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螺丝,他想起了一种给螺栓雕刻螺丝的办法,不知道是否可靠。
其实他是受到了发哥的启发。
发哥有时候会给他提供一些资料。
发哥是星际联邦的传奇九级非凡者,给他一些提示乃是很容易的。
怎么雕刻螺丝?
一把刀子,有一道倾斜的刀刃。刀子是片状的厚钢板,而这个刃是斜于表面的,并且凸了出来。
把刀子按到螺栓上,凿进去,刀片与螺栓的走向完全平行,只有这个刀刃是斜着的,留下的凹痕也是斜着的。
转动螺栓。
刀刃就会受力,一边雕刻一边向前走。走多快由刀刃的宽度决定。
它会在螺栓上凿出非常均匀的螺旋线来。
有了螺丝之后很多操作都可以变得很精密了。
一些操作可以变得比较精密。
但是马林依然不知道怎么把钢板给磨的足够平以及怎么把钢板的边缘给加工的比较直。
现在能够做的还是全凭手工。
他先前遇到的问题,一个直径五十厘米,厚度五厘米的圆盘,制作的时候最大误差不超过三毫米,徒手能够做出来么?
现在的他的空间感觉并未精准到这种程度。
即使到达了这种程度,距离做活塞和气缸依然差了很远。
直径一点五米的气缸,与活塞之间的缝隙不得超过一枚硬币的厚度,就是说,误差不超过三毫米。
比马林这种圆盘大了很多啊。
马林需要在这方面继续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么?
他的眼光能够好到这种程度么?
他知道一些画家、雕塑家简直是变态,能够不借助任何工具画、雕刻出精密复杂的几何结构来。
但是上面的加工精度实在是太难了吧。
镗床的刀具要能够直线滑动大约两米距离,同时一点都不偏离转轴。
偏多少,误差就会有多少。
两米直线,误差三毫米,徒手加工,就算是顶级雕塑家也实现不了这种精度。
此外还有转轴自身的问题。
徒手加工的转轴与轴承,尺寸又大,肯定也存在误差。
轴承的洞眼要是开的不够标准,与转轴之间就会存在缝隙,转轴的远端就会摆动。
两米长的转轴的远端摆动超过三毫米乃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考虑到前述推刀具滑行的时候产生的误差。
马林要是自己加工那个尺寸的气缸与活塞,中间的空隙肯定会大于两厘米。
通过提高雕塑能力真的能够达到这种精度要求么?
不知道。
越想越是觉得做不到。
想实现这么高的精度,必须使用足够精密的刀具进行打磨。
误差要控制在三毫米之内就意味着他要用直径三毫米的钢针来打磨这么大的球。
这消耗的时间简直爆炸了。
如果球自身是铜板,不太硬,钢针划一下便有铜屑掉落,那么打磨的速度可以稍微快一点。
即便如此,想完成打磨工作也是做不到的。
估计到老死都打磨不出那么大一个球。
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他是这么想的。
然后他又返回了先前的难题。
怎么把钢板的表面给磨平?世界上第一块非常标准的足够平的钢板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生产出来?
怎么把钢棍子给做的足够直?第一根足够直的钢棍子到底怎么样才能生产出来?
不知道答案。
光学测量可以测的非常准,这一点他清楚。
但是没有激光,对打磨钢材没啥用啊。
蓝星古代人是怎么做到精密加工的?
反正直径五十厘米,厚度五厘米的圆铁盘加工误差小于三毫米,这件事便把他给难倒了。
他觉得自己是搞不定这个问题。
没有思路。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他知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蒸汽机的效率就会非常的低。
活塞与气缸之间的缝隙漏气,蒸汽推动活塞的力气就会减小很多。
具体该怎么办?
他的这个蒸汽机模型,铁锅是个长高宽各半米的箱子,里面装一大半的水。
旁边的动力装置体积一样大。
底部的气缸长度三十多厘米,直径不到二十厘米。
即使火烧的很旺,它的推力也很有限,估计提不起五斤重的东西。
他让它一直远转下去。
此外还有个问题,怎么调整蒸汽机的功率?火车不是可以换挡么?
马林觉得人为让气缸漏气,就可以降低蒸汽机的功率,从而实现火车换挡。但是也有一种做法是让连杆装置推不同直径的齿轮。
即使这里的别人明显很喜欢这个模型机,马林自己很是失望。
制造了蒸汽机的模型机之后,他的胆子比原来大了很多。
如果有石油的话他会试一试柴油机效果到底怎么样,两者在原理上应该比较接近。
他的钢材非常好。
但是他在社会上无法得到任何支持。
蒸汽机就是自己的极限了么?
他跟着同伴们出去吃饭。
发现伙食非常好。
半个钟头后回来,模型机还在咣当咣当运转个不停。
至少它并没有损坏。
他把木炭都给扒出来。
把出气口给打开。
等待它的冷却。
马林非常好奇的是,如果自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技术发明上,几十年后到底能够发明出一些什么东西。
能发明出稳定可靠的飞机么?
就算是发明了出来,他死掉之后相关技术有别的原始人能够掌握么?
社会的发展讲究平衡性。
从这个角度考虑,他必须有学生,而且是不止一名学生。
最好能够拥有几十名出色的学生,大家都懂得相关的技术。
这样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发展了起来。
他需要多名帮手。
但是考虑一下现状吧。
社会的生产力还不曾发达到能够让多少人脱离生产。
除非他能够把蒸汽机给制作的足够好,能够用来从事农业、工业生产和运输事业。
他不清楚蒸汽机的上限到底在哪里。
考虑一下一个问题。
现在的原始人织布都是使用四根棍子织布法,效率极低。
为了穿衣服,每个定居点都至少有一人专门从事织布工作。
如果马林能够用蒸汽机来驱动织布机,是否可以省下这些人口来?
现在的问题是人口过于稀少,交通严重不便。
发明蒸汽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除非他能够把人口都给聚集起来,而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农业必须发展起来,能够在小块的平原养活足够多的人。
种植业至少需要四年才能真正发展起来,获得足够多的种子。
养殖业也是至少需要四年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
这段时间他应该做些什么呢?
如果他能够把蒸汽机技术给改进到足够出色的地步,让它能够驱动轮船快速的在河道上奔跑,那么以后的发展会变得非常容易。
可是他真的能够做到这种事么?
他大体上知道,轮船的行进,需要在尾部装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