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司徒锦绣的邮件【第一更】
耳边轰隆隆的雨声停止,让听了3个月白噪音的李潇都感觉到有些不适。
厦晴空:
“这···这是终于停了吗?”
厦晴美也快步从二楼跑了下来:
“姐姐,李大哥,雨停了,太好了,雨终于停了!”
“这雨要是继续这么下,我身上怕是都要长蘑菇了!!”
厦晴空刮了刮自己妹妹的俏鼻:
“说了你多少次了,别在楼梯上面跳下来。”
“地面那么潮湿,很滑的!”
“要是不小心受伤了怎么办?”
厦晴美:
“我可是很小心的,怎么会摔倒。”
两女一边拌嘴,一边跟在李潇身后走出了甲板。
连续三个月的暴雨,几乎将空气中所有灰尘都刷洗了一遍。
闻着富含水汽的清新空气,李潇感觉顿时神清气爽。
厦晴空:
“终于结束了!”
“李大哥,这以后应该不会继续下雨了吧?”
李潇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云层,不太乐观地叹了口气:
“估计还会有雨,不过可能会没有之前那么严重。”
“毕竟,这可是足足下了3个月倾盆暴雨,那些陨冰带来的水汽,应该释放的也差不多了。”
“不过,其实还能看到附近的云团还是很厚的,说不好等会还会继续。”
果不其然,三人在甲板只是呆了小半个小时,太阳再次被云层遮盖。
天上再次出现淅淅沥沥的小雨。
虽然再次下雨,不过李潇却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暴雨就证明,这一波的暴雨大概率已经过去了。
回到船舱,李潇正想打开电脑准备学习一下红星2号导弹的制作流程。
左下角的一个弹窗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你有一封新的邮件】
!!!!
????
有人给自己发邮件了?
李潇有些疑惑,随后他立刻发现,一直处于离线状态的卫星信号终于再次出现了。
没有急着上网查询目前的情况,现在全球能上网的人,恐怕就只有各国政府的高层。
恐怕能会出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并不会大多。
他点开邮箱,一个未读邮件出现在收件箱。
李潇看了一眼发件人的信息,没有意外果然是【司徒锦绣】。
【谢天谢地,雨终于停了,趁着卫星信号暂时恢复,给我尊敬的船长先生发出这封邮件。】
【连续三个月的暴雨,发生了非常多事,大部分都是不好的。】
【暴雨导致海平面剧烈上升,在这3个月内,海平面上升了2300米,夏国超过60%的国土已经被海洋吞没。】
【虽然夏国一直在赶工大量的人造浮岛,但是由于太阳风暴以及暴雨的双重因素,进度比预想中的要慢。】
【由于居住环境的迅速恶化,以及资源开始变得紧缺,国内人心浮动,现在夏国就像是一个炸药桶,恐怕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幸亏当初你并没有同意回来夏国,否则,生活质量肯定会大幅度下降而且会受到各种限制。】
【对了,箱子里面的礼物喜欢吗?是我让我弟弟挑的,还算合心意吧?】
【一个超级好的消息,黑盒种子内的种子在育种阶段十分成功,以目前表现出来的状态,那批种子应该能最少满足1.2亿人一年的粮食需求,我再次替国家,替全国人民感谢伱。】
【另外,气候组的专家表示,这场降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会立刻停止,而是会延绵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你一定要做好应对。】
【是了,你之前的养殖区的鸭子和信鸽之所以不生蛋,生物组的研究人员说,很大概率是因为天气太热以及饮水量不够,不过这3个月内降温还是挺明显的,现在养殖区的鸭子和信鸽应该已经生蛋了吧?】
【夏国会在这段时间将库存的所有卫星进行发射,这些卫星全部都经过特殊改装,应该能在太空撑得更久一点。】
【这批卫星很可能是最后一批被发射的卫星了,除了因为发射基地快要全部被淹没,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目前已经没法继续生产卫星了。】
【最后,夏国内各个势力近期内,很可能出现大动作。】
【我们司徒家族必然也会卷入其中,近期尽可能的远离夏国附近的海域!】
【你的船员----司徒锦绣】
邮件意外的长,李潇一开始还以为是司徒锦绣的问候和关心。
没想到,居然是国内目前的信息。
虽然司徒锦绣没有具体说明,但是不难看出,现在夏国国内形势的严峻。
李潇心中有些庆幸,还好当初没有想吃软饭,否则,现在肯定也会被卷入这次的风暴之中。
对于夏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感觉到惊讶。
上辈子,一开始大家还是好好的。
所有船只都受到中央管辖,所有工作和需求都是由中央进行指挥和调度。
工作量虽然大,生活环境虽然差了,但是大家咬咬牙还是能过下去的。
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中央的管辖能力越来越弱。
不同的组织和势力,开始逐步瓦解分化这个强大的统治系统。
没有了统一的管理,一些人就开始胡作非为了。
一些船员自然而然就过上了非人的生活。
想到上一世的悲惨生活,李潇不由叹了口气。
恐怕要不了多久,历史就会重演。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自己能改变的。
他已经把他能做的都做了。
三个月前,他之所以愿意不愿万里的将种子黑盒送回去夏国。
当然不是因为司徒锦绣的请求。
别说她只是个宇航员,哪怕她是自己老婆,都不可能因为她的一个请求,让他走这么远,冒那么大的险。
他之所以决定回去,完全是因为那批种子。
那一批关系了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人的吃饭问题的种子。
他原本是希望,解决了吃饭问题,能让国内安定下来。
毕竟,在这种时候,能吃饱饭,其实就已经是很多人的最大愿望了。
能不饿肚子,就基本不会有人愿意造反。
然而,种子确实顺利回去了,也成功地进行了育种。
可是情况还是向着最坏的情况发展,显然,他的努力仅仅只是在天平上,增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砝码。
还有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力,在疯狂地破坏着原本已经脆弱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