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都是后来的事,在他最开始定下决心准备做一番事业时却没有那么顺利。
项梁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毅然仗剑从军,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名气。
项梁失败后,又跟随项羽,只被任命成一个小小的郎中。
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进驻西蜀时,韩信就离开楚国,投奔刘邦,也没有什么军功,被任命为连敖。
这使他遇见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滕公夏侯婴。
夏侯婴饶了他一命,还和他认真的交谈。
在与韩信交谈后,夏侯婴认为韩信很有才能,非常高兴。
于是极力向刘邦推荐了韩信。
但刘邦并不认为韩信有什么出奇之处,让他做了一个掌管生产军粮等事的小官。
那时候的韩信是很失望的,明明有经天纬地之才,难道就此埋没?
英雄最能识英雄,他觉得刘邦可能不是那个英雄。
在感觉到不受重用之后,韩信就走了,这一走才是韩信整个人生中最大的转折。
他也碰上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贵人——萧何。
韩信与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人,很有军事才能,对他大加赞赏。
韩信也知道,萧何已经向刘邦推荐过几次他了,最终也没有什么成效。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听说他跑了之后,萧何一个丞相居然连夜来追。
韩信后来也知道,当时的萧何没有向任何人说明,因此还被刘邦责怪。
萧何不仅追回了他,还再次向刘邦推荐了他。
这次萧何推荐的话让韩信也觉得有些过誉。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国士无双,这是何等的赞誉!
韩信当时就把萧何视为自己唯一的知己和最大的恩人。
在这之后,韩信就登台拜将,成为大将军。
一番言论也彻底征服了刘邦。
从此,韩信开始了辉煌的军事生涯。
与刘邦出汉中,定三秦,后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
现在即将南下,只要破灭楚国,刘邦就彻底统一了整个天下。
前一段时间,有人跟他说刘邦会收走他的兵权。
当时的韩信是比较慌张的。
在刘邦被项羽围困的时候,韩信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前去援助,反而是请求刘邦利他为齐王。
他明白自己已经得罪了刘邦。
可是韩信也不是很在意,毕竟自己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他相信刘邦不会对他做一些什么。
如今也算三分天下吧。
韩信为齐王,刘邦为汉王,项羽为作为楚王。
这让韩信的地位骤然上升。
地位升了,谋士和说客也该来了。
前段时间就有两个人向他进言,第一个是一说客叫武涉,是项羽派来的。
武涉意思是韩信已成为汉楚之外的第三支力量,可以权衡天下,希望韩信可以助楚灭汉。
第二个是一个谋士叫蒯通,是韩信身边的助力。
蒯通的意思与武涉不同,他不希望韩信帮助某一方,而是让韩信自取一地,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韩信对于这两个人的建议都没有同意。
他认为汉王刘邦对他有恩,而依照他立下的功劳也不会直接对他下手。
可是他忘了一件事,他已经功高震主。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韩信就是这样,既拥有震王之威,又拥有不赏之功。
这样的人,主子是不会留的。
不守中立,只有死路。
“难道蒯通所言才是真理?”
看到自己的结局,韩信也陷入沉思之中。
“现在我看到这个视频,想必汉王与萧丞相也看到了。”
“看来我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
“只是要对不起汉王与萧丞相的恩德了。”
只在脑海里一转,韩信已经定下了决心。
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既然要做事,那就马上去做。
想到这里他马上叫人把蒯通等人招来,准备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韩信在准备自立的事,同样时间段的刘邦刚刚和项羽订盟。
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我完全没想到啊!”
“居然是我最后一统天下,击败了项羽,萧何居然还成为十大名相,看来我大汉的成就并不低。”
“韩信最后居然被杀了,还是被萧何所杀。”
“不过,杀的好,在我危难之时,第一个想的居然不是来帮忙,而是威胁我封他为王,真是可恨!”
这个时候的刘邦其实对于战胜项羽还是没有特别大的信心,在楚、汉订盟之后他甚至打算退兵。
但是张良和陈平又极力劝阻刘邦,告诉他此时乃是灭楚的最好时机。
刘邦在此前还是有些犹豫,虽然此时的汉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楚军也并未受创。
而刘邦又是十分谨慎的一个人,他对于项羽此时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毕竟项羽的勇武和项羽的实力都摆在那里,如果不能一击得中,让项羽死灰复燃的话可是个大麻烦。
在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刘邦顿时就有了信心,一种天命在他的感觉充斥在他的心间。
再加上想起张良和陈平的话,这才让刘邦定下决心,决定下令全力追击楚军!
如果此番能够重创楚国的军队,那刘邦统一天下就是必然的事情。
还有就是看到萧何被选上成为十大名相,还有萧何一生对于大汉的贡献。
让刘邦此时感到无比的安心,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萧何这个人既是难得的良才,也是没有野心的忠臣。
其实刘邦内心在此前对于萧何一直是有些担心的。
萧何的功劳自然是非常大的,身为统帅,刘邦深知一个稳定的后方是多么重要。
而在萧何的努力运作下,汉军的后勤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源源不断的后勤让汉军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可是萧何在汉朝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刘邦可以说是将非军事的所有决策都交给了萧何。
这些年来,萧何在关中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事。
在关中,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只知道萧何丞相,而不知道汉王刘邦。
如果萧何丞相在关中振臂一挥、举起大旗,恐怕立地称王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