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神情恍惚地到坤宁宫给张皇后请安,抱了抱妹妹,心事重重地离开。走回东宫的路上,脑海里反复回荡便宜老爹的忠告,“把权利给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能随时收回。”
这应该是历代大明皇帝倚重太监的原因。从汪直到刘瑾,收回他们的权利时,真的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若宣宗多活几年,肯定后悔给予内阁票拟的权柄。
认真思索一番,把瓦剌王子派到奴儿干、朱俊杭总督温良改,确实比他原先的计划要好。
“能坐稳皇位的人,总有几把刷子。”朱寿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独生子的好处。不用担心背后家人插来的刀。
还没跨入东宫大门,便瞧见刘瑾和张永跪在宫墙边。
“本宫累了想歇歇,你们该干嘛干嘛去。”朱寿的脸蹦的紧紧,迈着凝重的步伐,毫不停顿地从两人身旁走过。
除了紧跟身后的谷大用,东宫内侍和禁军们忍不住多瞧了刘健和张永几眼。太子殿下很倚重两人,这是首次对俩人不假以辞色。
刘瑾和张永相互对视,同时起身离开。
出了大明门,刘瑾对张永冷笑,“张厂公,爷这次可是真生气了。西厂的事简单也简单,难也难。可除了咱家,爷手头没人适合负责此事。内行厂则不然,厂公不过是照顾好各方的老妈子。黄伟、刘孝、王岳、马永成、邱聚等人都挺适合的。”
“咱家谢过刘厂公的关心。同时也提醒刘厂公,西厂修路需要水泥,航运需要船,运送货物需要蒸汽发动机、马车、保温箱。”张永态度亲热地,“西厂永远离不开内行厂的支持。”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
酒足饭饱的刘大夏,在大明门和两人碰了个正着。
刘大夏拱手问:“两位公公可曾见到太子殿下?”
“爷舟车劳顿,并未召见我等。刘大饶事若不着急,还请明日求见。”刘瑾回礼。
张永含笑立于一侧,并未抢着搭话。内行厂和西厂不能在外人面前内斗。
刘大夏谢过两人,向文华殿走去。刘瑾和张永,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分道扬镳。
“不知道太子会如何处理内斗。”刘大夏背着手徐徐踱步。不止他一人,朝中无数官员等着太子的反应。管中窥豹,大家都想知道太子玩平衡的政治水平。
从物质条件来讲,出门在外比不得宫里舒服。可论心情,绝对是在宫外舒服。
这不,朱寿才歇片刻,谷大用就叫醒了他。
“爷,出事了。”
朱寿翻了个身,连眼睛都没睁,“何事?”
“京师对外的通信线路中断。内行厂正在排查断掉的地点。由于线路很长,一时半会查不出来。”谷大用语气发急。
朱寿猛然睁开眼:“没了通信线路,电话、电报都不能用。一定有地方出事了!马上让通信院启动无线电台,紧急联系九边和河套,让他们注意周边情况。”
朱寿快速套上衣服,匆匆往保大坊内行厂赶去。
无线电台弄出来没多久,少量布置在河套、陕西、山西、辽东都司和行都司。平时都是关闭状态,希望几处发现对外通讯中断能想到开启电台。
朱寿走进内行厂通信院,里面传来‘哼唷,哼唷’的喊声。只见主厅里摆满形似自行车的脚踏式发电机,身强力壮的护卫正在汗流浃背地踩踏。
‘滴滴答答’无线电台一刻不停地对外发送信号,通信院内一派忙碌。
朱寿边查看内行厂名下作坊的库存情况,边等着电台的反馈。
夜幕降临,京师大街坊旁的路灯亮起。棋盘街、正阳门大街等热闹的街市人声鼎罚地面的亮光让满闪耀的繁星失去原有的光泽。
“爷,河套急电!”谷大用狂奔到朱寿身边,“鞑靼三万大军离云中城不到百里。远征军大部队去了吐鲁番,此刻云中城守卫空虚。”
朱寿猛然睁大双眼:“达延汗怎么可能只派三万军队出站?联系游商部落,询问他们鞑靼最近的情报!”
谷大用神色凝重:“把台和琪琪格在大宁城。为了保密,并没有给大宁城配备无线电台。”
朱寿双手抱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用心脑速算能力推算最糟糕的局势。在外部,达延汗搞定草原上的游商部落成员,叶尔羌国或者吐鲁番和鞑靼联手,东北女真趁乱动乱,安南和日本借机闹事。在内部,文官和商人串通,武将和宗室异动,或许会发生第二次土木堡之变……
“刘瑾、张永,马上命内行厂和西厂停止向大宁城、游商部落输送物资;组织力量,连夜把战略物资送往河套。”朱寿恶狠狠地警告两人,“在这节骨眼上,谁敢搞事耽误战事,你们两人一起革职。”
刘瑾和张永垂首应道:“老奴不敢。”
朱寿闯进了坤宁宫,把便宜老爹从张皇后的床上叫起。“父皇,鞑靼不可能只有三万人马。孩儿担心除了河套,还有其它卫所将会遭遇鞑靼攻击。请父皇连夜召开廷议商讨应对方案。”
半个时辰后,文华殿议事厅座无虚席。朱寿主持,弘治帝旁听。
“根据早前的情报,达延汗的嫡系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能凑出25万人马。他们在大宁城囤积的粮食最多能供应半个月。”朱寿扫视全场,“若是达延汗控制游商部落,从各成员手里收集方便面等粮食,他们可以支持两个月。”
官员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殿下,您是否忧虑过重?”礼部尚书张升轻笑。
朱寿沉下脸:“张大人家中有田地吧?应该知道今年气寒冷,粮食普遍减产。河套是如此,草原的情况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没有粮食的鞑靼人如何凶残,不需要本宫提醒。朝廷早做准备,总比没有准备仓促应战的好。”
张升还未作答,秦纮起身答道,“殿下所言极是。全国秋粮收成比去年同期少了两成。”
“户部是否缺粮,能否应付一场大战?”张升紧张地问。
朱寿淡淡地道:“几代皇朝、千年经验积累建立起的六部官制,是让官员们各司其职,合理有效管理国家。身为礼部尚书,张尚书该做的是看紧各位使臣,防止他们把消息传出去;并以朝廷的名义向鞑靼发出严正交涉,让他们承担发动战争带来的一切后果。”
“越权者、渎职者,没必要留在朝廷。”朱寿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座的众人感受到了杀气。
“恶念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