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上任的第八天,已经是四月下旬。
大中午的又下起了大雨,天空阴沉沉的。
好在他买了台桑塔纳,要不然这种天回趟家都要淋雨咯。
前面雨刮器哗哗摇摆,凤岗镇共有三十二个村。
他家就在宁才村,离镇中心不是太远,开车也就十来分钟,他现在就住自己家。
家里的陈建国忙着帮他建新房子,两个月过去,不止是地基打好了,上面还盖了一点。
预计再有半年就能封顶,想住进去,还得要一年左右。
陈平把车停在自家门口,离家不是太远,中午都能回家吃饭。
彭英在家做了不少菜,新房子那边下大雨开不了工,中午吃饭也就她们一家三口。
陈建国披着雨衣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一问才知道,新房子那边的钢筋又被偷了。
村里以前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考虑到那人特殊,陈建国既没报公安,也没追究。
没想到他又来了。
这人陈平也认识,比他小不了多少,村里但凡哪家丢东西,找他就没错了。
上面还有个瞎子老娘靠他照顾,这要是让公安抓了,瞎子老娘谁照顾啊。
村里拿这种事都不好处理。
“这雨也不知道还要下几天!”
“今年这雨来得有点早啊!”
按往年来算,他们这到了五月六月才是雨季。
一个月三十天,大半时间都在下雨。
陈建国嘀咕了两句,儿子刚上任,这就天天下雨,怎么看都不是个好兆头啊。
陈平想起啥,在家吃完饭后,匆匆就回了乡政府。
大雨倾盆,又连下了几天。
河里的水位急涨,乡政府这边也在紧急动员,所有人都要开始参与抗洪防汛工作。
就是陈平负责的经济,也在这突如其来的水势中,被迫停了下来。
又过了三天,暴雨不断。
党政联席会议上,李宝来召集所有村干部开始进行动员抢险工作。
到了晚上。
村上喇叭喊,锣鼓敲,家家都要出一个劳动力到大坝上参与抗洪抢险。
防止急涨的水位将大坝冲垮。
小的时候,这种事也是年年发生,年年干。
直到九八年那场大水,彻底淹没一切后,上面加大水利工程才得以好转。
整整半个月过去,陈平啥也没干的就是站大坝上搞指挥。
真要被水冲垮了,下面所有村庄,眨眼间就会水漫金山。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雨势终于停了,水位下降,所有人又都松了口气。
回到凤岗的第一个月,打了场水战,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蔡琴音来了。
顶替了原副镇长严冬,开始分管税务跟农业办。
这不来不知道,一来才明白,这凤岗简直就是个天坑。
交通差人口多,地势还低,蓄水能力一言难尽。
到了每年五六月,雨势一来,全镇都要开始搞抗洪。
稍有眼光的外地老板,别说来这搞投资了,就是瞧上一眼估计也会立马跑。
难怪市里对陈平主动要求调往凤岗都持反对意见的。
这情况,神仙难救啊!
如蔡琴音想的一样,凤岗在时代大跨步发展的时候,也是一直止步不前,整个镇,往后二十年都是全省有名的贫困镇。
在贫穷这条路上,凤岗从来就没出来过。
……
乡政府。
陈平的办公室比较简单,就一张书桌,两张老式靠背椅。
此刻,四十出头的乡政办主任拿出一张报表向他汇报情况。
“陈镇长,经统计,此次水灾共造成二十八处房屋坍塌,全镇经调查,还有六百七十二处危房,基本都是用泥土务实的那种老土房。”
“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水灾,很难保证不会塌。”
“全镇就业情况怎么样?”陈平又问。
方主任连忙道:“稳定就业人口在一万八千人左右,占全镇总人口的12%。”
“灵活就业人口三万二千人,占比20%。”
触目惊心的数据啊。
所谓灵活就业,也就一个好听点的形容词罢了。
一个月里有一天赚了钱,都可以算灵活就业。
全镇常住人口十六万,刨去不能工作的老人跟小孩。
失业率竟然达到了40%以上。
如此高的失业率,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治安问题。
“陈镇长,说句不该说的实在话,就咱们镇这情况,外面的投资不可能进来,而里面的问题,没钱又压根解决不了,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循环。”
方进四十了,这个年纪还处在这样一个位置,可以说政治生涯已经结束。
既然都没法进步了,那说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顾忌。
陈平是空降过来的第一副镇长。
按理说他这位置,上面把他直接派下来,本地干部跟其它几个副镇长或多或少都是要有一些不服的。
不过他情况特殊,不管是镇长李宝来,还是书记王永泉都不可能在他的工作上,搞人事内耗。
毕竟他可是冯开岭跟市里都寄予厚望的人,可惜啊,低估了他们这个镇。
当然,也是他自己的家乡。
陈平又与他聊了两句后,方进就离开了。
蔡琴音过来,她是管税务的,结果整个镇的税务就是个赤字。
农业那边又因为交通跟水灾问题,呈负数增长。
她这工作干脆呈摆设了,一时之间,压根不知道从哪开展。
她是蔡文斌独女,陈平自然知道她为什么会离开益市中心,调往这么个穷地方。
说到底还是相信他啊。
陈平安慰了她两句,只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后面又有不少人来找他汇报工作,商务,民生,教育等。
总结起来就三个字,难难难!
水利局这边要修的东西太多,个个要钱。
全镇隔三差五的停电,也是一个大麻烦,乡村的供电能力太差,导致一系列的生活不便。
这要是细数起来,哪哪都是麻烦。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缺钱。
国家大力搞开放,真的是有原因的。
陈平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开始一一登记,同时也准备逐步解决。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想办法提高乡镇收入。
钱…能解万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