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去世,50岁的李显第二次登基称帝,恢复了李唐社稷。
李显上位后先是大赦天下,紧接着他给弟弟李旦赐号安国相王,给妹妹太平公主赐号镇国太平公主,算是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随后对张柬之等拥立他复辟的大臣也是一一封赏,一副明君做派。
可紧接着他就开始一些叫人看不懂的荒唐操作。
首先,由于和妻子韦氏一起共患难多年,所以李显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确立韦氏当皇后,对此朝野上下并无异议,相反还觉得这位陛下还挺重感情的。
可紧接着,李显突然要给他那已经去世的岳父追封为王,韦玄贞生前根本没什么功绩,完全没有资格封王,李显此举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偏偏他还执拗的很,完全不在意大臣们的劝阻,执意给一个死人追封了王位。
紧接着,李显竟让韦皇后开始参与朝政。
要知道自从武则天以后,所有人都将皇后参政这件事看的十分严重,张柬之等人更是第一时间就提出了抗议,并拿武则天的事例警示李显,偏偏李显就是不听,任由韦皇后跟他一起上朝,甚至许多事情他根本不管,放任让韦皇后替他做主。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显下令让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
上官婉儿十三岁的时候便入宫做了高宗李治的才人,严格来讲算是和武则天一辈的,后来武则天也十分信任上官婉儿,多次委以重任。
如今武则天都倒台了,李显却又娶了上官婉儿,这分明是跟着他父亲李治学的。
然而这还没完。
韦皇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皇后武三思又是儿女亲家,双方就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慢慢的完全变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但他却整天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些事都被袁天罡看在眼中,本以为大唐可以重新崛起,却不想偏偏出了李显这么个不思进取只想躺平的皇帝。
于是某天深夜,袁天罡进宫觐见李显,李显被吓了一跳,花了好长时间才想起来袁天罡是谁。
“国师前来所为何事?”李显打了个哈欠。
“陛下,老臣有句话不吐不快。”袁天罡躬身行礼。
“如果是有关皇后他们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朕相信他们。”李显平日里早就被张柬之等人给唠叨烦了,一脸的不耐。
袁天罡只觉得有种话到嘴边却被人一拳给打回去的无力感,噎了好半天,这才将韦皇后和武三思有染的事情说了出来。
袁天罡本以为李显会很生气,却不想李显闻言却是哈哈一笑,表示韦皇后和他情深义重,谁都有可能背叛他,唯独韦皇后不可能,
袁天罡再度无语,他也不知道这个韦皇后到底给李显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能这么信任?
最终,袁天罡看出再劝已是无用,只能选择暂且告退,但他已经打算严密提防韦皇后,决不能让武则天的事情再在韦皇后的身上重演。
景龙四年(710年),55岁的李显因病离世,有人说李显是被韦皇后下的慢性毒药给毒死的,也有人说李显是这辈子吃了太多苦,身体早有暗疾这才病死了,总之众说纷纭。
不过李显临死前倒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重茂,即唐殇帝。
李重茂其实比李显还要惨,他上位以后韦后开始展露她的獠牙,一举一动明显都是在学武则天,想要做第二个女皇帝。
只不过韦后遇见了两个厉害的对手,那便是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对姑侄强强联手,在同一年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以及韦氏和武氏等乱党。
而后李隆基废了尚且年少的李重茂,改为拥立其父亲李旦重登帝位。
于是,唐睿宗李旦稀里糊涂的又坐在了皇位之上。
身居龙椅之上,李旦表面上威严庄重,实际上内心波澜壮阔。
他跟他哥李显这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他们的父亲李治是皇帝,母亲武则天是皇帝,他跟他哥是皇帝,他哥的儿子李重茂做了几天的皇帝,不出意外他的儿子未来也会做皇帝,他们家这三代人出了六个皇帝,这算什么,六味帝皇丸?
李旦和李显很相似,他们都是从年少时开始就成了傀儡皇帝,因此如今重登帝位,李旦其实也是有些惶恐不安外加迷茫的。
更重要的是,李旦才刚一上位就不得不面临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该选哪个儿子做太子?
李旦的儿子里最有资格做太子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嫡长子李成器,一个便是亲手将他送上帝位的李隆基。
李旦在两人之间有些犹豫。
李成器是长子,按理说应当立长不立幼,可李隆基的才能远在李成器之上,外加李隆基如今大权在握,不得不慎重考虑。
好在李成器是个识大体的人,他很自觉的辞让了太子之位,表示大唐如今需要的是一位贤明的继承者,他才能不足,无法胜任太子一职,还是让弟弟李隆基来当吧。
于是李旦最终确认了李隆基来做这个太子。
李隆基上位以后,跟他昔日的盟友太平公主就形成了政敌的关系。
这对姑侄表面上十分和谐,实际上却一直在朝堂上勾心斗角,互相争夺权力。
太平公主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毕竟她母亲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而李隆基要做的就是阻止太平公主得逞。
李旦对这两人的明争暗斗心知肚明,但他也深知自己在朝中毫无根基,根本没有和他们对抗的资本,就连他即位以后便立即召见的不良帅袁天罡也说了,当前这个局面,他想要重新掌权,难如登天。
于是李旦索性直接选择摆烂,朝政大事都交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去争议,他就做个无情的传旨机器就好。
但如果非要李旦在这两人之中做出个选择的话,李旦自然是偏向儿子李隆基的。
景云二年(711年),李旦叫太子李隆基开始监国,并有意无意的将各种政事的处置权都交给了李隆基。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趁着有彗星划破长空的时机,果断传位给李隆基,自己则退位做了太上皇。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除掉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李旦趁机落井下石,帮助李隆基完全掌握了帝位,然后他自己便去颐养天年了,直到开元四年(716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而大唐也终于久违迎来了一位明君,李隆基。
只不过袁天罡对于这位‘明君’却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