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举大事,很少有一路顺风,势如破竹的情况,反倒是要经历几多起落,诸多坎坷。
是以,早在十几代之前,就有大儒感慨,僧道造反,不见功成,因为功还没有成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退了。
不过,赵成却知道,黄天道人却是个异数,这世上,但凡修道的,多是自私的人,少有无私的,若不自私,又怎么会出家呢?!
毕竟,出家可是要舍弃父母和家人的。
你说这是为了求道,是在追求自我,这的确没有问题,但依然不改自私的本质,生养之恩,恩爱之缘,一言便舍弃了。
当然,这样的秉性,说不上错,人各有志,为求道而舍弃一切,毫无问题。
但这样心性,用在造反上,就很成问题了。
但黄天道人,如今在黄天军接连大败的情况下,却没有趁机抽身而退,反倒是依然坚持着,试图重整旗鼓。
要知道,此刻他若是愿意退一步,直接舍弃凡尘,那便是一步登仙,直接证就了金仙功果。
而要是继续坚持,若是能够否极泰来也就罢了,若是不能,他以众生之气凝聚功果,后续气数一旦跌落的太狠,他的功果也会跌落,自身也会受到巨大的反噬,乃至是直接灰飞烟灭,也不是不可能。
就赵成所知的历史里,再有两年,黄天道人就死了,后续是一个叫做黄奇的道人,接替了黄天道人,成为黄天道,黄天军的领袖。
但这个道人,各方面,却是都比不上黄天道人,不过五年,便失去了黄天道的根本盘,后面更是在危机时刻,抽尽了剩余的气数,成就了人仙功果。
至于道人赵成,要不是死在了这里,后面是有机会继承黄天道的。
黄天道人举大事之后,足足收了一百多个徒弟,但这些年,这些徒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后面黄奇接替了黄天道,并非是因为他姓黄,黄天道人虽然道号乃是黄天,但本名却是张太平,最后黄奇继承黄天道,是因为黄天道人的弟子里,也就这么一个拔尖的,剩下的更差。
黄奇还能坚持五年,要是换个人,怕是两三年,就会亡掉黄天道的道统。
无疑,黄天道人,是道人这个群体里的异数,是少有的心怀苍生的人。
毕竟,道人要是心怀苍生,那也不可能出家了,真要拯救苍生,最好的办法,不是给百姓施药治病,一个人,靠着治病,能救几个人?!
若真心怀苍生,就去科考,去当官,哪怕只是一个县官,都足以福泽数万人,而要是官位更大,更是十万、百万人得利。
这也是朝廷里的许多清流,看不惯道人的原因,真要救苍生,为何不做官?!
能修道的,都是聪明人,少有蠢笨的。
但这些个道人,却不想着把聪明报效国家,一心只想成仙,这样就罢了,还偏偏打着拯救苍生的名号,这岂不是可笑?!
至于黄天道人,却是年少也曾科考,想要报效国家,但彼时朝廷已至末年,尽显亡国气象,科考已经不是有才者可以脱颖而出,而是必须有钱有权有势,否则,在第一道就会被刷下来。
黄天道人年少的时候,文章就已经名满一地,但却屡次考试不中,只是因为他是寒门,而那些大家公子,文章平平,却可以一路高中。
如此数次之后,黄天道人也是苦闷,三十多岁了,他还一事无成,甚至沦落到,在青楼里,给人写文章画画,来维持生活的境地。
一直到,他遇到了一个邋遢道人,被得传道法,在山里,他修炼了十多年,但却进境艰难,后面也见了人间疾苦,这道却是修不下去了。
后面,一怒之下,他更是直接揭竿而起,打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自号黄天道人。
随后,便是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而黄天道人,也是在短短十年间,直接花开三十六品,成就了金仙功果。
但他,举大事并非是为了修行,而是有着苍生大愿,纵然得如此功果,也不愿意急流勇退,保全己身,反倒是想着逆天而行。
赵成这个时候,真身已经化作了道种,融入了三品金莲之中,而在物质界的载体,却是曾经的道人。
此身彼身,若是境界不够,自然是如同化身,但已赵成的境界,却是此身彼身,不分彼此。
哪怕这个道人的载体,非常的脆弱,但思考的时候,却是丝毫不影响思绪的运转,两身近乎于一种量子纠缠态。
要说唯一的问题,大抵就是他想算计末日魔胎,却是不好暴露超出此身的神通手段。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算什么问题。
此世之中,草莽之中崛起的真龙不在少数,他虽然不好向外施展神通,但基础的望气,和一定程度的预见未来,却是不难。
心中计较着种种东西的同时,赵成的道人之身,也睁开了眼睛。
此刻,他所在的位置,是一处简单的棚子,膨胀藏于林中,低矮而隐蔽,他呈现的,是盘坐着的姿态,身上看不出什么伤,但面色却非常苍白。
这却是,前身的伤势,不在身体上,而是伤了魂灵。
远古时代,因为交通落后,所以钧将天下分为九十九州,让九十九个王,帮着他治理天下,不是钧不想集权,而是当时做不到。
而待到如今,天下却只有十二州,大苍在十二州,设立了十二个州牧,以此帮着治理天下。
在盛世的时候,这些州牧不算什么,天子一言便可以废立,而如今,却是州牧度掌大权,甚至就连州牧的交替,都已经不需要经历朝廷。
两个月前,他们这一只败走的黄天军,逃到了南荒,本想着南荒之地,最是贫瘠,兵马也不强,正好在这边占领数地,好休养生息。
但没想到,南荒之地,出了一个名叫吴起的厉害人物,以三千虎豹骑,击溃了五万黄天军。
当然,道人的伤势,并非是来自吴起,而是其手下的校尉,这苍朝的制度,五个兵为一伍,五个伍,为一卫,五个卫,为一司马,两个司马,为一旗,一旗总共两百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