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院士要挑战“狂犬病毒”的消息,就如同旋风一样,在国内的医疗系统里流传了起来。
这。。。
无数的专家,尤其是病毒学的专家教授,全都被这个消息给吸引住了。
“张教授,上中心他们。。。”
“我知道了。”
原本张教授的学生还想把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告诉张教授来着,结果,后者一脸淡定。
看来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
只不过,作为国内病毒流行病领域的学科领头人,张教授对于“狂犬病毒”方面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说实话,张教授做梦都想要攻克狂犬病毒。
只不过,人类对于病毒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的了解阶段。
虽然有极少一部分的病毒,已经被人类攻克。
可是在如今的环境中,被攻克的病毒,只是已知病毒种极少的一部分而已。
目前人类对于狂犬病毒已知的情况并不算全面。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已知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其头部为半球形,末端常为平端,形态呈典型的子弹状,长约130-240nm,直径65~80nm。
病毒内部为螺旋形的核衣壳,核衣壳由单股RNA及蛋白质组成。
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由或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基因组从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为N、p、m、G和L基因。
至于为什么战胜不了病毒,说实话,不止是人类的医疗科技在进步。
病毒自身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异。
对于“病毒”来说,自身也需要不断的进化,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而狂犬病毒又是特殊的一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
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这也是狂犬病疫苗的由来。
只不过,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目前病毒学的极限了。
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如今的病毒学专家可以得出。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6c时15~30分钟或100c时2分钟即可灭活。
只不过,这一点,对于人体并没有任何的作用。
人体极限体温也就是43度,对于病毒来说,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可以说,这一层的自我保护,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当然,狂犬病毒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
本身暴露在空气中的话,日光、紫外线、超声波、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等亦能使病毒灭活。
只不过,这些对于已经发生在进展期的狂犬病来说。
都没有任何的价值。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
根据韩教授的研究,病毒在人体会进行超量的繁殖。
只不过,这种繁殖,只是针对于病毒的数量。
与病毒的质量无关。
也就是说,已经人体的病毒,致病性是已经确定下来的。
不会因为自身的繁殖,而导致致病力的增加。
这一点,或许是人类目前对于狂犬病毒最大的发现。
当然,就算是如此,在研究狂犬病毒的过程中,依旧无法有太大的突破。
“韩教授,上中心这么做,是不是疯了啊。”
韩教授的学生无法理解。
上中心为什么要挑战这种不可能。
就因为自己是专业人士,所以,韩教授的学生更能理解狂犬病毒的特性。
越是了解,越是知道病毒的可怕。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
已知所有的治疗方式中,无法针对患者的小脑进行有效的治疗。
任何的治疗手段,都无法直达脑部。
这或许也是狂犬病毒,一直无法战胜的原因所在。
可是现在,上中心竟然要进行尝试性的临床治疗。
这个消息一出,所受到的关注度,可想而知。
“现在治疗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
“这。。。教授,话虽如此,只不过。。。”
“行了,我们是搞科研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对临床指手画脚。”
张教授制止了自己的学生。
虽然韩教授目前对于狂犬病毒来说,并没有研制出有效的遏制手段。
可是,这并不代表韩教授不想战胜狂犬病毒。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对了,我们上一次的时候,不是有了新的发现。”
说到这里的时候,韩教授却是突然眼前一亮。
上一次在针对狂犬病毒的实验中。
韩教授找到了病毒新的病理改变。
在实验中,再次得出了狂犬病毒的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尤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及脊髓段、大脑的海马体以及延髓、脑桥、小脑等处为重,脑膜通常无病变。
而狂犬病毒患者的脑部,在经过研究后发现。
其脑实质呈充血血、水肿及微小出血,镜下可见非特异性变性和炎症改变。
基础都会出现神经细胞空泡形成、透明变性和染色质分解、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
而韩教授,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嗜酸性包涵体。
这是一种针对于病毒学的新定义。
通常情况是指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变圆、增大,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并聚积于胞质一侧的小体。
只不过,这一次的新发现,使得韩教授和他的团队,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既然已经发现了嗜酸性包涵体。
那能不能通过患者体内的嗜酸性包涵体,来改变病毒的发展。
说实话,这个研究不可谓不前沿。
而这段时间,韩教授还真研究出了一点干货出来。
经过韩教授的研究。
只要病毒暂时还未攻入“脑部”的情况下。
还是可以通过逆转嗜酸性包涵体,来针对病毒,进行一定的灭杀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