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书房中。

朱元璋将手中的条约协议以及倭岛的讨贼檄文,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不明白李进为何要把事情搞得如此麻烦。

在朱元璋的心中,倭岛不过是一个蕞尔小国,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倭岛这种小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哪里还用的着如此麻烦?还要让倭岛进行割地赔款?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朱元璋思虑不定,决定将刘伯温召进宫中奏对。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不仅仅召集了刘伯温一人,他把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也全部给叫了过来。

当然还有如今的礼部尚书宋濂,毕竟外交这种事情,乃是礼部尚书的职责所在。

没过多久,几名朝中重臣就被朱元璋给叫到一起,开始端详李进的那份讨贼檄文。

至于条约之事,朱元璋觉得比较激进,等到几人先看完这个讨贼檄文再说。

胡惟庸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要开海一事,只不过是一知半解,待看到这个讨贼檄文之后,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讨贼檄文?

倭岛再怎么样,那也跟大明没有关系,更别说也没听说倭岛发生什么大事?

宋濂更是一脸懵逼,他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是对于倭岛遣使来大明之事,他早就交给了费清负责。

现在朱元璋突然写了一份对倭岛的讨贼檄文,不禁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场中也许只有刘伯温是唯一知情人,毕竟朱元璋已经和他商讨过开海一事,再加上从朱元璋口中得知,倭岛生产金山银矿。

这一点更是让刘伯温明白,朱元璋是肯定会对倭岛下手的。

只是,他没想到朱元璋下手竟然如此之快,这才短短数日,朱元璋竟然就已经炮制出这么一份讨贼檄文,看其中内容,已经是对倭岛势在必得。

不过这份檄文却是让刘伯温眼前一亮,解开了刘伯温心中多日的忧虑。

朱元璋见几人全都看完之后,轻咳一声,开始询问:

“诸位爱卿,这份讨贼檄文,你们觉得如何啊?”

李善长照常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道:

“上位,容臣先问一个问题,这份檄文出自何人之手?”

“礼部郎中,李进。”

朱元璋淡淡开口,但是这句话却是让在场众人全都一惊。

李进,他不是在上沪县好好的当县令呢吗?怎么突然跑去礼部,当起了什么礼部郎中了?

胡惟庸和刘伯温情不自禁的看向宋濂,毕竟宋濂是礼部尚书,此事他应该最清楚。

但宋濂也是一脸疑惑,好像不记得自己礼部有个叫李进的郎中。

“李进对倭岛国情比较了解,所以咱特意点了李进做礼部郎中,此事不必大惊小怪。”

朱元璋看到众人表情,开口解释起来,随后继续问道:

“诸位觉得李进的这个讨贼檄文,是否恰当?”

“上位,老臣以为,这份讨贼檄文言辞实在是太过激烈,是为不妥。”

李善长听到是出自李进的手笔,当即开始了批判性谏言,说道:

“而且这份讨贼檄文上面,竟然还要求咱们大明出兵,实在是无稽之谈。”

“那倭岛距咱们大明万里之遥,还远隔重洋,我们大明军队虽然精锐,但是难道要飞过去不成?”

“荒谬,实在是荒谬。”

“臣附议。”

胡惟庸作为李善长的弟子,自然是第一时间举手赞成。

朱元璋此刻却是不发一言,目光则是扫向了宋濂和刘伯温。

刘伯温心中还在权衡利弊,好似在思忖着什么,没有立刻回答,反倒是旁边的宋濂开口说道:

“皇上,老臣以为,这份讨贼檄文的初衷是很好的。”

“倭岛作为我们大明的属国,若是倭岛真的陷入内乱,有乱臣贼子,我们大明作为宗主国,的确有义务拨乱反正。”

“铲除倭岛的逆臣,还倭岛一个朗朗乾坤,保证我大明属国的利益。”

“可是,这份讨贼檄文却是有些想当然了。”

“正如李相所说,倭岛离倭国隔着大海,我大明即便出兵,也抵达不到倭岛。”

“是以,微臣以为讨贼檄文可以发布,但是请求大明发兵的那一段,就别添上了。”

朱元璋摩挲了一下下巴,目光又换向刘伯温,想听听刘伯温的建议。

刘伯温好整以暇,轻声说道:

“臣以为,我大明应当出兵。”

朱元璋眉毛一挑,有些惊喜道:

“哦?伯温何处此言?快快说来。”

“倭岛自前朝时期,就一直不服王化,且实力不弱。”

“当初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征服倭岛,一共发动了三次征伐。”

“可惜,都因为倭岛的誓死抵抗,以及有大海天线作为屏障,最终功败垂成。”

刘伯温侃侃而谈,自从上次跟朱元璋商量过出海之事后,刘伯温就在家中恶补关于海外的知识。

而在书籍之中,对于倭岛的记载还算是略微详细。

当初忽必烈三征倭岛,却全部铩羽而归的记载,让刘伯温记忆深刻。

同时也让刘伯温对朱元璋打算征伐倭岛的计划,蒙上了一股阴霾。

毕竟当初威压天下,战力无双的蒙古铁骑,都对倭岛无可奈何,更不用说现在仍旧疲敝的大明。

这个忧虑一直萦绕在刘伯温的心头,直到今天看到这份讨贼檄文。

在刘伯温看来,这份讨贼檄文不是出自李进之手,更像是出自倭人之手。

或者可以说,是李进利用倭人的名义,起草的一份讨贼檄文。

不过是谁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讨贼檄文如果真的在倭岛盛行,那么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倭岛。

当年忽必烈为什么会功败垂成?就是因为倭岛距离中原的距离太远,而一旦倭岛在海边构筑防御工事,大军迟迟不能进入倭岛,则大军的后勤补给就会出现问题。

毕竟劳师远征,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问题。

如果明军能得到倭岛的允许,哪怕只是占据一处小小的落脚点,那对于倭岛来说,就是致命的。

所以这份讨贼檄文,让刘伯温觉得,朱元璋若真的要讨伐倭岛,还真有可能成功。

“臣以为,此纸檄文,完全可以避免咱们大明重蹈覆辙,帮助咱们顺利登陆倭岛。”

“臣建议,这檄文当立刻誊抄多份,然后派人想方设法的在倭岛进行传播。”

刘伯温一番话说完,直接让李善长胡惟庸宋濂三人蒙了。

这刘伯温在说什么?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吗?

还登陆倭岛?大明连水军都没有了,还怎么登陆?这刘伯温难道是得了失心疯?

“荒谬,实在是荒谬!”

李善长直接站出来,指责刘伯温说道:

“刘御史难道是想要咱们大明的将士,游泳前去倭岛吗?”

“海上凶险万分,更兼有倭寇和海盗肆虐,你这根本就是视我大明将士性命如儿戏。”

李善长义愤填膺,而胡惟庸却没有站出来帮自己老师,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刘伯温。

刘伯温却直接无视李善长,继续谏言道:

“皇上若想鲸吞倭岛,臣以为不应该操之过急,而是先利用这份檄文,在倭岛登陆之后,逐渐建立后勤基地。”

“待后勤稳定之后,则倭岛必然为我大明所有。”

这一刻的刘伯温好似回到了,当初帮朱元璋出谋划策的打天下的时候,神采奕奕,自信无双。

但是刘伯温说出来的话,却是彻底震碎了李善长宋濂的三观。

鲸吞倭岛???

这刘伯温果真是疯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穿越长生仙族,我竟是道子开局获得三大圣人长老反派成了至尊,碾压所有气运之子开局史莱姆,吞噬进化到最强我的化圣娘子彼岸上暴君的替嫁小毒妃人间乱我在修仙界开创武道巨阀我能偷别人的修为修仙资源:用不完,根本用不完!愿你手握幸福最强鹰犬,开局签到三分归元气修真修仙更化凡,无敌星舰破万法天降躺平系统功法推演一万次,我身成混源至高巫师:觉醒猎魔者归来大殷司妖人,狗路过都得挨两巴掌穿越棋盘世界,我装逼就能变强两极万象诀九叔:糟糕,这个九叔有系统!星域霸途反派:我把气运之子都撸秃了长秀歌女尊世界的电子魅魔惊!商圈顶级大佬真的结婚了!谁家魔王会跟勇者一起冒险啊江山美人幻中取就算是克苏鲁也无法阻止我捡垃圾修仙:我靠多子多福当仙帝无尽苍穹:科学与仙道的交织玄幻:我能无限涅盘灵幻仙途:五灵主宰成仙:从合欢宗开始玉玺璧书轮劫录肉身镇万古,杀到长生尽头我家卧室有秘密魔尊竟是女儿身,反手拐走当老婆我靠读书成圣人林亦倾世小帝妃新巅峰之光变成怪物后开始饲养小萝莉位面深渊无限复活,我在修仙界猎鬼封神开局登基当皇帝我割肉剔骨断亲,全家悔到肠断重生后,我只想安静修炼荒古时空鼎凡仙:从劫案崛起盖世丹圣
天才小说搜藏榜:顶流闺女四岁半,她被全国观众团宠了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神枪手我的肉真不好吃引神决骑砍霸主志歌武新纪元骷髅主宰洪荒:莽撞有奖励,大力出奇迹他是我的海她是我的星小虎哥的虚拟人生篡命铜钱吃错药的仙王我的小萌娃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废物赘婿被休,诸天圣女疯狂了全民庇护所,开局融合剑圣模板楼上楼下修仙模拟千万次:我横推当世,镇压万古我加载了猎奇游戏历劫神妃阴阳鬼诀综合影视从小欢喜开始攻略琴师木叶之绝世无双万古最强病公子九龙夺嫡:我有一个人生模拟器凰后请开恩从剑宗杂役开始签到成为无敌剑仙剑域神王刀剑战神程序员转行去修仙我在凡人修仙美漫之光属性不够所以全点悟性了崩坏星河傲娇双宝:总裁的神秘宠妻灵赘重归Pk时代前沿天渊地球疯狗出笼记洛兰领主叫我无名我加载了火影游戏温暖的骸骨醉了世竹马专宠:腹黑小青梅赵长河洛七全文免费阅读小说萌妃志斗罗之暗影毒奶炮灰王妃又想搞事情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海贼之无畏征程黑神话悟空穿越篇幽冥女帝绝世剑修,开局被未婚妻炼成药人无限吞噬,一口一个小星星抢我无敌重瞳,我杀生成魔你们怕什么万倍返还:我靠收徒无敌诸天血玉玄天重生之盛世豪庭灭天锤神:从炼铁开始征服诸天末世穿越:召唤萌宠,携妻归地球灵典天途太虚逐星河万域至上星界寻道录超凡逆世录让你养魔道女帝,没让你养病娇!超神星宠召唤师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灵界神尊瞎编功法也能练成万界倒卖九龙夺嫡,废太子竟是修仙者开局大道模拟器,弹指镇压诸天魔上门赘婿之混沌灵典星际古域杀你女儿,你率百万神兵归来?副作用可转移?我毒丹当零食!诸界主宰:覃飞的逆天征途灵霄逆世灵幻风云之逆世征程万体之王修仙之途的情长每年领悟一神功,家有八个寡妇签到永恒仙体逆天开局综武店铺:始皇仙法,万界疯狂但有名刀在手,何惧天下妖魔?【剑破苍穹】异界大陆之旅修真界之灵途初启灵界速递:破界卫道者穿越之我乃先天白莲飞狐归来新书十岁入天人,开局混迹天牢发育开局边境杀腐尸系统加点,成为家族幕后老祖玄幻,我有一个空间灵药无限穿书后被拥有救赎系统的女主盯上重生西游:我在三界立大旗机缘之外:伪善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