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晋国最为强大的家族遭到其余所有家族的针对已经是一种常态,没有任何一个家族是例外。

如果说在晋国历史中,哪些家族结盟之后无条件信任或追随,韩氏与赵氏有很长的蜜月期,再来便是中行氏紧随范氏的脚步。其他家族即便公开结盟也只是在大事上步调一致,其它方面仍旧存在比较激烈的对抗。

晋国内部的关系怎么样,不取决于是否结盟,只会随着家族利益趋向而发生改变。

那么,为什么还要互相结盟,或者说结盟不是因为利益一致吗?其实结盟就是一种政治表态,做给其他人看居多。

真的利益一致的话,不结盟也能互相配合。如同没有结盟之前的智氏和魏氏,两个家族可以互相置换封地,很多事情上的态度也相同那般。

春秋到战国时代,结盟状态下不能互相开战是铁律,为的仅是保证家族的信誉,一旦互相矛盾大到需要用暴力解决,一定会在事先解除盟约,不会是那种单方面的撕毁协议再以偷袭的开战方式。

所以,有矛盾的国家或是家族进行结盟,缔结盟约就像是一道程序上的警戒线,没有解除盟约双方不会交战,等到要解除盟约也就等同于告知对方,解除盟约之后,咱们就要开打了。

现在,智氏与魏氏、韩氏结盟,魏氏、韩氏与赵氏的互动却是远比智氏更多,当代人并不会觉得奇怪。

他们深知因为智氏太强,并且智氏正在进行的扩张看着很顺利,智氏的盟友魏氏、韩氏跟赵氏互动更多,属于魏氏和韩氏源于在忌惮智氏的一种正常手段罢了。

当然了,如果赵氏因为魏氏、韩氏跟自己的互动多,产生赵氏得到魏氏和韩氏庇护的想法,他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前来“智”城见证智宵行加冠礼的众人,大部分在礼仪结束的隔天或几天内离去,少部分人则是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人之中,多数是想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与他人展开社交,包括进行各种贸易;少部分人则是有求于智氏,等待与智氏的核心人物见面,完成此行的真正目标。

赵氏父子在加冠礼结束后的第二天离开,没有返回晋国都城,径直去了“晋阳”地。

魏氏祖孙则是在第三天离开,魏侈回到“新田”去,魏驹则是前往卫国。

韩氏父子?韩不信倒是留在“智”城,韩庚则是与魏驹同一天踏上前往卫国的道路。

韩不信留在“智”城主要是跟单纲有话说,必须了解周王室的态度是否出现变化,绕过韩氏直接跟智氏接触。

同样选择留在“智”城还有卫蒯聩与端木赐,另外便是来自越国的文种等人。

那个“等人”因为无关紧要,没有必要介绍到底都有谁。

今天,智申在接见卫蒯聩与端木赐,智宵也在接见弥子瑕。

卫蒯聩的身份比较特别,先是卫国储君,后来成为流亡公子,当下又成了卫君后备役。

根据智氏这边的了解,卫国夫人南子与卫君辄公开召回卫蒯聩。

有卫君辄与卫国夫人的举动,懂的基本都懂。

说白了,无非就是南子放弃了自己的主张,主动承认错误,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心理准备;卫君辄则是要放弃君位,让自己的父亲卫蒯聩来挑起国家存续的重担。

另外一层,卫国正在遭遇极大威胁,恰好齐国支持卫蒯聩回国抢夺君位,卫君辄和卫国夫人希望得到来自齐国的帮助。

比较不幸的是,卫君辄与卫国夫人刚派人前往齐国召回卫蒯聩,后一脚齐国自己发生内乱了。

等同于卫国想获得来自齐国的帮助已经属于不可能,才有卫蒯聩与端木赐等人来“智”城,一次次遭到拒绝仍旧请求智申或智宵接见。

“卫国已无幸存可能?”弥子瑕看起来很惆怅。

弥子瑕的身份比较复杂,他的祖上是晋国贵族,后来前往卫国担任“督军”的身份,在后来得到了卫灵公赐予大夫爵和封地。

现在不好说弥子瑕到底是哪国人,以出身和去卫国执行任务来论是晋人,却是在卫国有爵位,本身也在卫国生活了二十多年。

复杂的身份关系,决定弥子瑕不想看到卫国灭亡。

因为卫国一旦亡了,弥子瑕也就等同于失去人生意义,再来便是封地极可能就要丢失掉。

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执行一项任务这种事情在春秋时代是一种常态,弥子瑕只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一旦不用再执行任务,心里陷入迷惘,精神状态上再对存在意义产生怀疑,没有什么好值得奇怪的地方。

智宵已经无所谓卫国到底亡不亡,说道:“且看公子蒯聩与我父乃是何等说法。”

智氏已经不可能再答应庇护卫国,关于这点哪怕卫蒯聩不懂,没有道理端木赐看不出来。

既然智氏不会再庇护卫国,卫蒯聩再来找智氏,难道能够开出比魏氏、韩氏、赵氏灭掉卫国之后,智氏得到卫国半数人口更高的价码吗?

再则说了,即便卫国能开出更高的条件,智氏答应魏氏和韩氏又反悔,失去信誉不说,卫国给的价码还能让智氏与魏氏、韩氏、赵氏开战?

“如今,卫国存亡所取决乃是卫国可否坚守都城。”智宵多点了一句话。

郑国为什么能够迫使魏氏放弃入侵?原因在于魏氏在攻打郑国期间,面对一座座难以攻打的城池,付出了与收益不对等的伤亡代价。

所以是,郑国成功证明自己脑袋壳够硬,后面再用服软的方式给了魏氏台阶,认为伤不起的魏氏获得递上来的台阶选择了暂时放弃。

讲邦交灵活性,能够跟郑国相比的也就宋国,两个国家都是身处四战之地,并且有相似的遭遇,邦交手段再差一些,国祚早就无法存续了。

“子瑕可迁徙口众,我家自可使之安置秦地?”智宵说道。

如果弥氏没有得到智氏的收留,弥子瑕会像那些失去的封地的贵族那般,就此以后成为空有大夫爵的落魄贵族,子孙后代能不能再次崛起,要看弥子瑕给他们留了什么知识传承。

弥子瑕要是接受智宵的好意,弥氏也就等同于回归晋国,家族此后成为智氏的附庸,弥子瑕以智氏家臣的身份得到任用。

这种待遇其实不差,远比失去封地和属民之后,彻底破败下去要幸运了许多。

要不是弥子瑕早早投效,几次在关键时刻给智氏透露消息,还无法获得这种待遇。

晋国当前成为卿位家族附庸的那些家族,等待卿位家族转身立国,他们就是第一代从龙之臣,好些家族一样是得到世禄世卿的待遇。

两人正聊着,智宵得到了智申的召唤。

智宵过去的时候,看到卫蒯聩和端木赐站在一处拐弯走廊,互相行礼没有交谈,往走廊继续走一段距离,进入智申所处的室内。

“卫公子所言,只留‘帝丘(濮阳)’一城,余下皆尽割舍,换取卫国国祚不亡。”智申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将会谈的结果。

智宵屈膝跪坐而下,很是感慨地说道:“乃是决绝之人啊!”

这个主意一定不是卫蒯聩自己想出来。

哪怕不是卫蒯聩自己想出来,能够同意那种建议,真真是需要有大魄力。

智宵提起了其它的事情,说道:“定是端木赐建言。如此说来,此人不日将往鲁出仕?”

端木赐的那个建议对吗?

卫国正在遭到魏氏、韩氏和赵氏的联合攻打,困守“濮阳(帝丘)”一年多,齐国内乱无法干涉,宋国或鲁国才不敢惹怒魏氏、韩氏或赵氏,看着没有任何反攻的希望,乃至于一旦城破就要亡国。

端木赐敢提出那个建议,并且想借智氏跟魏氏、韩氏、赵氏交涉,不是怕魏氏、韩氏或赵氏不答应,纯粹是卖人情给智氏。

魏氏、韩氏和赵氏不用再损耗兵力,只是留下一座城池给卫国,其余城池不用攻打就能获得。

只剩下一座城池的卫国,几乎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国祚即便存续也是苟延残喘罢了。

那么,魏氏、韩氏和赵氏为什么不答应呢?

而端木赐之所以认为应该让智氏介入,无非就是为卫国重新取得安全保障,也就是获得智氏的担保,后面继续享受来自智氏的庇护。

在这个过程中,智氏会欠卫国的人情,也欠了提议的端木赐人情,同时从魏氏、韩氏、赵氏赚取人情,对于端木赐来说不止是一箭双雕,完全是一箭好几雕。

也就是说,端木赐保住了面临灭国危机的卫国,再让卫国君臣以及智氏、魏氏、韩氏、赵氏都欠了端木赐的人情。

智宵问道:“父亲之意如何?”

智申反问道:“宵以为当如何?”

这里其实没得选。

智氏不当那个仲裁者,卫国一样可以跟魏氏、韩氏、赵氏谈,后者答应的机率无限高,过程中却是没有智氏的什么事了。

“端木赐所谋甚大且深远啊!”智宵哪里能看不出端木赐看似没有任何获利,打从实际上却是将自己的格局完全打开了呢。

若是这一件事情真的成了,一定会让端木赐名传列国,并且谁都无法说端木赐办得不好。

毕竟,没有端木赐的那个建议,卫国无法得到来自外部的援助,国祚在魏氏、韩氏和赵氏的联合攻打下存续的可能性无限低。

等待事情办成了,晋国四个卿位家族都欠了端木赐的人情。

虽说人情这玩意在个人上介于有用和没有之间,以时代背景而论,除非是赵氏、郤氏、栾氏这种家族,要不然一个家族欠了人情是一定会还的。

为什么要将赵氏、郤氏、栾氏摘出来?因为他们是那种属于欠了人情,觉得还不起就选择将恩人干掉的类型。

智申看出了智宵对端木赐的忌惮,有些不理解的同时,知道了智宵的态度,说道:“如此,便安置卫公子等人,为父差人联络上军将。”

其实,智宵不是在忌惮端木赐,纯粹在心里觉得端木赐够狠,尤其格局是真的大。

两父子又聊了一点其它的事情,随后智宵站起来离开。

重新路过那个走廊,智宵再一次碰到了没有离去的卫蒯聩和端木赐。

在智宵出现得到时候,卫蒯聩羞愧到不敢与智宵眼神发生接触,倒是端木赐从神态来看显得很坦然。

智宵停顿脚步,看着端木赐问道:“子贡往鲁,不知借由何家出仕?”

端木赐本来在行礼,听得动作一僵。

讲道理,端木赐不是在出卖卫国的利益,势比人强之下做出最理智的选项罢了。

问题出现在哪里?一旦卫国获得那种遭遇,端木赐却是立刻前往鲁国出仕,有点像是踩着卫国让自己出名,后一脚马上进行名气套现了。

而智宵有那么一问,原因在于鲁国全面被三桓把持,想在鲁国出仕必须得到季孙氏、孟孙氏或叔孙氏其中一家的举荐。

那样的话,得到哪一家的举荐,等同打上了这个家族的烙印。在鲁国那种环境之下,当的是鲁国的官,实际上就是三桓其中一家的家仆差不多。

智宵从端木赐动作一僵得出一个结论,尽管端木赐的所作所为都经得起拷问,然而端木赐在内心里过不了自己那关。

倒不是问心有愧之类,估计端木赐是痛恨自己不够聪明,能力有限只可以做到那种层次。

端木赐答道:“回晋卿,寡君已知赐经由季孙氏在鲁出仕。”

智宵点了点头,视线转到卫蒯聩身上,行礼说道:“且先祝贺公子。”

卫蒯聩笑得很勉强,回礼却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智宵在祝贺什么?祝贺卫蒯聩回国就要成为一国之君,也祝贺卫国的国祚得以存续,一点嘲讽的内涵都没有。

讲道理,一旦端木赐的建议最后被办成了,作为操办人之一的卫蒯聩其实是于国有功的。

只是吧?卫国最终只会存留一城,尽管是势必人强的不得已而用之,卫国一方的人在庆幸之余,怎么可能开心得起来,该是满心的悲伤以及自怨自艾。

智宵走了。

留在原地的卫蒯聩和端木赐知道智氏已经确认介入,不约而同地低叹一声,随后卫蒯聩掩面哭泣。

端木赐沉默了一小会,说道:“公子日后当对智氏恭敬。”

卫蒯聩哽咽得更凶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