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天,他就跟随野鸭部落的人去东南方向寻找资源,顺便瞧瞧那几棵红木树种。
兜了个很大的圈子,上午步行了二十多里,下午又是二十多里。
马林最想看的是石头,他的观点是,有石头才有铜矿和铁矿,不管是山上的石头还是埋在地下的石头他都感兴趣。
见到了那几株红木树种。
用锯子锯下来一根手腕粗的树枝,准备带回家进行加工。
他的想法是用它制作很多个手串。
他心里认为这种木头就是紫檀,可惜他并不认识。
没有发现金属。
没有发现任何矿。
倒是见到了很多种果树。
马林建议野鸭族人砍下一些枝条,插在聚居点外面空地上,浇水,有不小的几率长大。
这里分布的植物跟鸟巢平原存在很大区别。
也有不少马林没见过的动物。
他很是觉得惊奇。
但是他不觉得哪种算得上是资源。
一天的搜索没有什么成果。
回到野鸭族聚居点的时候,见到又一座泥房子建好了,旁边还挖好了一口井。
此外‘白子’用黏土垒了一个圆柱形的比较高的炉子,称为窑也可以。里面可以烧陶器。
这工作效率倒是不错。
大家一起吃晚饭。
那个窑带有鼓风机,温度应该可以变得非常高。
饭后,‘白子’开窑,用劈裂的棍子夹出一些红陶制品,包括盆,水罐,锅,碗等等。
造型都非常的简陋,没有一点美感。
野鸭族的人明显有点嫌弃,他们想获得商队带来的那么漂亮的陶器。
但是眼下烧出来的这些至少能用。
它们的表面有用草木灰制作的釉质,以马林的眼光来看,它们其实挺好使的。
马林自己则是把草木灰、木炭粉、下面弄到的含铁的碎石块混合在一起,塞进窑中。
下面用木炭加热。
旁边用鼓风机吹风。
这个鼓风机的制作极为简单。
用黏土垒出个球形的箱子,上面开两个口。
里面装一块比较大的木板,四周绑满羽毛,装两个杆子。
杆子从上面两个洞穿出来。
侧面还有两个洞,外面吊着两个木片。
把杆子向上提的时候,木片就会张开,空气会进入箱子里。
把杆子向下压的时候,木片会堵住气孔,空气无法从箱子中出来,只能进入侧面的炉子中。
使起来效果还可以。
就这样子烧了接近两个钟头。
打开窑上面的盖子,用劈裂的棍子把盛放铁水的容器给取出来。
浇水冷却。
把容器给砸开,露出里面的炉渣和一小块混合着不少杂质的铁。
在炉子上继续把这铁块给烧红,然后进行锻打。
因为含有的杂质很多,所以这块铁质量非常差。
锻打能够去除一些杂质,改善一些缺点。
即便如此,它还是显得质量很差。
锻打出了矛尖的形状,马林用人力砂轮对这矛尖进行打磨,再然后放到磨刀石上打磨。
在临睡前把它给绑到了木棍上,成为一支挺锋利的长矛。
野鸭部落一人收下这柄长矛,很是开心。
马林能够理解这种心情。
他制作这个铁矛尖的过程,野鸭部落有多个成员看到了整个过程,日后他们可以自行尝试。
虽然找到铁矿很难,但是含有少量铁的石头较为容易找到。
接下来一天,马林继续出去寻找资源。
结果发现了野生的大麦。
已经有了穗子,但是尚未灌浆,现在无法收集。
马林反复叮嘱这些原始人日后一定要来收集种子,反复种植,获得越来越多种子。
“种植和养殖业都能够利用非常少的土地产出足够多的食物,一定要抓紧发展起来。”
再接下来一天,商队的一半人试图帮助野鸭部落活捉一头野羊并进行驯化,另一半则是给他们演示怎么耕地、播种。
接着给他们制作了一个木犁。
教学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
‘小树’教会了这些原始人怎么制作四十磅以上的弓。
关键是要找到好的木头,然后进行加工。
有个女人已经学会了织布。
同时也学会了织麻布口袋和蚊帐。
蚊帐有多好用,他们都见识过了。
四根棍子织布法虽然效率很低,但是简单易学,更是不需要任何仪器,随便找到四根直棍子就行了。
显然野鸭部落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多呆一些时间,但是他们必须快点出发。
马林的想法是,必须在冬季之前把鸡毛平原所有部落都给找到。
这些原始人无不生活的极为贫乏,早一天找到,早点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野鸭部落现在有了自己的弓箭、陶器、斧子、针、铁矛、犁铧,也学会了纺织、编织,接下来的两年应该会生活的很不错。
有了足够多的工具,又有那么大的猎场,日子确实好过。
马林也告诉了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可以去北边的鸡毛村进行交换。
商队向着西南方向走。天气依然比较炎热。
路上见到一片杨梅树林。
正好能吃。
每人都吃饱,又摘了一篓子。
夏天的特点就是野外的食物非常的充沛,经常能够吃到美味的东西。
经过一条河,上面有倒下的树当做桥,但是独轮车推不过去。
于是只好把独轮车的货物都给卸了,分批扛过去,把独轮车也给扛过去,然后再装好。
商队的人一直有很多问题问马林,就像是他啥都回答得了。
他确实拥有一些知识,但是也没到啥都懂的程度。
如果啥都懂,他早就炼出钢来了。
他依然被炼钢给难的够呛,完全找不到门路。
他知道自己必须多做实验。
晚上宿营的时候,别人都是在一起打牌、下棋,他则是拿出纸笔,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生活常识给记录下来,有时候也会把一些华夏国很有名的故事、笑话、诗歌给写下来。
很遗憾这些原始人还并未学会读写,看不懂他写的这些东西。
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坏处是科技太落后,最大的好处是自然资源无比丰富。
凡是马林拜访过的那些部落,日后都不会遇到吃不饱、穿不暖、冬天冷的问题。
方圆几十里的猎场,随便搞一搞种植和养殖,冬天有烧不完的木柴,日子过得只能这么开心了。
那些原始人最担忧的乃是猛兽,只要每天派出狩猎队出去消灭猛兽,最好赶尽杀绝,然后就会觉得舒适。
几十人的部落,用个上百亩土地搞养殖,食物肯定吃不完,兽皮用不完。
他们得花个两百年左右才能使得人口密度赶得上正常的铁器时代,而如今他们已经在用铁器狩猎和种植了。
马林想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为稳定、丰富多彩。
这个任务可不容易完成。
最好能够把四千人都聚集到一起。
这有个前提,那就是种植业必须发展起来。
几千亩农田,中间安置一个上千人的小镇。
这样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