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正如帝辛所想的一般。姬昌确实足够隐忍,而且有极大的毅力。
帝辛知道对方有能掐会算的本领,所以特意把他的儿子伯邑考的肉做成肉饼,然后拿给姬昌吃。
伯邑考非常优秀,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下一任西伯侯。
此时的他为了西岐,为了周朝,为了他的父亲,不惜冒险入朝歌为质,换取帝辛的信任。
而他在朝歌的工作是为帝辛驾车的车夫。放在现代,就是专属司机,属于值得信任的人。
帝辛对伯邑考非常欣赏,曾带着他出征打击东夷,还立下了战功。
把他留在身边是为了改变对自己的印象,从而回到西岐后能够听从自己的安排。
原本一切也都如帝辛所预想的那般,伯邑考也确实被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甚至还信誓旦旦的和帝辛保证,他会劝说父亲继续为殷商效力,并且永不背叛。
但也就是在姬昌入朝歌后的半个月,伯邑考突然暴毙。死的毫无征兆,连帝辛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么一档子事。
伯邑考的死讯如果传出去,那么西岐一定会震动。如果放姬昌回去,那么势必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甚至还给了对方一个发动进攻的理由。
帝辛察觉到似乎自己中了圈套,甚至已经猜出是谁在背后搞的小动作。但是他想不明白,对方凭什么敢这么做,有什么依仗支持他做出这样的举动。
伯邑考的死,只有姬发一人是最大的获利者,没有人跟他竞争西伯侯的位置。
甚至还能借用伯邑考的死,让帝辛去除掉自己的父亲。试想一下,儿子在朝歌死的不明不白,那么作为父亲的姬昌又怎么能善罢甘休,只要回西岐,定然会起兵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所以,姬发料定帝辛不会放虎归山,自己的父亲必死无疑。这样一来,他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西岐真正的王。
此时的姬昌年岁已高,80岁了。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远不如从前,帝辛觉得这么个老家伙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加上又出现了这么个事,所以决定把他给放回西岐。
不过在那之前,要让姬昌知道伯邑考死亡的真相。真相是什么,不能由帝辛一方主动告知,这样可信度非常低。要让他自己卜卦算出伯邑考的真正死因,这样才能打消顾虑,从而回到西岐去与姬发互斗。
不管最终的胜利者是谁,西岐的乱象是避免不了的了,这对帝辛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等到西岐事件平息后,一定元气大伤。到时候朝歌出兵,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胜。
所以,帝辛借着这次姬发做的局,对西岐进行反制,让他们父子二人反目成仇。
帝辛命人将伯邑考的肉做成了肉饼,送给姬昌吃。
当姬昌接触到肉饼的那一刹那,瞬间恍惚了。竟然生出与这肉饼有血肉相连的错觉。
感觉荒谬的姬昌也仅仅只是皱了皱眉,然后一口一口的就将肉饼吃掉了,同时心中还在思考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有这样的感觉。
随着肉饼入腹,那种悲悸到无以复加的情感瞬间喷涌而出,甚至他还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姬昌发现事情不对劲,立刻为自己进行卜卦,结果得到了一个不愿接受的事实。刚刚吃掉的肉饼,竟然是用自己儿子的血肉做的。
姬昌在监牢中发了疯似的咒骂,咒骂着帝辛的昏庸,咒骂着帝辛的残忍,甚至放声大喊让帝辛来见他。
帝辛没有选择躲藏,大大方方的来到姬昌面前,并表示这件事自己一无所知,自己也是被陷害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为了让姬昌能看到真相,所以不得不出此下策。
而且做肉饼只是用了伯邑考身体内部的肉,并没有对外表进行破坏,保存了尸体的完整性。并且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姬昌,帮他认清现实。
姬昌自然不会听信帝辛的一面之词,所以利用卜卦之术追溯事情真相。
当卦象渐渐明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眼中满是悲恸与愤怒,身体也因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微微颤抖。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竟会遭遇如此惨祸,而这一切的背后,竟隐隐有着自己另一个儿子姬发的影子。
帝辛按照约定释放了姬昌。
在获释的那天,姬昌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朝歌的城门。他望着西岐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西岐后,姬昌并未如帝辛所料,立刻去找姬发兴师问罪。他深知,此时的西岐经不起任何内乱。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开始暗中调查伯邑考死亡的真相。
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西岐大部分权利都被姬发握在了手中,就连平民百姓都在称赞姬发的好。
而原本忠于姬昌的人,几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告老还乡,或者因病不能胜任工作,交出了自己的位置,并且由姬发的亲信担任。
但姬昌的名望毕竟摆在这,只要他活着的一天,姬发就不可能成为西岐的王,因为不合礼法。
所以,当姬发得知父亲归来,心下大惊。他想不通帝辛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父亲放回来。
姬发带着文武百官出城百里相迎,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双方从见面后,姬昌始终冷着脸,对自己不发一言。这就让姬发心里越发的不安,甚至担心自己的事情败露了。
此时的姬昌内心也是无比的难受。他只剩下姬发这么一个儿子了。就算这一切都是姬发所为,难道自己真要清理门户吗?
那这西岐的一切,又要交给谁?
难道死一个儿子还不够,还要把自己最后的儿子也弄死才甘心?
他年事已高,彻底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梦乡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想要让西岐继续存在,想要让身上的血脉继续延续,那就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