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队更衣室,切尔西士气低沉。
更衣室里一片安静,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只安静的坐在位置上休息,他们都在等待着主教练穆里尼奥的到来。
穆里尼奥走进了更衣室。
他扫视了眼更衣室里每个人的表情,心情更加沉重了。
穆里尼奥很清楚,上半场比赛球队落后两个球,其实和球队的表现无关,球队三线都表现的很好,还有球员做的很出色,比如大赖特-菲利普斯,再比如马克莱莱,他们的表现一个表现在进攻上,一个在防守上。
球队落后了两个球,原因更要归结在对方的表现上。
“打起精神!末日还没来!”穆里尼奥以一声大吼作为开场白,让更衣室的气氛欢畅了很多,“看到两球落后,我是想着来这里大骂一通的,但我发现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我是在找不到借口骂人,是的。”
“你们没听错。”
切尔西球员都有些惊讶的看着主教练,就像穆里尼奥说的,他们都准备好迎接一阵口水了,可主教练却这么说,“我们的表现很好,现在两个球落后,只是他们的表现更好。”
穆里尼奥难得安慰了所有人,还特别拍了拍切赫的肩膀,因为切赫只半场就失了两个球,“打起精神来,彼得,对方的十三号只是表现太出色了,不要放在心上。”看样子他是担心切赫对张铁汉的射门有什么心理阴影。
虽然只是安慰球员。但切尔西球员也足够惊讶了,穆里尼奥很少这样做。
其中最惊讶的是兰帕德和特里,这两人知道张铁汉没能来球队的原因。那就是穆里尼奥的事情,穆里尼奥认为德罗巴更出色,或者说,他认为张铁汉不适合切尔西,切尔西也不需要一个高中锋,花三千万镑有些得不偿失。
而上半场张铁汉打进两个球。
在兰帕德和特里看来,穆里尼奥一定会勃然大怒。毕竟他的面子可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但葡萄牙人没有那么做,他们也觉得挺欣慰的,毕竟球队每个人都在努力,也没人犯太大的错误。
穆里尼奥可不知道球员们怎么想。他需要安慰重新振奋士气。
“对方在上半场表现的比我们更好,但他们不可能全场都这样,我们下半场要抓紧进攻!”
接下来穆里尼奥开始布置进攻战术,他让达夫出场替换下马克莱莱,这是一个进攻的标志。切尔西的阵型是433,中间三人分别是马克莱莱、兰帕德和埃辛,除了兰帕德攻守兼备外,埃辛和马克莱莱都属于防守的悍将,而达夫属于边路更偏重于进攻的球员。他的出场显然是为了增加切尔西边路能力。
同时他还叮嘱乔-科尔出场,他替换的是大赖特-菲利普斯。
这两个换人后,穆里尼奥不用解释什么。切尔西球员也知道下半场该怎么踢了,达夫和乔-科尔是切尔西的两个边前卫,一左一右进攻能力都非常强,尤其两人属于那种左右路都可以打的球员,脚下技术都非常精湛,两人在比赛里可以互相换位来踢。这给切尔西进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两个组成的边路。会让对手非常头疼。
这就是穆里尼奥对战术的改变。
两个球落后的局面下,实际上穆里尼奥也没有更多选择,他必须让球队攻出来了。
……
主队更衣室,贝尼特斯面对的选择就要艰难多了。
好消息是利物浦两球领先,这种局面也让贝尼特斯有更多的选择,然后他的选择变艰难了,是防守反击还是主动进攻?
两者都有好处。
防守反击的胜率显然更大,现代足球防守赢得胜利,这不止穆里尼奥清楚,贝尼特斯也很清楚,两人都是战术大师,都曾经被媒体讽刺为‘功利足球’,为了胜利比赛踢的难看一点,两人都根本不在乎。
但主动进攻也有优势,球队上半场踢的很好,就算切尔西收缩防线打防守反击,球队还是能制造出威胁,让对方根本不敢反击的太猛,球队有两个球优势,切尔西一定会攻出来,主动进攻或许能让球员们对新战术更熟悉,只要赢下这一场,那么球队会更具信心……这有战略意义。
总之贝尼特斯很难抉择。
等已经回到更衣室,贝尼特斯仍然难以抉择,他在更衣室里徘徊不定走来走去的,那样子显然是在思考中,于是主队更衣室就出现了奇怪的画面--主教练走来走去一脸沉思的样子,其他人都看着主教练,都沉默的无语。
就算贝尼特斯在利物浦,比不上穆里尼奥在切尔西的威严,但西班牙人毕竟是主教练,在中场休息的十五分钟,球员们还是要等着贝尼特斯做战术布置的。
五分钟过去了。
终于贝尼特斯停住了脚步,回头看着各个球员,脸色经过一阵纠结,才决定下来,“下半场……我们继续进攻……”
经过一番思考,贝尼特斯做出了这个决定。
这很艰难,尤其对贝尼特斯来说。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更容易胜利的选择,他完全不在乎场面上难看,就算在安菲尔德球场也一样,话说,只要最后能取得胜利,球迷会满意,媒体也会吹捧利物浦,输掉比赛的话,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但贝尼特斯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他更看重的是新战术,是以新战术战胜切尔西的影响,如果是用防守反击赢下胜利,那不过是联赛的三分而已,反之,利物浦收获胜利的同时。还收获了信心,以及球迷、媒体的支持--是的,没人不喜欢进攻足球。就像阿森纳和热刺总是被人称赞一样。
利物浦球员对贝尼特斯的决定也是非常惊讶的。
其中很多球员,包括杰拉德、阿隆索、海皮亚等,经过一个赛季时间,他们太了解这个西班牙人了,在他眼里胜利是最重要的,比赛打的难看一些根本无所谓--就算在利物浦领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贝尼特斯还是这么做了。
大家也有些兴奋。
球迷喜欢进攻足球。场上比赛的球员,也不喜欢被动的防守。主动去进攻总归是受欢迎的。
……
终于下半场比赛开始了。
两队都在中场休息,对战术、对下半场做了一番布置,而两队主帅,穆里尼奥与贝尼特斯。都认为自己对对方的战术,对两队的形势了如指掌。
结果下半场比赛一开始,穆里尼奥就发现自己对比赛把握的并不好。
利物浦没有选择防守反击,而是继续主动进攻?
这太惊奇了。
穆里尼奥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上赛季那个保守的西班牙人,可以称之为自己对手的家伙吗?难道他以为利物浦,或者说他们的十三号,还能像上半场比赛一样有好的状态,能在进攻战中完胜自己的切尔西?
他有些看不透。
葡萄牙人心里也有一丝欣喜。若是利物浦选择被动的防守反击,就算他对球队很有信心,但两个球落后想扳平比分机会还是不大的。但对方主动进攻,场面就变成了对攻战,那么球队的机会显然会更多,两个球也不是什么不可追上的差距了。
在这种心态下,穆里尼奥静下心来看比赛。
两支球队也在比赛场上正式交锋了,一开始他们就像是上半场开场一样。不断争夺在中场的主动权,张铁汉也参与其中。但现在切尔西的主场不同,他们有了两个出色的边前卫,他们能把中场区域拉伸的范围更广一些,而利物浦的边前卫加西亚和里瑟就稍稍差了一些,或许张铁汉的回撤多少弥补了一些劣势,但切尔西也并没有像是上半场那样被压制。
两队踢了个势头水火。
但切尔西两个边路的优势确实相当大,当乔-科尔和达夫打出状态,切尔西能得到好机会就不奇怪了……然后他们扳回一球也不令人意外了。
在比赛进行到五十九分钟时,切尔西的阿根廷射手克雷斯波用一个外脚背的推射,为切尔西打入一球,把比分改写为2:1。
“克雷斯波!克雷斯波!他为切尔西扳会一球!”伦敦解说员兴奋的大喊。
这个球相当关键了。
如果切尔西迟迟不进球,那么两个球的差距就实在太大了些,而在第五十九分钟,两个球差距变成一个球差距,只一个球就算比赛到最后,切尔西都会有机会,所以这个进球也会让切尔西球员看到扳平比分的希望。
切尔西球迷欢声雷动。
终于有那么一瞬间,这群伦敦人成了安菲尔德球场的主角,只不过当利物浦球迷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立刻用嘘声压制了欢呼声,让切尔西球迷的声音只能再次归于沉寂。
但切尔西球迷还是相当兴奋的。
尽管声音不占优势,但很多切尔西球迷还是站起来大声欢呼,他们使劲挥舞手臂,用力跺着脚,相互拥抱发出最大的呼声庆祝。
球场上。
切尔西球员也相当兴奋,进球的克雷斯波和每个队友拥抱,教练席上穆里尼奥也高兴地扬起了手。
摄像机镜头给了穆里尼奥。
“穆里尼奥很高兴,这也能看出克雷斯波的进球相当关键,如果切尔西真能扳平比分,那么克雷斯波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在关键时刻,阿根廷人还是展现了出色的技术能力,打入关键进球……”
各个解说员评论着切尔西的进球。
……
与切尔西的欢呼相反的是,利物浦球员的表情都颇为无奈,教练席上贝尼特斯咬着嘴角,脸色也颇为难看。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他之所以想要防守反击,就是担心切尔西会先进球,如果是利物浦先进球,那比赛就没有悬念了,可切尔西先进球,他们就有了扳平的希望,有希望对一支球队的表现相当重要,反之,利物浦则处在被动中--尽管球队仍然是领先的。
这是心态的差距。
但贝尼特斯没做什么调整,中场休息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他不需要去做什么,他虽然看中比赛胜负,但他同时也是个坚定的人,既然选择了去主动和切尔西对攻,就不会因为一个进球改变战术。
他只能在心里祈祷下个进球属于利物浦。
球场上。
张铁汉站在中圈,脚下踩着足球等待开球了。
他倒是没等多长时间,切尔西毕竟还在落后,他们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庆祝上,但看着对方脸上高兴的神色,他还是很不爽,狠狠的朝地上啐了一口。
对方高兴,就表示自己一方失落。
这是肯定的!
“有什么了不起,进一个球而已,老子不知道进过多少球!”他不爽的嘟囔一句。
但这嘟囔的声音有点大,让对面刚站好的克雷斯波以及周围好几个队友和对方球员都听到了。克雷斯波脸色立马沉了下来,其他听到的切尔西球员盯着张铁汉的眼神也不怎么友好,但张铁汉只完全不在意的耸耸肩,趁着主裁判没注意,他手指还向下比了比……那是什么意思就不用多说了。
唯一可惜的是,切尔西球员都没有莽撞的被激怒。
不过看到张铁汉动作的西塞还是嗤笑出声,结果切尔西球员不友好的眼神又都指向了西塞,西塞成了躺着中枪的典型……他无辜的看向,那意思好像是在卖队友。
然后主裁判吹响哨子示意可以开球了,张铁汉一脚把球传给西塞……他又成了众矢之的。
张铁汉倒是和切尔西球员没什么恩怨.
他只是不甘心被扳回进球。
尤其他在下半场还没进球,对方已经进了一个,看样子对方是打算努力再扳回一球,这怎么可以?张铁汉可不想先有进球再被扳平甚至反超,那感觉很不好,还不如让对手先进球呢!
他可不想给对方这种机会!
想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要进球,而不是让对方进球,于是在比赛重新开始后,张铁汉更努力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