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福宁殿后御花园。

赵煦陪着向太后漫步其中,欣赏着五月份御花园中,姹紫嫣红的美景。

蝴蝶飞舞,蜜蜂环绕。

母子两人,并肩而走,说着些宫里面的事情。

左右不过是些妃嫔们,想给自己家里谋些好处,又或者是哪家的外戚,近来准备嫁娶了,想要宫里面赐点什么。

都是琐事,赵煦听着,也只是附和一二。

这些事情他兴趣不大,也懒得去关注。

说着说着,向太后就谈起了国事——这些日子,赵煦刻意的避免了自己参与国事朝政,一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

向太后便时常来福宁殿,陪赵煦说话,也陪赵煦读书,顺便将一些国事,和赵煦通气。

“六哥,吐蕃的阿里骨,遣使来上书,乞令熙河种朴等人,勿过境招蕃人……”

“朝堂之中,议论不休,有不少大臣以为,当诏诫种朴等人,更当严令守臣赵卨,约束种朴等,勿起边畔……”

“六哥以为呢?”说着,向太后就看着赵煦。

赵煦听着,轻声笑了笑,道:“母后,此事儿臣听向国舅密报过……”

“言是那河州、湟州的吐蕃大首领青宜结鬼章,凌虐治下百姓,迫其等无有生计,知我德政,于是纷纷来投……”

“此乃圣人仁义之教的胜利!”

“那青宜结鬼章,不用仁义,不施礼法,不能安民,百姓自然来投我朝。他们还有脸面,来汴京告状?”

向太后愕然:“向宗回一直有与六哥报熙河之事?”

赵煦嗯了一声:“国舅自去熙河,时常以急脚马递入京,或与儿臣问安,或和儿臣言熙河风土人情,只说是:臣在边关,见百姓疾苦,士民多艰,略具一二,愿陛下详查……”

“儿臣因此知晓了不少远方之事……”

熙河路那边的底细,其实赵煦大概能知道一些。

向宗回、高公纪,隔三差五就会通过马递或者急脚马递的方式,向他上书汇报有关棉田、熙河地方情况以及买马场买马的事情。

除此之外,李宪留在熙河的那几个内臣,也会定期和他汇报。

赵卨等熙河方面的文武大臣,也会按照制度定期上报朝堂一些事情。

虽然这些人,未必会和赵煦、朝堂说出当地真正的实情——欺上瞒下,这是官僚的传统作风,报喜不报忧,更是官场的常规操作。

可你一嘴,我一语,多少还是可以勾勒出了一些东西。

加上赵煦身边,现在有着李宪、甘昭吉这样的老边臣辅佐,担任顾问、参谋,协助赵煦理解熙河、鄜延、泾原等地的情况。

于是,让赵煦得以虽然身在汴京,还是能知晓数千里外的事情。

以赵煦现在所知道的情况,熙河那边,现在应该是劳动力开始紧缺了。

主要是棉花田的开垦、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好多人,尽管赶不上今年的棉田了。

可他们看到向宗回他们的棉田,听说了可能的预期收益后,也都开始了垦荒工作。

熙河那边,别的不多。

就是无主的荒地多!

于是,随着熙河的文武大臣和地方上的蕃汉豪强,都开始投入垦荒建设。

熙河的人力紧缺的问题开始凸显了。

特别是廉价劳动力,开始稀缺。

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熙河那边的文武大臣,乃至于地方上的蕃汉豪强,开始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做了那些操作?

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他们疯狂的开始向外引进劳动力。

根据李宪的那几个旧部报告的情况来看,他们最初似乎是通过朝圣的吐蕃、党项以及汉人队伍,招徕劳动力。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这样的招工速度太慢了,不得劲。

所以,他们开始主动起来。

这些人主动起来的后果,就是熙河周边的党项、羌人、吐蕃人,都被大量吸引,前往熙河路。

熙河宋军,可能开展过几次武装护送的行动——甚至可能还和温溪心、温巴心这样不服阿里骨的吐蕃大首领,联手做过一些可能不方便让朝堂知道的行动,从青宜结鬼章那边,‘带走’了不少人。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即使有差别,大概也差不到哪里去。

那么,吐蕃人和党项人,会坐视熙河方面这么吸血吗?

不可能的!

现在,吐蕃人跑来汴京告状,很可能就是他们内部的主和派在做最后的尝试。

一旦,汴京这边答复不合他们的心意。

赵煦感觉,战争很可能就要提前了。

因为,今年的旱灾,还在继续,甚至有扩大的可能。

旱情正在从淮南路,向北方蔓延,京西那边也出现了旱情。

在全球性的小冰期气候影响下,位于降水线内的中原都在干旱。

青唐河湟灵夏河西呢?

恐怕灾情只会更严重。

而旱灾之下,活不下的人,会越来越多。

为了活命,逃亡大宋的吐蕃人、党项人、羌人也肯定会越来越多。

这些人逃亡大宋境内,是很方便的。

熙河那边没有长城,那边也没有什么边境概念。

尤其是游牧民族,随着季节变化,逐水草而居。

特别是那些小部落,真的是随意往来。

党项那边可能还好点,管的严一些。

青唐吐蕃那个松散的政权,就别想管住下面的那些小部落了。

人家活不下去,润到大宋这边逃难,不费吹灰之力。

过去的话,熙河可能会嫌弃这些人。

河湟的穷鬼,跑大宋要饭来了!

滚!

现在嘛……

恐怕是欢迎都来不及。

这来的哪里是什么要饭的?

分明是财神爷的童子。

所以啊,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这还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战争。

赵煦从向宗回、高公纪的密报,以及赵卨、王文郁、李浩等人的奏报文字里,能看到这些家伙潜藏的跃跃欲试。

他们是故意的。

他们在挑衅!

他们巴不得打起来!

这是赵煦上上辈子的经验——大臣们是敢打还是不敢打,是可以从文字里看出来的。

而吐蕃人、党项人,就算是没有这些事情。

在旱灾的胁迫下,也会做出同样出兵南下的选择的。

上上辈子,大宋这边退让了那么多,司马光甚至割地来祈求和平,可最后战争还是爆发了。

何况如今,大宋这边强硬的很,熙河方面甚至还在主动的挑衅、激化矛盾。

双向奔赴之下,赵煦知道,战争一定会提前爆发。

所以前些天他才起意安排种建中、种师中兄弟去熙河,先占个坑,刷一波经验。

向太后那里知道这些弯弯绕?

她一听赵煦的话,心里面就美滋滋的。

对向宗回的恭谨、小心、为国着想、深明大义等表现非常满意。

在她看来,向家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富贵,才是福泽子孙,懋衍家族的正确选择。

于是笑着道:“向宗回虽不太成器,可终究还是知道公忠体国,知道要和六哥说地方情弊的……这才是外戚该有的样子!”

赵煦听着就开心的笑起来:“母后,国舅是儿的亲舅!自然会帮着儿臣的!”

向太后微笑着点头:“这是自然!”

“向家人,自会向着六哥!”

母子两正说着话,冯景就来报:“太后娘娘、大家,庆寿宫的老宗元来了,说是庆寿宫有请娘娘、大家前去商议。”

“哦?”向太后听完,皱起眉头:“可知出了甚事?”

冯景拜道:“奏知娘娘,老宗元言,是文太师似乎发了脾气……庆寿宫震怒,请娘娘、大家前去商议……”

向太后顿时就深深的吁出一口气。

文太师?!

文彦博!

他怎发脾气了?谁敢得罪他?

那可是四朝元老,有定策拥立之功的宰相。

更是当朝的平章军国重事——位在宰相之上,可以君前减一拜的重臣。

便连忙带着赵煦,前往庆寿宫。

……

向太后带着赵煦,到了庆寿宫,给太皇太后问了安。

太皇太后,便和向太后道:“太后啊,这朝中的御史们,也不知怎的,竟有人在上月弹劾太师。”

“此事,连老身也不知晓。”

“今日,却忽然在京中传开了。”

“现在文太师已经闭门谢客了……”

说着,她的脸色就越发的铁青起来。

这个事情,最让她恼火的,不是有人弹劾文彦博,也不是文彦博又开始倚老卖老了。

而是——有人弹劾文彦博,她却不知道。

直到事情传开来,她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这让这位权力欲和控制欲,素来强盛的太皇太后,实在不能忍。

同时,也让她难免在心里面嘀咕——能瞒着她,把御史的弹章,私下里扣下来的人。

除了她的孙子皇帝,就是保慈宫的向太后了。

向太后听完,便起身谢罪:“娘娘息怒,此事却是新妇的不是……”

她看了一眼赵煦。

在来庆寿宫的路上,赵煦已经和她解释过了。

留下御史们弹劾文太师的奏疏,乃是为了保护那几位御史,更是为了给太师体面。

很合情合理的解释。

也符合六哥的性子。

就是……

向太后对太皇太后这个姑后的性子是了解的。

先帝在的时候,姑后的掌控欲就非常强。

二王十九年,都不能搬出禁中,就是明证——须知,四大王,在那十九年里,可是上表数十次,乞迁居宫外。

外廷的宰执,累表乞二王迁居,不知道多少次。

先帝更是答允了不下十来次。

咸宜坊里的亲贤宅,都建好了六七年了。

可二王,依然留居禁中。

原因就出在这位姑后身上。

先帝笃孝,只能顺从生母。

于是,在先帝去年正月以后病重的时候,竟横生枝节,宫中宫外,都出现了异动。

向太后作为亲历者,自是记忆犹新。

她可不会忘记,那些时日里,她在坤宁殿里,日夜向神佛祷告的日子。

更不会忘记,四大王、安仁保佑夫人以及蔡确等宰臣,多次向她发出的预警。

也是幸亏菩萨保佑,祖宗有灵,才让六哥有惊无险,顺利即位。

不然……

如今的汴京,究竟是谁坐朝堂,谁为太后,谁又被软禁,还真的说不清楚。

这些事情,向太后虽知道,她必须永远埋在心里面,永远不能和别人说。

以免伤及天家和睦,影响国家社稷安稳。

但这些事情,还是像一根根刺,扎在她心里面。

让她总是会下意识的留几手,做些预防,也做些准备。

所以……

向太后自不会将真正的实情,和她的姑后说。

她轻声道:“娘娘,御史们弹劾太师的奏疏,是新妇让六哥留中的。”

“却是忘了与娘娘分说,此新妇的罪过,乞娘娘恕罪。”

赵煦见着,也跟着拜道:“孙臣乞太母恕罪。”

太皇太后,看着这母子,在自己面前,规规矩矩的请罪。

心中念头泛起无数,但终究却只能露出笑容来,亲自起身扶起向太后,也扶起赵煦,道:“太后、官家,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她心里面,很清楚的。

只要向太后母子,保持一个步调,她这个太母是完全可以被架空的。

她也明白,好多事情,其实向太后是清清楚楚的。

不然,当初向太后也不会派严守懃去大相国寺用官家的名义,给先帝祈祷了。

还好,这个媳妇做事是有分寸的。

不然的话,不知道要生出多少波折了。

便拉着向太后和赵煦坐下来,和煦的说道:“老身知道,太后是为了朝堂安稳着想。”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她看着赵煦乖巧的模样,温柔的伸手,摸了摸赵煦头,继续道:“老身也没有怪罪的意思,只是往后类似的事情,太后还是派人来与老身说一声吧。”

“新妇明白!”向太后点点头。

太皇太后点点头,一副理解的模样。可她心里面到底在想什么?却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娘娘……”向太后问道:“此事,新妇和六哥,都没有对外说过……”

在来的路上,她已经问过了。

六哥没有对外透露过,可这个事情还是被外面的人知道了。

这再次证明了,大内的保密,就是一个笑话!

太皇太后听着,轻轻点头,这个她是相信的。

“此事却是须得严查!”太皇太后严肃的道:“大内机密,屡屡为外人所知,长此以往,天家还有什么威严?”

“嗯!”向太后颔首。

尽管,两宫其实都知道,这个事情是无解的。

可还是得去做。

哪怕做做样子,抓几个倒霉蛋杀鸡骇猴也好。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任由下面的人,到处乱嚼舌头!

“那太师那边?”太皇太后忧心忡忡的道:“该如何处置?”

文彦博现在已经闭门谢客了。

若不能赶快把这个四朝元老安抚好,他要是继续耍脾气,万一传到辽国,友邦惊诧,以为大宋不尊重老臣,如何是好?

辽人再在自己的史书记上一笔,这大宋朝野就都要颜面尽失了。

赵煦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开口,道:“太母、母后,不然臣去太师府邸,登门慰勉如何?”

“正好,臣本也打算今岁太师大寿,亲临太师府邸道贺。”

两宫对视一眼,然后都笑起来。

“官家这个主意不错。”太皇太后首先说道。

现在能把文彦博哄回来的,估计也就只有天子亲临慰勉了。

而文彦博也确实够资格,让天子亲临慰勉了。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向太后道:“那几个御史,却是得处置了才行。”

太皇太后听着,微微颔首,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国朝之制,虽然允许御史风闻奏事。

可若惹出了篓子,御史就得自己兜着。

(本章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慈悲大陆战记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谁懂啊,绝美老婆求我快纳妾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时空搅屎棍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关外县令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绝世小书儒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穿越到清朝成李卫三国之小曹贼农门状元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显微镜下的太平镇不见长安大唐繁荣系统去大明扶贫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穿越女帝,清廷覆灭我在大宋当苟王虚构三国她不是和亲公主吗?怎么成女帝了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福寿至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穿越故事集大明训龙师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大乾:帝国独裁者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明朝海盗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大唐第一熊孩子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