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大捷领封赏当堂持节杖
原来许云风在安县一战消息早就传回了建康都城,并且第一时间就到了圣上萧衍那里。
上次派遣许云风前去高句丽做使臣,便是考察他的能力,已经是有了要提拔重用的意思。
这次又在安县大破北魏兵马,以少胜多,诱敌深入,并且以一介书生之躯在战场上身先士卒,真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别看萧衍现在已经老迈昏庸,可是毕竟年轻时候也是一个明君,还多少保留了几分看人的眼光。
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就算是瞎子聋子也明白是旷世奇才,更别说他这么一个阅人无数的皇上了。
青岗一线战事吃紧,圣上萧衍心知肚明。自从萧综投敌叛国之后,梁国已经受到过多次打击,如果北魏从寿春再击破青岗防线,那梁国就危在旦夕。
元树被派到青岗之后,一直以来都是坚守不出,倒是真听自己的话,可是却没有什么破敌之策,一直被动挨打。
前一阵已经传来消息,粮道现在基本断绝,如果长此以往,恐怕青岗一线城池内就会发生饥荒民变。
萧衍忧心忡忡,他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即便是他也是束手无策,正在焦急的时候,前线却传来了大捷的消息。
据说是派去押运调养战马的工部列曹许相常,在安县巧用计策,只用了数百人就全歼北魏骑兵两千,并且恢复了粮道供应。
这件事情让萧衍大喜过望,他明白自己没有看错人,这个年轻文官果然是样样精通,安排在任何位置都能够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看起来元树这个人不堪重用,但是临阵换将可是兵家大忌,还是让他继续当一个名义上的主帅就是。
而这个年轻的工部文官,一定是个天生的兵法奇才,让他主持青岗一线战局才更正妥当。
萧衍立刻传下旨意,封工部列曹许相常为假节、总知军事。虽然没有封赏具体的官职,但是总领青岗一线军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而原来带兵的元树成了一个牌位,只是当成了名义上统领三军的主帅而已。
所谓假节是朝廷君王赐给官员的一种权利,共有三种,是为使持节、持节或假节。
使持节可以任意先斩后奏中级以下官员,这种权利几乎是有了和帝王一样的操作能力,也是最高的一种权利赐予。
持节就低了一等,可以斩杀没有官职的人,也是具有相当的威慑力。
许云风得到的是假节,权利最小,平时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如果战时就完全不同,可以先斩后奏违反军令之人。
换而言之,现在整个青岗一线所有人都受到许云风辖制,如果不遵从军令,等待他们的就是军法的严惩!
就在酒席宴上,许云风接了节杖,领了圣旨,虽然他官职不高,但所有将领官员看他的眼神都为之一变。
每个人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圣上萧衍突然给一个工部文官如此权利意为着什么。
看起来此人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只要是能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恐怕封侯拜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元树刚才还在打着官腔,现在看到这种情况,话锋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他心中明白,自己恐怕已经失去了萧衍信任,这次要是不能战胜北魏,背黑锅的肯定就是自己。
现在有圣旨让其总领军事,就意味着所有关于战事方面都是人家说了算。
自己在这里龟缩不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已经是做好了全线崩溃的思想准备,看起来圣上萧衍也是十分恼火。
既然有出头的,那还是审时度势,赶紧把关系处好才是正经。元树赶忙道:“皇上真是慧眼识人,许大人日后必定会平步青云。”
“这次青岗一线战事就交给许大人主持大局,我元树必定悉心辅佐,咱们将帅一心,必定能够收复失地,夺回寿春!”
这家伙果然不愧是从北魏跑过来的墙头草,现在一看局面有了变化,赶紧就换了一副嘴脸。
倒是那些主战派心中欣喜不已,看到刚刚主战并且建功立业的文官居然都受到了朝廷如此嘉奖,自己身为武将,更应该奋勇当先!
就在酒席宴上,很多将领都表示了自己想要领兵带队出战的想法,来到许云风面前敬酒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但是元树却心里面不是滋味。
前些日子在这里还是一言九鼎,所有官员和将领都围着自己转。
但在刚才片刻之间,自己这里早就是无人问津,大家都去他人面前敬酒献殷勤,心中不由得怀恨在心。
将领之中也有不少人都是元树亲信,有主战派的就有畏缩不前,胆小怯战的,他们对于和北魏决战并没什么信心。
虽然安县大获全胜,但是这只不过是小规模战役,加一起也就是几千人而已。
北魏在寿春已经调集四五万兵马,其中一半都是骑兵。即便是步卒赶路的时候也都备有马匹,双方差距一目了然。
听到主战派获得了圣上萧衍赏识,恐怕不用多久就会正面决战,这帮人心里面就有些忐忑。
看到元树脸色不善,那些人心里面就有了盘算。等到酒宴结束,他们一起来到官邸,想要询问日后如何自处。
虽然心里面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元树还是打着官腔说一些场面话,什么一定要好好辅佐许大人,建功立业才是大丈夫所为之类的片汤话。
其中有一个官员胆子比较大,而且对自己这位主子非常了解,知道这都不是心里话。
于是壮着胆子说道:“此人只不过是一个工部文官,侥幸在安县取胜一场算得了什么,他哪里知道战场上统帅千军万马的难处。”
“大人还是要三思而行,如果这次那个列曹真的大胜北魏,恐怕咱们这帮人以后会地位不保,那以后恐怕会仰人鼻息啊。”
这几句话说的元树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大实话,看来必须体现出自己价值,让对方知道没有自己运筹帷幄,做事情可不是那么顺当的。
想到这里,他轻声说道:“你们都是军中老人,做事情什么路数自然心知肚明。他只是个文官,对于军中事情并不了解。”
“你们只要凡事推搪拖延,等到那个姓许的诸事繁杂,焦头烂额之时,我自然会出来主持大局。”
这帮人听了之后脸上都露出喜色,频频点头,就像是一群啄米的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