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对核武器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铀和钚是应用最多的核原料,而人类只在自然界中发现了极其微量的钚,根本没有提炼应用的可能,因而核反应堆是钚最直接的来源。
全球各个有核国家都在阻击小行星的行动中使用大量核武器,将历年来积攒的核原料消耗得七七八八,而且虫灾严重影响轴矿的开采,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核武库。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任何一个核反应堆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原料基地,不仅可以提供紧缺的电力,还能提高各国的核原料储备,国家怎么可能不重视核电站的安全?
如果外星人再向地球扔一次小行星,没有核弹人类怎么办?
是个人就知道,即使人类已经掌握核弹半个多世纪,对上外星人仍然没有多少胜算,苟延残喘至今的唯一原因就是外星人没打算毁掉地球,否则只要向地球扔一批真正的小行星,地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最起码也是恐龙灭绝一级的全球灾难。
想一这里叶涵不禁苦叹,对人类的未来充满迷茫,看不清明天的方向在哪里。
或许人类会在全力挣扎无果之后,最终被巨虫毁灭。
叶涵不管别人怎么想,他自己绝对不会束手待毙。
怀着这样的心情,叶涵回到战士们中间。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大校和他的工程部队在这三天里起早贪黑,围绕核电站建立了完善的线圈防御网,甭说试图闯入电厂的狼虫,就算是一只妄想飞入电厂的苍蝇,都会遭到磁爆线圈的无情打击——知道这东西叫特斯拉线圈的人不是很多,但凡玩过游戏的人,都习惯叫它磁爆线圈。
反正不过是个称呼而已,没必要硬钻牛角尖死活不出来,叶涵非常干脆地融入人民群众当中,依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据大校介绍,这套防御体系远不止外围防御网,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建设空间防御网,将电厂上空也覆盖起来,不过一来目前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二来成本太高,所以短时间内不会搞这种劳民伤财的玩意。
北都对线圈防御网的效果非常满意,部分高层甚至认为,线圈防御网将扭转人虫之战的局势,甚至搞出了全国至少建设十几座核电站,以核电站为节电,特斯拉线圈为连线,将全国分割成块的非凡建议。
意见的支持者甚至把全国性的线圈防御网,提升到与长城等同的地位,认为现代的线圈防御网在对抗巨虫中起到的作用,可以与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作用媲美。
眼下若是还有虫灾爆发前的战争实力,一哥没准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可是虫灾肆虐整整一年,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还把国家的战争潜力消耗得七七八八,根本拿不出那么多人力物力建设线圈防御网,只能有目的的、有限度的,先在局部重点区域搞搞试点。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部队搞定电厂的防御网之后并没有撤离,而是继续驻扎在这里,每天接收大批物资设备,准备以电厂为起点,沿高压输电线路安装特斯拉线圈,每个铁塔下面装一个,用来保护铁塔和高压线。
保护输电线路就是保证北都的电力供应,这份计划最大的麻烦就是高压电网大多架设在山里,沿途施工是个艰巨的工程,也是非常危险的工程。
如果线圈可以保证电上和电网的安全,那么全国性的线圈防御网将不是个梦想。
电是现代工业的动力命脉,若是可以恢复全国的供电,就能恢复一部分重点工矿企业的生产,对全*民抵抗虫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不是有多个方面的考虑,北都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同意这种耗费巨大的计划。
话说回来,大校为了保证施工队伍的安全,毫不犹豫地再次向北都提出建议,要求留下一队动装兵保护他的部队。
动装兵一共才两个营,大校也知道把整整一个营留下不现实,所在只要求一个中队。
北都慎重考虑之后同意了大校的意见,卞歌尽管十分不满,却不能不执行命令,留下一个中队之后带领另外两个中队返回沙源。
沙源方向仍是狼虫肆虐的重灾区,尽管北都调集大军三面包围,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狼虫,双方围绕着沙源地区进行了几场大规模战斗,并且成功截断狼虫扩散的意图,将虫群压缩在黄沙河以北,宽一百四五十公里的广阔地区之中。
然而全国各地都在对抗巨虫,北都能调运的机动部队数量有限,远远做不到彻底包围这一地区,零零散散的狼虫总是不经意间出现在包围圈外,迫使军方抽调部分部队执行机动清剿,避免狼虫扩散在外。
卞歌带领部队重返沙源后,接到的任务就是以班为单位,清巢包围圈外的零散狼虫。
这样的任务最适合动装兵这种精锐作战部队,但是狼虫钻出包围圈之后行踪不定,出没范围从包围圈边缘向外延伸,最远可达四十多公里,往往是这边刚接到报告,那边狼虫就跑得不见踪影,就算用卫星盯住目标,也需要不少时间追逐,战士们吃在车上睡在车上,每天奔波数百公里,搞得战士们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好在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长,军方根据狼虫的特点对参战部队的车辆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装,在车上加装广播用的大喇叭,利用狼虫好奇心强的特点,以声音充当诱饵吸引狼虫,取得不了错的效果。
军方的应变速度极快,立刻在包围圈外设置了若干固定引诱点,每隔一会儿放一段枪炮声,要是附近有零散的狼虫,百分之百会冲到引诱点附近。
军方只要派人守着引诱点,就可以将引来的狼虫统统消灭。
清剿任务从此变成了轻闲的守株待兔,把这样的任务交给动装兵简直就是浪费资源,北都毫不犹豫地命令卞歌带队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