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看到了,这一战大秦必胜,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在孙膑说完之后,庞涓也开口了,说着他还指向了吕不韦一行人的方向。
此刻吕不韦身边还站立着好几个人,这些人器宇轩昂、气息强大,一看就不是泛泛之辈。
“他们可是苏秦、张仪、吕不韦、商鞅、李斯,他们个个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就凭你们根本就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你们现在还有机会!”
“什么!那是苏秦和张仪,那两人可是那深谙纵横之道的顶尖高手,不是说他们已经归隐了吗?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在这里?”
“还有那吕不韦、商鞅、李斯也不是简单人物,他们的能耐恐怕不在我等之下。”
在得知站在吕不韦身边几人的身份之后,众人无不惊呼,这些人显然不是泛泛之辈,而他们的出现也让众人倍感压力。
苏秦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之后游历多年这才潦倒而归。
随后他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服齐国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张仪同样出自鬼谷子门下,精通纵横之术。出山之后,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
只不过后来秦武王继位,张仪就失去了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
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后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流传至今的《吕氏春秋》便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
商鞅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改制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李斯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秦王政十年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
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改法律,行督责之术以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除了这五人之外,还有人在吕不韦身边发现了熟悉的身影。
这几人便是乐毅、毛遂、邹忌。
乐毅与管仲齐名,本为燕上将军,曾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的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毛遂是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俱备者二十人前往,得十九人,缺一人,毛遂自荐请从,这便是毛遂自荐的典故。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大谈合纵,经过半日亦未能说服。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堂下,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
平原君赞叹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为上客。
邹忌本为齐相,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治理之策,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在看到这三人之后,燕、赵、齐三国强者的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这三人原本可是他们国家的肱股之臣,如今却投入大秦怀抱,这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不过高明却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此多各国强者竟然在同一时间都选择了投效大秦,这件事无论怎么看他都感觉有些诡异。
高明有种很强烈的感觉,在这件事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幕后推手,促使这些人在同一时间作出相同的选择。
忽然间高明脑海中灵光一闪,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鬼谷子。
高明曾听说过鬼谷子的传闻。
鬼谷子,本名王栩或者叫王禅,是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着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
相传其额前生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静修,相传他被上天赐予了通天彻地的智慧,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被后世尊为谋圣。
他隐于世外,可他的弟子却出将入相,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
而在他弟子之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人,号称鬼谷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