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晚春,与在秦国时别无二样。
隐隐能够感觉到夏天的燥热,提前赶来人间打招呼。
好在夜晚还是凉爽的,要比夏天更加讨人喜欢。
成蟜呆在临淄半个月,用偶感风寒的借口,躺了半个月。
做过的唯一一件正事,大概就是大张旗鼓地写了几封信,搞得临淄城内人心波动。
好在半个月过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再加上,成蟜提前让田成去后胜那里把话说清楚。
至此,齐国上下的所有人,统一看法。
成蟜是个有福气的公子,身后有秦王的无上宠溺,让他成为了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童,在齐国受了一丁点委屈,也派人写信给秦王告状。
为此,后胜也安分许多,去王宫的次数少了,过问政事的次数也少了。
没办法,由奢入俭难。
赵楚不给力,他就是想撇开秦国,和赵楚合作,这两家太小气,价钱给的太低。
后胜也已经派人去咸阳,为的就是向秦王表明态度。
当下低调一些,等待秦国那边传回消息,他再决定要不要找成蟜道歉。
如果秦王很生气,那么道歉也就没用了。
因为双方偃旗息鼓,临淄也就秦国使团入齐前两天波诡云谲,这些天一直在田成府上宴请不同的齐国官员。
如此宁静的大环境,也让许多人失去了兴致,少有人继续关注秦国使团的动向。
田瑶如前几日一样,来邀请成蟜外出郊游散心,有助于病情恢复。
再一次遭到了拒绝。
只留下一枚竹简。
“你去吧?”
“去哪里?”
王贲只是传递竹简,并没有看过上面的内容,对成蟜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郊游。”
“请的是公子,我去不合适。”
成蟜把竹简递了过去。
起初,王贲还不怎么上心,田瑶来了两次,都是他在中间传话,对方连成蟜的面都没见上。
他自然知道这个所谓的郊游,就是田成和田瑶父女设计出来,为田瑶接近成蟜,取悦成蟜制造有利条件,他们的目标是用美人计拿下成蟜。
没安什么坏心思,可也没安什么好心思。
“我不去!”
王贲扫了一眼竹简,态度大变,声量也不受控制地陡然增大。
“为大王选妃,这里除了公子,没有第二个人合适。”
王贲前所未有的坚决,比上战场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仗会死,会伤。
但是,战场上很痛快。
为大王选妃,绝对不行。
选好了,谄媚之嫌是最小的问题,还有其他的麻烦。
将来攻齐的时候,别有用心之人就会在后方抓住这个把柄,一直诋毁他。
选不好,有不尽心之嫌,还会招致大王不喜,影响以后的前途。
这件事,天底下就没有第二个人比成蟜更合适。
选的好,选的不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这些人都是田瑶挑过一次的,你只需要观察品性,别怕选的不好,政治联姻而已,不作不妖,贤良淑德,长得过去就行。”
成蟜独受恩宠,有着其他人天生没有的优势。
这并不代表,他不能理解王贲的顾虑和想法。
他继续劝说:“即便你选的很好,王兄很满意,你也不用担心你们两个中间的这一层关系,会成为未来朝堂的隐患。”
“后宫干政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王兄身上。”
宦官干政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眼前。
成蟜心里有所补充。
“为大王选妃,当慎之又慎。公子出使齐国,就是为此事而来,贲不敢越界。”
王贲再次婉拒。
李信就敢。
成蟜下意识拿两个人做了对比,他退而求其次,不再强术王贲去做违背本心的事情,道:“这样吧,你代替我去,只在一旁观察,把她们的表现记录下来,带回来给我,由我来亲自选择。”
王贲犹豫片刻,有些为难的答应下来。
……
当齐国因为成蟜惊起的风波,逐渐平息下来。
燕国和赵国,因为一封信,暗流涌动起来。
“亲爱的郭开兄!”
“小弟成蟜远在齐国遥礼。”
“世人皆知,小弟奉王兄之命前往齐国促成联姻之事,力促秦齐盟好,共拒赵楚。”
“今小弟入齐,遭遇齐相后胜公开侮辱,心中忿忿不平,然秦齐千里之遥,兵锋难至,郁结于心无法自通。特此向郭开兄求助,希望兄能劝说赵王,兵临赵齐边境,威逼齐国放弃盟约,待小弟返回秦国,定在王兄面前为兄请功。”
郭开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张良进了书房,俨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狗头军师。
只有两个人的书房里,郭开一边读着信的内容,一边不自觉地弯了嘴角。
张良只是听了个开头,便表现的兴趣全无。
有礼有节的成蟜,那一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封信,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字值得信任。
怕是逼迫齐国放弃盟约是假,让齐国迫于形势,与秦国盟好,出卖更多利益是真。
不过,张良并不会告诉郭开,他乐见赵国被坑。
而让成蟜占了便宜,就全当是让他照顾韩非的酬谢。
“成蟜顽劣,竟私下算计盟友,置国家大事如同儿戏,偏偏秦王过分宠溺,失了公允,任其胡闹,也不会降下处罚。”
“若真是就此破坏秦齐结盟,对赵国楚国以及魏国来说,都是好事一桩。”
很难说,张良没有夹带私货。
他的傲娇,促使他即便是选择帮助成蟜推进计划,也不忘在言语上贬低报复成蟜。
可越是如此,郭开越觉得成蟜的忙,必须要帮。
帮了他,就等于在秦王那里有了靠山,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完美的后路。
“有道理。”
“秦齐结盟,影响的又不仅是赵国,还有楚国和魏国,那么公子的请求,就不该让赵国独自完成。”
“我这就入宫面见大王,商讨出兵事宜。”
郭开的想法很纯粹,既能私人帮成蟜的忙,可以在秦王那里留个不错的印象,又能趁机敲齐国一笔,在大王那里立下功劳。
张良拦住想要出发的郭开,继续添了一把柴,道:“相邦勿急,还有更大的功劳等着相邦呢。”
“子房请说。”
郭开期待着,张良也不弯弯绕绕,直抒道:“赵楚魏三国兵合一处,秦国挡得住,齐国可挡不住,若是秦国与齐国中止结盟,可把握机会攻入齐国,壮大赵国实力。”
“若是秦国没有中止结盟,联军速攻齐国边境数十城,作为与齐国谈判的筹码,防止齐国事后追随秦国出兵,夹击赵国,而后主力回国御秦。”
“妙,妙,妙!”
郭开略作沉思,随即喜笑颜开。
尽管张良的主意,同样是在齐国身上占便宜。
这可比郭开的想法,要全面多了。
不管是进还是退,都会在齐国身上得到好处。
在郭开看来,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以张良的主意行事,不管齐国有没有放弃盟约,赵国割了齐国一块肉,都算是为了成蟜出了口恶气。
将来,两个人的关系,只会更加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