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太子妃今日下午,去了趟同福客栈,本宫竟不知,这东宫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太子妃,还要太子妃劳驾亲自去别的地方?”
小糖见太子他们没人注意自己,胆子也大了起来,压根不离开,就站在太子身边,俏咪咪听着八卦。
“太子不是从不过问臣妾的事吗?怎得今日有兴趣了?”
“本宫见太子妃昨日那般关切本宫,就想着是否要同样关切一下太子妃。”
“承蒙太子关切,臣妾一切安好。”
“既安好,为何要去同福客栈?”
“太子想问什么,不如直说吧!”
喻纤雪依旧气定神闲,没让太子看出丝毫的心虚,始终吃着糕点喝着茶水。
“太子妃与那夏家女甚是亲密,这点本宫知晓,只是还有很多,是本宫不知晓的,例如昨夜你们的计划。”
“太子此话差异,太子手下养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暗卫,又有何事能瞒得过威风凛凛的太子呢!”
“呵,喻纤雪,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宫不对付你们喻家是本宫心慈!莫要再挑战本宫的耐心!”
“太子,此话臣妾就要辩一辩了,臣妾嫁与太子一年有余,太子未婚生子,臣妾忍了,把外室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孩儿。
太子这一年纳妾三五有余,外室也有七八个,有哪个臣妾不是欣然接进来,好生相待的?
今日太子不说缘由,跑到臣妾这里一通指责,还牵连上臣妾母家!臣妾倒想问问,太子到底是为着昨日臣妾撞破你的好事而恼怒,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总得说的明白,臣妾才知太子要问什么啊!”
“你!你当真不知?”
“臣妾该知道什么?”
“本宫实在不信,你昨日当真是偶然跟着本宫去的?不是刻意为之,有心跟踪?”
“是!臣妾确实是故意的!”
喻纤雪话音刚落,太子就站起身来,拔出腰侧的佩剑就抵在了喻纤雪的脖子上。
“臣妾故意,是因为一直听闻太子有个外室,养在外面一年多,从未见人。
臣妾心想,太子从未如此不坦荡,又听闻坊间流传,说太子养的是个男子,这才不能见人!
那日暗卫是当着臣妾的面和太子通告的,臣妾想必是那外室出了什么事,就想着跟上去。
倘若真是男子,臣妾也应尽本分,好好地劝解太子,带进太子府当个小厮陪伴太子就是。
可未曾想,臣妾的心意却被太子百般怀疑,若是如此臣妾大可不必如此费心,任由太子被外人说去!”
喻纤雪佯装生气,偏过头不去理会太子。
小糖和其他下人见到这一幕,都没什么惊讶,在他们的印象中,太子也曾经这样对太子妃过。
只是太子妃到底是有家世的人,太子自然不敢真把人杀咯。
“果真如你所说?”
太子满脸疑惑,慢慢放下手中的剑。
这时,小糖却在一旁插嘴。
“太子,太子妃好生奇怪,从未关切过太子的事,如今又怎得突然担忧起太子的前程,还突然跟着太子,莫不是太子妃时常这么干,就是为了打探太子的行程?”
喻纤雪厌恶地瞪了小糖一眼。
因为小糖确实给太子提了个醒,太子再次举起手中的剑。
“她虽愚笨,但话却没错,你从未关切过我,又怎得突然担忧本宫的前程?”
“哈哈哈哈,太子当真可笑,臣妾嫁与你,同你便是一体。不论在外人眼中我们有多么的不合,内里我们是否当真不合,可万一出了事,连累的不止是太子,还有身为太子妃的我。
身为太子妃,不去关切太子的风流韵事,去关心太子的前程,这有何错?
难不成,有朝一日,有人在朝堂上参太子一笔喜好男色,不堪重任,臣妾还能独自撇下太子,去做那劳什子太子妃吗?”
喻纤雪说的话让太子找不到任何漏洞,偏偏这时候,小糖又要刷存在感。
“太子,太子妃这是起了异心啊!太子如今还好好的,圣上也好好的,太子妃就肖想当皇后,去担忧是否能当上皇后,这可是大不敬啊!”
小糖再次尝试挑拨离间。
只是太子也不傻,他也很清楚地知道夫妻一体的意思。
太子反手给了小糖一巴掌。
“不是让你滚回你的院子不要出来吗?再乱嚼舌根,小心你的舌头!”
小糖被吓哭了,任由那些嬷嬷们拖走。
太子再次看向喻纤雪,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放下狠话。
“这件事最好和你没关系,否则,本宫不会放过你的!”
喻纤雪也不甘示弱。
“太子最好想清楚,日后若再有此等无证无据,随意猜测就拔剑相向的话。臣妾也不妨去找几个会功夫的,倒是可以和太子切磋切磋。”
太子没在喻纤雪这里占到便宜,气的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太子这边还没找到什么踪迹呢,夏倚那边就已经有了动静。
她联系了所有来自己这里的夫人们,以各种利益交换,求他们帮自己办件事。
她们有的斟酌犹豫,有的毫不犹豫同意,有的想明哲保身。
最后,还是说服了朝堂上一半的人替她说话。
于是,第二天,刚上早朝,太子就遭到了一众大臣的联合弹劾,有些甚至是自发的,打心里觉得太子行事太过于鲁莽。
圣上听了,大发雷霆,当着百官的面把太子骂了一顿。
甚至散朝后,又把太子单独留下骂了一顿。
“你当太子才一年不足,小妾就纳了四五个,外室找了七八个,还有两个竟是青楼楚馆!太子这位子,当真是坐的舒坦。”
“父皇!儿臣并未耽误国事。”
“呵!并未耽误?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心中想些什么吗?只是弹个琴就把人接进府,朕已经体谅你,知晓你是为了谁,所以并未约束。
可你看看,你做了些什么混账事?还搜遍京城!你怎么不搜皇宫呢!”
一个砚台狠狠地砸过来,正中太子的肩膀。
太子一声闷吭,乖巧地跪下。
“儿臣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