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十几天过去了。
桃花村二十来户人家,已经全部耕种完成,谢家人也准备回府城去了。
谢家。
“啊大,我打算留你们母子,在村里帮我们家照顾辣椒,我们明天就回府城去了。”
“老爷,你放心,我会尽心的。”
张阿大最近在桃花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而且天天乐呵呵的,完全融入了村子里。
时不时有人找他去家里,聊聊农活,请教请教怎么侍弄,这珍贵的辣椒苗。
赵阿大也知无不言,大家为了感谢,时不时请他在家里吃饭。
在谢家,郡主一家对他们也很好。
现在郡主他们放心,把辣椒交给自己,自己一定按照郡主嘱咐的,照顾好辣椒。
“这是100两银票,你和你娘用这个银票生活。”
“老太爷,这太多了,我不能要。”
“拿着,你们平时出买点肉,粮食还有蔬菜,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有备无患。”
看谢老头一脸严肃,张阿大只好接了下来。
但是他和她娘已经决定了,在后院种些菜还有小麦,玉米,土豆。
以前在家还不是靠捡野菜,采山货,种庄稼过活,现在天天有肉吃,已经比之前好太多了,那还能什么都买。
谢老头要是知道张阿大的想法,估计又要感慨一番,乖宝这个人找的真好。
走之前,雪宝让季二嫂讲生日蛋糕的简化做法,鸡蛋糕的做法告诉了村里人。
毕竟他们现在也买不起,大量的糖还有牛乳。
但是鸡蛋糕还是很合适。
季二嫂还教她们可以怎么创新,做出其他糕点。
桃花村的人,更是感动不已。
李家两个媳妇儿得了蔡婆子的银镯子,给雪宝做了一整套春装,布料也买的细棉布的,一看就是用心了。
于是李家又得了谢家人,不好好处。
李家两个儿媳拿到白米,白面还有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更是不好意思。
谢家人真的太大方了。
第二天,一众人到了县城,谢老二带着几个小子,去书院请了长假。
几个小子高兴的奔奔跳跳,要去京城了,还不用读书。
哪怕是喜欢读书的海哥儿,一听到可以请假去京城,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小孩子爱玩是天性。
府城门口。
“终于到了,怀念雪宝的飞毯,一下子就飞到的感觉。”
蔡靖西掀开车帘,看着前面排了不少人,对车里其他几个人道。
“可不是,以前坐个马车都是奢侈,现在有了马车有些不舒服。”
“嘿嘿,四哥,那就话怎么说来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哈哈哈,锦行形容的太贴切了。”
“要不咱们等会儿去酒楼吃一顿,回家了,晚上又要进空间帮雪宝种土豆,玉米了。”
谢老四一听眼睛一亮,确实每天有空了就进空间去种地,前面的成熟了,还的一边种,一边收。
二嫂从要开始在空间种地后,现在每次做饭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确实没有好好吃一顿了。
“行,那等会儿进了城,我就去后面的马车上告诉大家。”
谢老四笑着对两人说。
一盏茶之后,几十个人进了府城一家有名的酒楼,“西科来。”
小儿看见这么多人进来,笑着上前招呼。
“客官里边请,楼上还有包间。”
就连一众侍卫,也被安排到了二楼包间。
“张侍卫,这段时间,你们这些兄弟帮着村里种地,也辛苦了,大家今天放开了吃。”
“多谢四爷,那我们兄弟们,就不客气了。”
“哈哈,不用客气。”
谢老四回到他们的包间,大家已经点好了。
“爹爹,我们都点了自己吃的菜,我还帮你点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哦。”
“谢谢乖宝。”
谢老四好笑的看着闺女,到底是自己这个爹爹喜欢吃,还是某个小机灵鬼儿,自己喜欢吃。
“四哥你看看还要不要加什么?”
小二递上菜单,谢老四看了一眼。
“好了,伙计先上吧,这么多先吃着,不够了再点。”
“好嘞,那客官你们先喝点水,一刻钟后就上菜。”
“知道了,小二你去忙吧。”
果然这个酒楼价格贵是有道理的,味道是真的好吃。
“哇,奶奶这个烤鸭好吃,等会给大伯他们打包一只带回去。”
“行,再给他们也打包点菜,你们觉得那些菜好吃,等会给他们也带回去晚上就不用做晚膳了。”
“知道了娘,我现在就去说。”
“咱们吃完,直接带走,不然还的等。”
“行,那你去吧,我们先吃着。”
……
吃了饭,一伙人慢慢悠悠地往回走。
灵姐儿看见她爹娘,飞奔过去,扑进她娘怀里。
“娘,你和爹爹也回来了?”
灵姐儿眉眼弯弯,头在她娘怀里,抬起头看着她娘。
季二嫂也是好久没见到女儿了,想的不行,顺手就将人抱起来。
“娘,你快放我下来,我都是大姑娘了,重。”
“你这点重量,娘还抱得动。”
大家看着人家娘俩说悄悄话。
就自顾自的往屋里走去,也不出声打扰。
谢老三谢老四,两兄弟把饭菜提到厨房里放着,看着大嫂她们聊得高兴,估计一时半会儿顾不得吃饭。
大家都到了大厅里,谢老大看着追着跑的几个小子,询问出声。
“江哥儿他们几个不在学院上课吗?”
“这个时候也没到放假的时间啊!”
江哥儿听见自己啊老爹的话,小眼睛咕噜一转。
假装低着头:“爹爹,我和弟弟们犯错,被院长开除了。”
谢老大闻言,准备揪着儿子教训一顿。
但是看见自家老娘还有,老爹一脸笑意。
不应该啊,读书这么大的事,要是几个小子被开除了,爹娘怎么也不会这个表情。
其他几个小子,也配合大哥。
“是呀,大伯,以后要我们就不去书院了,我们就在家里陪妹妹玩。”
谢老大淡淡道:“行啊,不去书院真好,刚好我前几给咱家买了几百亩田,你们几个就去庄子上干活吧。”
“既然不喜欢读书,就好好种田,以后养活自己。”
几个小的惊住了,大伯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几人害怕真要去干活,赶紧解释。
“大伯,大哥骗你的,我们是请假了,这不是要去京城了吗?”
“去京城?”
三道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