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空隙里浇铸金属液,就形成了金属器具。
这样子一次只能铸造一件东西。
想一下,如果一次用蜡制作两只碗的模型,一起用黏土给包起来,捣个孔,加热,让蜡流出来,再用金属液浇铸,那么便可以形成两只碗。
甚至还可以一次铸造更多。
比如一次十来只,需要的黏土也不是很多,而总共的加工时间会减少很多。
马林觉得这个做法是可以的。
他自己收集过一些蜂蜡,还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
一次雕刻出十只碗的模型还是足够的。
他打算请‘蛾子’动手,毕竟‘蛾子’美术能力较强。
但是考虑一下,其实制作一个陶车,把整块的蜡放在上面,飞速转动陶车,用手握着刀具加工这块蜡,就像是车床一般,便可以把它给加工的比较圆,于是制作出的碗的模型也会比较圆、好看,加工的过程也会很容易。
至于铜壶应该怎么铸造。
也是‘失蜡法’,用蜡把铜壶给雕刻出来,内外都雕的精致一些。
然后用黏土把雕刻好的蜡的内外都给包起来,压的非常紧,上方开一个洞。
加热,让熔化的蜡流出来。
接着把金属液浇进去,等待冷却,敲碎黏土,把金属器皿给取出来。
铜和锡都可以这么制作,而锡更为简单。
他跟‘蛾子’一起研究,实际的操作过程非常的麻烦。
但是考虑到成品非常的好看,两人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马林正在考虑用铜镶红宝石,制作头环和吊坠。
应该会很好看。
同样用铜和红宝石制作手杖也会比较美观。
铁炉村的原始人至今对奢侈品都没有什么认识,可以试着制作出这种东西,让大家都开开眼。
怎么把红宝石给镶嵌在青铜头环里?
这种工艺马林还真不知道。
他觉得可以从头环背面把宝石塞进洞里,洞比宝石小,所以漏不出来,同时宝石的美丽可以由这个洞展示出来,接着用铜片在后方进行固定。
怎么固定是不是需要想清楚?
做出卡口,金属片卡进口中,封住红宝石的后方,这样子它从前后都无法掉落,非常结实。
头环做成什么模样?
如果他有办法打磨铜的表面,使它像镜子一样光滑,他就会把头环的铜圈表面做成平的,而且比较宽,打磨的比较亮。
但是目前他没有这种能力。
所以他要把它给做成圆的,表面有拉丝效果。
想一下就觉得它应该会比较漂亮。
同时又觉得惋惜,如果有金或者银就好了。
手杖怎么制作呢?
镶嵌宝石的原理类似。
用比较珍贵的木头制作手杖,木头本身就雕刻的比较漂亮,铜装饰也做得很漂亮,再多装饰几颗大小不一的红宝石,应该会很美观。
‘蛾子’以前是个擅长打磨骨饰的原始人,手艺非常好。
让他制作这个手杖应该有会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他需要一些时间来熟悉怎么用铜进行装饰。
铜比较软,用工具在铜上可以雕刻出花纹来。
马林并不懂得这种技艺,更是没有多少美术能力。
不过他依然试着用刀具在铜板上雕刻花的叶子、枝蔓、花朵,参照他记忆中的模样。
最后的效果并不好看,但是‘蛾子’大体明白了他的意思。
青铜可以制作什么?
他要像奴隶社会那般铸造青铜器么?
比如青铜鼎,酒樽之类的东西?
完全没有必要。
‘蛾子’正在慢慢的研究怎么用铜、锡制作比较好看的日常用具。
马林则是先动手,用蜂蜡雕刻出碗的形状,然后用失蜡法铸造铜碗。
在缺少思路的时候就应该多动手。
他总是一次制作十个碗的模型。
整块的蜂蜡,用简易车床和刀具,给加工的非常的圆,形成比较好看的碗的样子。
铸造出的金属碗会跟这块蜂蜡的形状一模一样。
他使用的是比较细、干净的黏土,所以这种蜂蜡制品表面的花纹也能以失蜡法较好的展示出来。
于是便可以铸造出天生带有花纹的金属碗。
他知道自己的手艺比起‘蛾子’是差了很多。
但是‘蛾子’的主要任务是制作更复杂的东西,比如造型非常繁复的铜壶,先用蜡雕刻出比较华丽的外观,再用失蜡法铸造。
如果是红铜的话,其实能够在做成之后继续雕刻,具体流程需要更多的尝试。
铁炉村有七十多人,吃土寸与麻雀村加一起有一百多人。
给每人制作一个铜碗并不需要太久。
他一个多钟头可以制作十个铜碗,现在他是实用至上主义者。
怎么说这种铜碗都比先前使用的陶碗精致很多倍。
铜矿营地这里有十五六人在忙活。
既负责挖矿,又负责冶炼和浇铸。
这里距离铁炉村大约有三十多里路程。
其实营地显得比较的冷清,无聊。
马林觉得这里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比如四五十人,有男有女,不需要从铁炉村获得补给品。
马林觉得,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是可以做到的。
铜毕竟是贵金属,铜制品比较好看,精致,充满吸引力。
这边的铜碗、铜壶应该会像铁炉村的铁器一般受欢迎。
毕竟他走遍了鸟巢平原与鸡毛平原,只找到了这么一处铜矿。
它的地理位置也不错,恰好位于鸟巢平原与鸡毛平原的中间。
他觉得自己应该邀请一些原始人到这里参观并进行交易。
这个世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太少,想进一步发展存在不小的难度。
但是如果发展起来,肯定会充满乐子。
他非常勤劳的制作着铜碗、锡碗。
两天大约制作了一百多只。
它们的外观确实不错,他确定大家会乐意于使用它们,而不是那种丑兮兮的陶器。
想把它们传播到腰带山、红石平原,不知道需要多久。
接下来该做什么?
如今有了一处贫铁矿,一处小规模的铜矿,他心里的压力比先前降低了很多。
到现在为止,他找到的这些人口算是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文明。
这个文明有铁有铜,会织布,会炼钢,土地无比的广袤,正在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
除了人口较少,不到五千,没有别的担忧。
只要人口提高上来,他们就能够生活的越来越好。
下面应该忙着什么呢?
如果种植业能够发展的更好,马林希望自己能够把人口给聚集起来,形成几个小镇。
人口多了事情才好做。
铁炉村本来有七十多人口,分了十几个到铜矿营地,只剩下了五十多。
铜矿营地这儿马林是想建立一个新的村落,不如就叫做红铜村。
这么点人,他想生产一艘比较大的木船都做不到。
想铺铁路也做不到。
虽然做出了蒸汽机模型机,但是无法更进一步了,靠马林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机械生产给发展起来的,他需要一整条产业链,多名帮手和很多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