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入籍赵国
对于薛王妫翊满含警告,甚至可以说是最后通牒的亲笔信,赵侯伊华也只能置若罔闻,装着根本没有看出来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伊华还不想现在就跟薛王妫翊,跟薛国闹翻,可是薛国伐卫灭夏,一夕之间,屠灭了整个大夏王室,就连萱月公主,现在也是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而大夏王子无咎,又是萱月公主,连同自己的儿子萱华,一同被送回赵国的,萱月公主托孤之意,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萱月公主直到那什么的时候,也一直相信,自己一定会扶保大夏王室,会延续大夏王室的宗祀国祚!
而且,从继位之初,伊华展现给天下人的,就一直是对大夏王室最为忠心、忠诚,侍奉王室也是最为恭敬的一个诸侯国君,现在大夏王室被薛国攻灭,作为大夏王室最为忠心忠诚的一个诸侯国君,若是没有任何表示,伊华的人设,岂不是就会因此而崩塌了么?
因此,在跟国相张宣再三商量之后,伊华最终还是决定,拥立大夏王子无咎,哪怕因此而开罪薛国,甚至导致薛赵两国之间彻底走向对立,甚至是走向战争,也在所不惜!
更何况,现在的赵国,就算还没有能力与薛国全面硬抗,可是凭借着赵国的山川地势之险,将薛军阻挡在赵国国境线之外,那也是完全有那个可能的,自保,至少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初赵国还十分弱小的时候,不也凭借着云台关天险,硬抗住了薛国持续将近一年的攻势么?现在的赵国,跟当初比起来,国力可是强盛了不止一倍了,挡住薛国的进攻,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更何况,现在的赵国,最缺少的,始终还是人,人,人!一旦夏王子无咎在赵国继位,重新竖起大夏的旗号,被薛国攻灭的卫国和夏王室的遗孑们,自然会蜂拥而至,甚至于一些原本还没打算投奔赵国的落魄士子,恐怕也会冲着夏王室的面子,投奔赵国!
这些遗老遗少和落魄士子、没落贵族子弟,虽然其中的贤能大才,可能没几个,甚至于一百个一千个人当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真才实学之人,但只要到了赵国,以伊华和国相张宣的手段,想要将这些人物尽其用,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至于,这些遗老遗少或者没落贵族们,在赵国会不会兴风作浪,做妖找死,伊华就更不用担心了,有四大密卫在手,又有月华楼、逍遥居和龙门镖局这三个‘民间组织’作为耳目,这些人想要兴风作浪,在赵国掀起些什么大风大浪来,就纯粹属于找死了,赵国国防军,甚至是接受过新的军事训练的城防军,想要对付起这些人来,那都是易如反掌的事!
而实际情况也似乎的确如此,在赵侯伊华拥立夏王子无咎继承王位之后,原本的卫国和夏王室的遗民们,在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陆续涌入了赵国,在赵国出入境管理登记处,以卫国和夏王室遗民的身份,登记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千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拖家带口,几乎是全家都迁入了赵国!
而对于夏王室和卫国遗民,赵国又专门出台了一份特别法令,只要是全家迁入——有家小有妻儿的全家迁入,又在赵国申请长期居留证的,长期居留证的有效期缩短至两年。
也就是说,只要是以卫国和夏王室遗民的身份,在赵国申请的长期居留证,在两年内,没有作奸犯科,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而且又没有离开过赵国的,便可申请入籍赵国!
不仅如此,如果是夏王室或者卫国公族、世族,并且在夏王室或者卫国有过出仕的经历,不管是在夏王室或者卫国朝堂上为官,还是在地方上作为行政长官,又或者在军伍中,有担任过校尉以上职务者,甚至还能够直接向赵国官府申请入籍,获得赵侯批准后,便可直接入籍赵国,甚至可以在赵国朝堂或者夏王室宫廷之中,担任文武官吏等!
而这一条,其实也可以认为是赵侯伊华,专门为蒙骜大将军之子蒙戊设立的,特别是在军伍中,有担任过校尉以上职务者这一条!在兴夏王都的时候,蒙戊作为宫廷禁卫大将军蒙骜之子,虽然才刚刚及冠,但是在大夏王室之中,蒙戊却已经靠着父辈的余荫,获得了一个执金吾校尉的官职,作为世家贵族的子弟,入卫大夏王宫,随侍夏王左右!
所以,以蒙戊的身份,只要向赵国官府,提出入籍申请,几乎可以很轻松的,便获得赵国国籍,甚至于,就算没有执金吾校尉这个大夏王室的官职,以蒙戊身为蒙骜之子的身份,也完全不必要等待五年那么漫长的时间!
而伊华在针对夏王室和卫国遗民的特别法令中,之所以加上这么一条,也只是为了让蒙戊能够有一个台阶和借口下,让蒙浚、蒙橐可以劝说动蒙戊,尽早的加入赵国军中罢了!
蒙戊现在刚刚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而如果等到蒙戊的五年长期居留证到期,那时候,蒙戊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再应征入伍,参加到赵国军伍之中,至少在伊华看来,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了,早就已经错过了入伍的最佳时机。
在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绝大多数应征入伍的士兵,甚至是军官,年龄普遍都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入伍士兵,年龄才会放宽到二十多岁。而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之所以会将入伍的年龄定在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肯定有其道理,就算伊华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什么科学道理,但只要一样画葫芦,征募这个阶段的士卒,肯定是没错的!
虽然,张宣也曾经劝说过伊华,蒙戊既然已经到了赵国,就不虞他再跑了,多等上三五年,也没什么的。可作为蒙骜大将军的遗孤,蒙骜大将军现在又是下落不明,生死未知,伊华可真的不希望蒙戊在赵国再出现什么三长两短或者什么意外事故了,所以,能够尽快将他弄到自己身边照顾着,伊华也才能安心些,故而才会专门出台一条针对大夏王室和卫国遗民入籍的特别法令。
而事实也证明,伊华的想法没错。在蒙橐和蒙浚的劝说下,刚刚才从赵国拿到了长期居留证的蒙戊,很快便以大夏王室遗民的身份,向赵国官府申请全家入籍赵国。而在蒙戊的申请文书递交上去后,几乎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被送到了赵都宸邑,最后送到了伊华的案头上。
很快,伊华便在蒙戊的入籍申请书和另外两千三百户以夏王室和卫国遗民的身份,申请全家入籍赵国的申请书上面一同签字用印,再下发赵国丞相府,然后又通过丞相府,转发到赵国五郡之地去。
十几天后,蒙戊一家便和其他两千三百户夏王室和卫国遗民,陆续拿到了入籍许可证,之后不久,便又收到了入籍所在地官府县衙户曹制作的身份证,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赵国人!
而跟随蒙戊一同以夏王室和卫国遗民的身份,申请全家入籍赵国的,自然不止那两千三百户人!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陆续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的兴夏王都和卫国故地,来到赵国的夏王室和卫国遗民,早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人的大关,达到了一万八千多人,直逼两万人的大关!
而这一万八千多人中,光是拖家带口的户数,便有四千多户,甚至将近五千户。而第一批以夏王室和卫国遗民的身份,申请整户入籍赵国的户数,也有将近三千户,不过最后,在淘汰了一些户口人数少三人,以及身份可疑之人后,最后获准整户入籍的,就只剩下了两千三百户。
至于剩下的那将近两千户还没有申请入籍赵国的户数,除了极少数不符合整户入籍条件的人口比较稀少的户数和身份可疑,有可能是薛郑莒等国派来的密谍奸细之人外,其他那些户数,在他们临时落脚地的官府,也还有户曹主事派出的工作人员,在专门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宣传入籍赵国后的种种好处,能够享受到的在农耕以及商业贸易和实体工业等方面的种种好处,并以此劝说他们尽早申请加入赵国。
而就在蒙戊拿到入籍赵国的申请许可,并且从安吉关县衙拿到了户籍和身份证后不久,赵国官府便又下达了一份募兵文书,从赵国五郡之中,再招募组建,并训练两个军的国防军,军号暂编为国防军第九军和第十军!
看到募兵文书后,蒙戊很快便又带着蒙浚蒙橐两人,来到了安吉关的募兵处,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很快,蒙戊和蒙浚、蒙橐便顺利通过体检,然后募兵处又给了他们三天与家人告别的时间,之后便在安吉关中集中,在安吉关募兵处的官兵的率领和护送下,来到了位于赵都宸邑西郊的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成为了赵国暂编国防军第九军的一名新兵,并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新兵训练!
而这个时候,正好是大赵绍兴八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