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常浩叹了口气,如陛下这般坚定意志的人,也终于忍住开始用了吗?要知道但凡是五殿下那里出品的,都是很抵触的。
“有。”常浩可没有魏征那样的勇气,同时皇帝用了,他也能沾光。
“拿来朕用用试试。”
半个时辰后。
李世民容光焕发的重新出现了,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激动道:“今天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干净!摆驾皇后哪里。”
很快就来到了立政殿,听名字就知道长孙皇后的影响力。并且,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
“陛下……。”
李世民兴冲冲进了殿,就看到一个妖怪奔了过来。
“鬼!”
李世民大惊失色,跑到墙下就拔出了悬挂的宝剑。
“是臣妾!”妖怪更加惊慌。
李世民这才发现是他的皇后,依旧举着宝剑很是戒备,“观音婢,你脸上带的是什么面具!白森森的吓人,朕还以为遇到鬼了,你快摘下来!”
“这叫面膜。”长孙皇后非但没有摘下来,反而还又拍了拍,目光很是嫌弃。
“李佑那里买的?”
“是。”
李世民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马上生出了李佑到处都是的感觉,心里压力骤然。
“皇后,您让买的白凤凰到了!陛下也在!”宫女急忙跪倒在地,不说话了。
“白凤凰是什么?”李世民好像面对千军万马一般紧张,难道李佑又出什么幺蛾子!
得知详情后,他整个人就惊呆了。
光天化日发明这种东西,不害臊!
逆子满脑子整天都在想些什么!不过不可否认,白凤凰就是好,发前人之不敢想,材质也十分惊人,一定又是独家秘方吧!
他一个大丈夫都这么惊叹,也难怪就连皇后也忍不住去购买使用。
忽然李世民脸色一变,有那么一个瞬间,感到头顶一片大草原。
毕竟皇后和李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个概念逐渐有放大的趋势。
但李世民感到自己这么想不太对。
这么一想的话,岂不是全长安的贵妇,大姑娘小媳妇,都被李佑给祸害了!
放眼望去,天下一片大草原!
……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李世民一直闷闷不乐,处理奏章的速度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
“陛下,药王孙思邈来了。”常浩小心道。
李世民紧皱眉头,也知道是奴才关心他,才自作主张叫了太医。
少顷。
药王孙思邈收回了号脉的手,凝重道:“陛下,您肝郁肾亏,是要好好调理一下了。”
李世民一愣,自从他得知那事了,感到宫中到处都是鬼影重重,他知道这样想是错误的,但也导致半个月没心劲翻牌子,这还亏?
“你开方子吧。”他只好道。
孙思邈写了方子后,忍不住道:“陛下,您没事,吃了药半个月就好了。可有一件事情,老臣虽然不是政务臣子,也想说一下。”
“你说。”李世民严肃道。
孙思邈叹息道:“玄奘大法师怕是不行了,他在民间很有人望,陛下应该去慰问慰问。”
“玄奘法师要不行了!”李世民对于这个年轻的大法师,是很推崇尊敬的,急忙问道:“他是什么病?”
“惭愧,老夫也无能为力。”孙思邈尴尬道。
李世民更加感到严重性,立刻起身,“既如此,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晋昌坊,华夏佛教八宗之一,也是现在的唯一正宗,佛门圣地,有东天的称号。
宏伟庄严的园林式寺庙,高大雄伟的佛像,巧夺天工的佛塔,浩瀚烟海的佛经,恣意地徜徉在寺中。
香火鼎盛,人潮如织,是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并不断扩大规模。
主持方丈玄观主持寺内事务,玄奘领管佛经译场,大慈恩寺在佛门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受到国内外佛界的重视。
四周国家的和尚都来这里学习取经,以能进入大慈恩寺进修为荣。
李世民是很体恤百姓的,并未大张旗鼓的来到。并且,玄奘三藏大法师病危的消息,无异于一场大地震,还是不要让普通人知道为好。
这种情况下,他带着孙思邈微服来看望玄奘。
大慈恩寺上层问询后,急忙以最高的规格,在禅室内迎接。
玄奘躺在床上,捂着肚子直哎呦。要知道以三藏法师的禅功定力,没有听到一定程度,绝不会这样。
李世民紧张的看向孙思邈。
孙思邈其实是不想来的,毕竟对于一位药王来说,每见一次治不好的病人,就是一次极大的打击
但圣明不可违。
孙思邈只好走过去,也是轻车熟路了,按了按玄奘右边的小肚子,也就是肾脏的位置。
“更大了,硬度也增加了,陛下,这是脏器的恶化,老朽无能为力。”
玄奘很消瘦了,加上孙思邈的能力,才能摸得出来。
玄奘挣扎坐起,示意徒弟扶自己下场,拜于地,神情沉重中带着忏悔,道:“陛下,这是贫僧的罪业,贫僧的佛法不够高深,无力将其净化,并非药王的错。”
他绝得自己这个不是病,尤其药王也束手无策,更加肯定这个念头。
说完,就又疼的躺在了地上。
李世民见状,也知道自己没必要继续留下了,毕竟人家疼的不行,一代皇帝在这里听惨叫也不是个事。
但还是长篇大论安慰了一番,也好在三藏大法师身上,获得最后的名声。这也是玄奘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最后叹息一声,“大师好好养病,朕就告辞了。孙爱卿,法师一切药物,无论多么珍贵,随便从太医院支取。”
“遵旨。”
“恭送陛下。”
李世民走了,孙思邈也跟着跑了。
玄奘坐回床上时,感到好了很多,但马上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只好放弃继续诵经的想法。
这时候禅房里进来一个容貌迥异的天竺高僧,群僧厌恶的目光。
原本对于这位形成五万里来到这里的天竺高僧,他们很是敬佩。
那罗迩娑婆,他行程五万里,从天竺来到东土大唐,顿感乃是传经布道的圣地。然而,汉传东土佛宗的存在,极大降低了西天竺的存在感。
他是来确立西天在东土至高无上之地位,自言寿二百岁,有不死术,实乃修行佛法,净化肉体凡胎所得功业。
他的到来,无疑是汉传东土和西天竺的一次争锋。
那罗迩娑婆高高在上的目光扫视群僧,合十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