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和御史也是不一样的,与通情达理的马寿方不同,何揆就是榆木脑袋,一根肠子从头通到尾,根本就不知道拐弯。
不知道拐弯也就算了,最起码弹劾之前,总得考究一下吧?
那些田都是淤田,早在前隋或者更远的朝代就已经在河下了,朝廷修治河道,这些田地涸出来,作价发卖有何不可!
难道他还想把田地还给杨家吗?或者高家、宇文家?这不是笑话吗?
李适之强调两点:其一,淤田的问题,河督府在发卖之时便有规定,得田者分为三类:一,参加整修黄河的民夫之家,可低于市价三成购买,这是为了鼓励民夫们的积极性。
二,无田、少田百姓,可按市价购买,没钱的,可以工代款。一半钱养家,一半钱买地。
三,是为河务提供低价物资的豪绅,大工一开,就是几万人,几十万人的规模,一人少花一个铜板,都是个不菲的数字,这点地价自然也就找补回来了。
只有以上三种人,才是河督府售卖田土对象。为了防止土地兼并,豪强掠夺,强买强卖等行为逼的百姓破家。
还在田契上注明,二十年内不得转让,除原田主子孙外,任何人不得持有。为了确保不被人做手脚,河督府不仅在户部特意背案,还审领了一枚“禁市二十年”的大印盖在地契上。
自永贞元年,朝廷大修黄河以来,两岸涸出田亩若干,作价银两若干,规矩如何,买者是谁,户部的存档上,写得是清清楚楚。
那些田契的存根,现在就封在户部的案牍库中,不管现今持有土地的是谁,用什么手段得到的,拿原有存根比对一下,自然就知道河督府是否有错。
怎么能说是李都督私自售卖,监守自盗,大发横财,结好世家,损公肥私呢?
其二,永贞元年,永贞二年,黄河发水之后,黄泛地区,确又逃亡之事发生。
但圣人先后派遣了两波钦差,花费弥大,赈济灾民,署理疾疫,一直接济到灾后,他们重返家乡。
至于其他地区,这些年虽小有溃决,但处置得当,人丁户口比之永淳年间,增加一倍有余。
可到了永贞二十年,倒黄入海工程彻底竣工,河北、河南道黄河沿岸的四十五个州,一百三十个县。
比之弘道元年,人丁户口增加八百三十万,田地、山地、水洼地,增加五百八十万顷,又一千三百五十亩。
赋税增加二百八十五万贯一千八百六十五贯,征粮增加六百九十五万六千八百三十二石六斗。
这怎么能叫家家逃亡,又怎么能叫怨声载道?永贞一朝已至三十年,圣人宵衣旰食,官员军民齐心协力创造的盛世,难道在何揆眼中就是个一捅就破的纸灯笼?
李适之冷冷地回头撇了一眼:“何揆,你今天可要跟圣人,据实奏来啊!”
额,何揆在户部时,也不过是个小吏,河道上的事,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事道听途说,都是咬不准的事,自然被李适之这四四六六一摆,堵得是哑口无言。
可这是大朝会,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回不了头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底气不足的回顶:“额,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
李适之哼了一声,一甩袖子:“好啊!那就请记注官将本王说的记档,让户部拿存档对比一下,倘若本王说的有半字之差。”
“何揆,咱俩今天换衣服,我这身紫服蟒袍就归你了。”
查吗?
不用查了,李适之都拿爵位出来赌了,那结果就只能是一个,他说的那些数据,全是真的。
这一点,李守义心中是有数,永贞二十年,倒黄入海工程竣工后,户部和河督府做过一个大帐,将修筑黄河堤坝的每一笔款项都记录其中,做了个汇总。
虽然钱花的跟流水一样,但看过这本大帐后,李守义觉得很值得,黄河安澜,造福两岸百姓,使朝廷的威望近一步提升,这笔买卖还是划算的。
至于说,地是怎么流出去的,那里面的文章可就大了。各种腌臜事都有,这是三法司和廉政司的差事,回头交待下去,查一查也就是了。
但这个何揆,李守义还必须得赏个恩典,一来今儿日子不对,要是因为李道广杀了他,不仅堵塞言路,更是为金城县公府的孤儿寡母树敌。
二嘛!这小子显然就是个枪,李守义感兴趣的是,是谁装的这个枪,他的目的为何?是个人恩怨,还是对朝廷的大政有意见?这也要百骑司去跟进。
李守义微微一笑,指着李适之说道:“你呀,倒是记性好,朕看你要到户部当差,准是个好管家!”
李适之也正色回话:“圣人时常对我等宗室子弟耳提面命,这天下是天下人的,更是我李家,臣在干自家的事,不敢不尽心。”
李守义点了点,抖了下袖子,把话折了回会:“这个御史啊,就是闻峰奏事,不需证据。恒山王,你就不要疾言厉色了。”
有皇帝做中人,李适之能说什么,只能拱手称是,退回班中。
而李守义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何揆,和颜悦色的说:“朕记得你,原慈城县令,永贞十二年的进士,受右相裴谈举荐入御史台,铁面御史嘛!”
“当了十八年的官,时间不短了。卿还是多应该与寿方卿为榜样,务实求真,才能有多精进,是不是!”
皇帝都这么说,何揆还有什么可说的。他活着的时候,有一些眼红他圣宠的官员,袖子里揣着弹劾他的本章上朝,就等着治河出错,将他拉下马来。
而其他原本对李道广有意见,想着痛打落水狗的官员,也不得不偃旗息鼓,毕竟陛下的态度摆在这里呢!
李守义向满朝文武明言,李道广这人干活的时候锱铢必较,是个即固执又执着的人。他对别人要求高,别人对他自然也是如此。
既然诸卿说不出了李道广有什么不好,那就按功来论,给予其莫大的哀荣。谥号文定,追赠太师,陪葬帝陵,墓形仿黄河走势做形,彰显其功。
除此之外,李守义还要在近期临幸东都,视察黄河防务,然后瞬间南下,看看吏治和长江工程。皇太子持玺升坐宣政殿,全权处理军国之事,不必请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