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当真是热闹的,那一日的清晨,街道上就满是人流。
人们会在门前插上蘸着水的杨柳枝,姑娘们采花相戴,更有一些小摊主早早地扎好花灯摆在路边叫卖。而路两边的树上也会被姑娘或男子们打上红绳结,反正就是怎么热闹怎么来。
那位姜富商的府内,姜川故意将皖晚从书房里支走,唤来了自己的侍从。
“怎么样,那些个烟花爆竹也都有备好?”
“少爷,您尽管放心,只要您把皖姑娘往那河边一带,我这准时给您把爆竹放出来,款式也是挑得皖姑娘喜欢的。”
“那些个河灯呢?”
“河灯也都备好了,只是......”那小厮挠了挠后脑勺。
“只是什么?”姜川放下了手里的书看向了他。
“那个老匠人这些天接的活儿多,而且他比较精益求精,所以少爷要的三百盏荷花灯,有几十盏换成了芙蓉......”
“芙蓉?”他放下了书,“芙蓉她倒是不曾提过喜不喜欢。算了,也别为难老人家了,这样就很好了。只望着她能看到我的真心就行。”
“少爷,你这么有才华,哪儿有姑娘会不喜欢的。”
“你别贫嘴了。”他转头看向窗外,余光瞥见了窗棂上插在花瓶中的兰玲,“皖晚,真的是一眼就能让人心动的姑娘。”
夜晚,整个城镇张灯结彩,有孩童在街上闹,河边挤满了小眷侣前来放河灯。不过,最热闹的还属花神庙,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男女,都会前来祈福,庙前的菩提树下亦有相拥的男女在扣同心结。
顾洵在街道上走着,各地都有刷杂的在路口,因此人群都是扎堆集中,一条路走下来七拐八拐,倒也新鲜有意思。
“各位来看看这题,这题难呀,谁要是能答出来,我这的这个至尊版豪华花灯就赠予他!”
一老头站在板凳之上,身边有着各色各样的灯谜,底下围着一圈又一圈的人。顾洵走了过去,就当是凑个热闹,奈何也不知是他太高了,还是这镇子上的人普遍偏矮,他就是站在人群的最后,前面的景象也一览无余。
“哎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个什么题目?”
“咳咳——”那人清了清嗓子,“诸位莫急,且听我说来。”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那人一脸得意地看向众人,随即又道,“打一物品。”
众人都噤声了,一个个抓耳挠腮的,互相看着对方摇头,就连刚刚那个一连答出前面所有谜题的也是一脸茫然。
顾洵是懒得去思索这些的,这些个文绉绉的话他向来是左耳进右耳出,这是南兮给他形成的习惯。见众人一个个都答不出来,他也没什么兴致再待在这了,正要转身离开,身后传来了回答。
“更香。”
淡雅的声音,值得他再去驻足。
人群前,皖晚站着思索了一阵,便脱口说了出来。
“可对?”
那老头先是惊讶,随后大声笑了出来,“正是正是,姑娘好学问,这个可不是我们这平常用的物什,竟还被你给答出来了。来来来,这花灯就赠予你了!”
皖晚接过花灯,说实话,这灯实在是浮夸了些,倒还不如原先她手上的小河灯来得精巧。
人群逐渐散去,一个个都继续找其他乐子去了。皖晚向前走去,决定将这灯送给她那些个姐妹玩去。
顾洵紧跟其后,刚要看准了时机上去搭话,前方就突然走来了一个公子唤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