回奏,汉宣帝都会集合众卿廷议。第一次支持赵的不过十之二三,第二次便有一半赞成,第三次赞成的有十分之八了。于是,汉宣帝刘询最终部分同意了赵充国的意见:撤兵屯垦。但在撤兵屯田之前,刘询还准备大规模出击一次,以绝后患。
许延寿、辛武贤、赵卬兵分三路出击。最后许延寿降获羌人四千余、辛武贤斩杀二千余、赵卬或杀或降二千余、赵充国虽按兵不动,但仍有五千余羌兵前来向他投降。之后,刘询下诏罢兵,独留赵充国在那里屯田。
本年,宣帝朝著名循吏、大司农朱邑去世。刘询下诏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本年,前将军韩增升任张安世生前的职务:大司马、车骑将军。
本年,匈奴出动万余骑兵,以报复三年来屡次骚扰自己、杀略数千人的丁令部落。却无功而返。
神爵2年(bc60)1月19日,祥瑞出现:凤皇、甘露降集京师,群鸟从以万数。2月,汉宣帝大赦天下。
5月,赵充国上奏:西羌叛乱已被平定。五万叛军,被杀7600、投降、淹死饿死五六千,只剩下不到5000人。罕幵部落酋长已经保证:一定尽力彻底铲除先零残余。所以汉军不必驻留,请准予撤军…
不久,刘询下诏,同意撤兵。赵充国凯旋返回长安。一个故人:浩星赐已在半路上等着赵充国。他给赵充国提了一个建议“朝中多数高官都认为:这次西羌叛乱能被迅速摆平,都是许延寿、辛武贤他们出兵的功劳;只有很少人认为即使汉朝不出兵,先零部落也会在您后将军的逼迫下投降。反正您也老了,不必跟年轻人较劲。回去跟皇上汇报情况时,不如替辛武贤美言几句,让出战功
。这样,对您也没啥损失”
如用心推敲浩星赐此话,微妙异常。好朋友半路迎归,不见恭维,反而来当说客?这里肯定有问题~的确有问题。但千万别想歪了,浩星赐不是被辛武贤收买了,他不过是替另一个人探个风罢了:汉宣帝刘询!
刘询为什么要派浩星赐去游说赵充国让功?很简单:赵充国使离间计,瓦解羌人部落联盟,有功。然而刘询下攻击令,辛武贤等人杀敌数千,也算有功。前后比较,谁的功劳大?当然是赵充国。有功,就得行功论赏。可这样问题就来了。赵充国今年已78岁了,将军也有了,侯爵也有了,可谓功成名就,啥都不缺。封或不封似都无关重要。可对辛武贤等人就不同了,人家的路很长,离顶点还远着呢!
这下终于看出来了吧?刘询是想对辛武贤等人行功论赏。可要对辛武贤行赏,就必须给赵充国也加上一大份。不过刘询认为:给赵充国封赏,没那个必要。最好办法就是:建议赵充国让功。那样的话,刘询好、赵充国好、辛武贤也好。平羌之战成了汉朝团结对外的一战,多好!
可赵充国已听出朋友的话外之音。但老将军不但打仗牛,脾气也挺牛,他立马就顶了浩星赐,打破了刘询的好计“我凭什么要让功?让功等于歪曲事实。事实是什么?我当初说得很清楚:几个月内,不动用多少兵马,即可将羌人摆平!现在问题解决了,就有人想拿战功?我告诉你:这不是想替自己争功,而是想为后世立个榜样,敢说真话”
牛,实在牛!果然,回到长安的赵充国就把刘询战前对他的不信任、战中骂他的那些气,哗啦啦地出了一通!结果弄得刘询都不好意思给辛武贤等人封赏了。刘询只好撤了辛武贤破羌将军的职,让他仍然做之前的酒泉郡太守;而赵充国继续担任后将军。
果然秋天,若零、离留、且种、儿库几个部落酋长联合起来,杀掉先零部落酋长犹非、杨玉,并由弟泽、阳雕、良儿、靡忘几位酋长率四千余羌民前来投降汉朝。刘询下诏:封若零、弟泽二人为帅众王;离留、且种、阳雕封侯;儿库、良儿、靡忘封君。在金城郡中划出一个金城属国来安置羌民。
接着,刘询要考虑他就发现护羌校尉的人选。此时,赵充国已卧床在床。刘询赶紧派人前来慰问,同时还问“您老认为让谁当护羌校尉比较合适”
事实上,护羌校尉的人选,汉朝四府(宰相府、御史府、车骑将军府、前将军府。如再加上赵充国的后将军府,就是五府)已经推荐了辛武贤的小弟辛汤。刘询也已点头同意。不过赵充国是汉朝老将,又是西羌问题专家,刘询派人征求他的意见,也就是表示尊重而已。
却没想到赵充国一听到辛汤两字,马上从病床上跳起来大叫“我坚定不同意辛汤当护羌校尉”
赵充国这是怎么啦?辛汤哪里招他惹他了,搞得他像见了仇人似的?又或许是辛武贤之前对羌作战的方案和他有冲突,他寻机报复来了?
事实上,辛汤没有招惹赵充国,赵充国对辛武贤也没有意见。真实的情况是:赵充国看不起辛汤,料定那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因辛汤酗酒。且酗酒之后还爱借酒发疯、惹事生非。赵充国认为:就这个性,辛汤不适合当护羌校尉!
赵充国一票否决辛汤,让四府很是难堪。刘询更是难堪。因刘询这时已经下诏封辛汤为护羌校尉,连印信都发下去了。本以为前来咨询赵充国,也就是走个过场,没想到这老将军反应这么激烈,叫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下得了台?刘询只好派人去告诉辛汤“不好意思,赵将军说你不合适当护羌校尉”
那么谁适合当护羌校尉?赵充国的意见是:辛汤的哥哥辛临众
!于是刘询下诏:改派辛临众为护羌校尉…
这算什么?撤掉弟弟、改派哥哥,这是想挑拨人家兄弟感情吗?如你这样想的话,那就太损赵老将军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对羌作战,或任命护羌校尉上,他都不是想着跟辛氏家族过不去…然而,人家可不是这样看的!
任职不久的辛临众马上给中央打来一报告,说他病得快不行了,请求辞职…
刘询同意了。又叫五府推荐护羌校尉的人选。四府老大来和赵充国商量:还是派辛汤去吧?这下子,赵充国也不得不同意推荐辛汤担任护羌校尉。
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辛汤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事实上,辛汤不哭也不笑,而是恨!不但辛汤恨,整个辛家都恨赵充国!为什么恨?很简单:他们一致认为,从对羌作战到推荐护羌校尉,赵充国都不是存心报国,而是故意找碴,要跟辛氏兄弟对着干!
所以,辛临众的患病请辞,很有猫腻!我们有理由怀疑:辛临众得病是假,请辞是真。目的只有一个:兄弟之间团结一致,才能跟赵充国顶牛。不然中了他的离间计,辛氏家族谁都别想过得好!
只是很快的,辛武贤就发现:正如赵充国之前预料的那样,自己那个小弟辛汤,果然就是个酗酒闹事的败家子。他上任没多久,羌人便又造反了…
辛武贤恨赵充国不是一天两天。排除政治分歧,仅就能耐而言,辛武贤在关西名将里也是叫得出名号的。然而多年来一直不能出人头地,原因之一就是老家伙不肯退休,将他罩得死死的,想抢老家伙的风头?门都没有!
羌人造反,可是五十年等一回。辛武贤认为该是自己出头的时候了。于是借机上书,力求出兵,将羌人一锅端了去!没想到此方案一出,就遭赵充国反对。到最后,尽管说战功也抢到了,可好处啥也没捞到。好处哪去了?全被赵充国搞砸了!
事实上,我很能理解辛武贤。在汉朝,如你是文官,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当然是丞相。如你是个武将,最大的野心,无非就是封侯。想要封侯,就得有武功,想得武功,就得拼命杀敌。可赵充国力求撤兵,和平解决羌人问题,严重阻住了辛武贤的武功之路,那不等于斩了他的封侯之梦吗?
赵充国为的是国家、辛武贤为的是封侯。这也就罢了,之前丢一个,之后赵充国又再让辛氏兄弟丢一个。长此以往,不捅赵充国一刀,他还真以为自己完美无暇、无懈可击了?
赵充国那牛人,连汉宣帝刘询都要让他三分,辛武贤要怎么做呢?对付赵充国这般牛人,没十二分把握是不行的。可事实上,辛武贤不是有十二分把握,而是有二十分的胜券!
曾记否:刘询摆平霍氏集团后,张安世如坐危卵。饭都吃不好,觉都睡不甜,整天整夜就怕皇帝的人来敲门。然而最后张安世低调避世,终于躲过一刀,安享天年…
如你认为:张安世能活到自然死,归于他个人的装孙子低调,那就错了!现在秘密终于可以公开了!刘询不杀张安世有两大原因:1张安世和张贺是同胞兄弟,张贺是刘询的知已恩人。刘询看在张贺的面子上,放过张安世;2有人力保张安世。那个人就是赵充国!
可赵充国力保张安世,绝对是个人**、宫廷绝密。辛武贤又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是赵充国的儿子赵卬,在一次和辛武贤喝酒时,不小心透露出去的。赵卬还有板有眼地告诉辛武贤“事实上,皇上挺讨厌张安世的。如不是我父亲罩着,张安世早去地下报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