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朱棣不知道大宁卫的重要吗?

并不是。

他曾经豪迈的说过,朕今日出塞,灭此残虏,以后但是守住开平、大宁、辽东等六个边卫,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大宁卫。

关键原因,还是担心宁王反叛。

但朱棣也是有弥补的,那就是迁都北京,自己亲自来守卫北方。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比起朱棣的私心和短视,洪武朱元璋显然是更有长远眼光的。

……

自从三卫裁撤,大明就失去了长城之外的战略缓冲,不但失去了对蒙古人的压制,给了蒙古人崛起的空间,更是令建虏寻的机会,绕行千里,袭击大明。

就中期来说,这三卫非是恢复不可,除此之外,还要在草原中心,水草丰茂的地方,另立大城,以彻底压制蒙古。

当然了,那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也是近期目标,就是离间拉拢分化蒙古各部落,令他们摆脱建虏。

从崇祯十五年到现在,经过两年两次大战,建虏凶猛崛起的势头,已经得到了压制,蒙古人崇尚实力,在得不到建虏人关怀的粮食和布匹之后,自然就会将目光投向大明。

尤其是察哈尔蒙古,他们本是林丹汗的人,归附建虏时间最短,还没有完全归心,历史上,三藩之乱时,察哈尔就趁势起兵,虽然为康熙击败,但却也足够说明,察哈尔蒙古是一个完全可以拉拢的对象。

“来之前,臣秘密去见了林格尔部的宝利德大汗,林格尔部位在宣府张家口之外,距离张家口三百余里,臣数次往来,仔细观察,发现林格尔部的确是越来越弱,部中病亡者也是越来越多,即便精壮,也都是一脸的疲惫,这还是臣遵照陛下的密令,给林格尔部开了一道小门,令人假扮奸商,为林格尔部售卖了两批物资的结果。如若不然,他们的状态会更差。”

“林格尔部如此,和他们同在张家口之外的浩齐特和什克腾,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臣的数次劝说之下,宝利德近日终于是下定决心,想要归顺我大明了,只是林格尔部是草原上的小部族,兵不足三千,民不过数万,一旦他们举起旗帜,但周围那些仍然向着建虏的蒙古部族向他们进攻,他们肯定是挡不住的,因此,仍需要谨慎谋划,给林格尔部足够支持,让其成为我大明照耀蒙古草原的一盏明灯,只要明灯不灭,那些犹豫不决的蒙古部落,迟早会幡然醒悟,反戈一击,投向我大明的!”

梁以璋道。

……

武英殿。

军机处诸臣听的仔细,看的认真。

林格尔部其实是察哈尔蒙古的一部分,并不属于正支,因此在建虏击败林丹汗,将察哈尔蒙古安置在辽西义州一代时,林格尔部并没有被波及,而是依然留在了宣府大同一代。

而在林格尔部的旁边,还有浩齐特克左右旗和什克腾旗等几个大的蒙古部族,且都已经是崇祯十四年,按照建虏黄太吉的命令,改制成了蒙古八旗,林格尔部面对的压力相当大。

“对林格尔部威胁最大的,乃是浩齐特左旗和右旗,这两个蒙古旗,原本是属于外蒙漠北喀尔喀部落,但却归顺建虏,从漠北草原,来到漠南,被建虏安置在了宣府张家口之外,这两旗加上原本就在张家口附近的什克腾旗,兵马将近两万,民将近二十万,将林格尔部裹挟在中间,去年到今年,骚扰宣府长城最多的,就是这三旗。”梁以璋道。

“浩齐特左旗和右旗、什克腾旗,就没有动摇之相吗?”问话的是陈奇瑜。

梁以璋转向陈奇瑜,拱手:“也是有动摇的,但他们三个旗主,都为建虏所重视,建虏一旗给了他们一个世袭罔替的郡王爵位,其中浩齐特右旗的旗主还娶了建虏的格格,建虏又时不时的会派人运来粮米和布匹,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因此,这三旗虽然有动摇,但下官以为,除非是重大挫折,否则他们怕是不会反正的。”

“那就给他们一个重大挫折!”

隆武帝清朗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群臣都起身肃立。

隆武帝也站起,面色肃然:“现在大明在宣大有兵两万,京师地区兵马六万,其中骑兵大约有五千人,如果能把他们秘密抽调在一起,和林格尔部里应外合,快速有力,敲掉浩齐特左右旗和什克腾旗。并非不可能!”

“朕的意思,以林格尔部反正为契机,军机处立刻研议可能的作战计划,待时机成熟之时实施!”

“遵旨!”

接着李纪泽站起,将去年和今年,大明和蒙古各部交手,尤其是和浩齐特左右旗、什克腾旗、林格尔部的简单情况进行介绍,又说现在在西山为徒的蒙古俘虏中,大约有一百人是属于这四旗的,而最早被俘虏的宝利德之子那日松,现在

关押在京师一处秘密地方,实行软禁,每日学习汉话和大明礼仪,到现在已经一年半,比起最开始的抵触,那日松的心情和精神面貌,好像都愉悦了很多。

也正是因为有那日松的存在,宝利德才会一直保持和大明的往来,并不断向大明输送草原上的消息。

……

隆武帝却已经离开了,他交代任务,臣下去执行,最后的做战计划做出来之后,由他最终敲定,这中间,他会时时参与,但却不会参与太多---天下这么大,不止有蒙古,他要操劳的事情有很多。他相信他选出来的军机大臣和整个军机处,一定能拟出一个能恰当实施的作战计划。

……

“陛下,建虏送来了一封伪国书。使者现在被扣在宁远,范志完请旨询问如何处置?”

离开武英殿,回到乾清宫不久,内阁首辅蒋德璟就急急出现在乾清宫,并将建虏的伪国书呈上。

看完国书,朱慈烺慢慢放下,嘴角冷笑,心说连续两次大败,多尔衮的口气居然还是这么狂,还故意揭开松锦之战血淋淋的伤疤,讽刺他在通州闭城不出为一介懦夫,不配为大明皇帝,不过就是欺他年少,以为他年轻气盛,想要激怒于他,惹他现在就出兵宁远罢了。

不过朱慈烺才不会上当呢,除非是准备完毕,兵精粮足,道路通便,否则他是绝对不会再犯萨尔浒和松锦之战那种劳师远征、后勤不济的错误的,即便要打,大明的第一选择,也不会是锦州。

“先生以为如何?”朱慈烺问。

“色厉内荏,狂犬哮天,不必理会。”蒋德璟道。

多尔衮的用意瞒不过朱慈烺,自然也被蒋德璟看破。

“来而不往非礼也。回信吧,告诉多尔衮,朕已经视他为冢中枯骨,交还我大明所有土地,滚进原始森林,朕或可饶他和他的亲儿子小福临一命,不然就洗干净脖子,乖乖等朕去取他首级吧。”朱慈烺道。

蒋德璟拱手:“遵旨。”

大明皇帝可不是蛮夷酋长,说什么话,用什么遣词造句,都是有规矩的,即便是面对敌人,也不能破口大骂,要始终保持皇帝的威仪和形象。这不止是大明朝,历代中原王朝都是这么做的,每朝每代的太子,平日是学习最多、被教导最多的,就是如何保持皇帝的威仪,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失态,不然臣下会失望的。

但隆武帝刚才所说,却是超过了大明皇帝的语言词典,更讽刺多尔衮给黄太吉戴了绿帽子,非是“君言”。如果是以前,蒋德璟一定会发愣,暗想,詹事府历任詹事,那么多的左右竖子,还有宫中的日讲月讲,那么多的老师,究竟是怎么传授的?怎么会让陛下说出如此不羁的话?

但现在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知道,今上的言语虽然常常有人让人听不懂的天外之音,甚至是有一点的离经叛道,但心忧天下,聪睿果决,大方向抓的极准,意志更是坚定,他身为首辅,如果在这些小事上纠缠,反倒是为陛下看不起了。

国书之事完毕,蒋德璟又道:“陛下,遵你的旨意,隆武通宝和隆武银钱的样钱,都已经做出来了。如果陛下满意,就可以通知宝源局大批铸制了。”

“哦,快拿给朕看!”朱慈烺兴致勃勃。

蒋德璟将两枚钱币----一枚铜钱一枚银币,呈了上来。

新君造新钱,那是历来的传统,亘古不变,但不同的是,咱们眼前这一位的新君,不但是造铜钱,而且也命令工部造了银币。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内阁,工部,铸钱的宝源局都先后上疏,向隆武帝说明,银币不需要铸造的原因,说什么,银子价值重大,很多百姓一生都用不到一次银子,更多的是以物换物,铸造也是浪费,又说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铸造铜钱,没有听说过有哪朝铸造银币的?关键不在于铸造技术,而在于大明天下各处,几乎没有银矿,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大部分都是海外贸易换来的,一旦贸易出现了问题,没有了银子输入,朝廷拿什么铸造?

总之,各种理由。

反对者众多。

蒋德璟也明言,朝廷不铸银币,只规定一两银子兑换铜钱的比例,对朝廷财政是有益的。

但朱慈烺不管,他坚决要求隆武新朝在铜钱之时,再铸造银币,要将过去五两、十两一锭,甚至是五十两一锭,流通极其不便,只能方便地主老财们藏在地窖里的大银锭子,改成一个一两的小银币。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具体原因,朱慈烺向内阁和朝中众臣说的清楚。

大明朝廷的钱粮,一直都十分困窘,除了天灾人祸之外,银钱私铸也是原因之一。

此时此刻,即便是他这个新君继位,民间铸造私钱的活动,也依然十分猖獗,私钱更是泛滥,虽然《大明律》明文规定,盗铸乃是死罪,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实务管理,白银的流通已经是完全失控,朝廷根本无法控制,这也是明末之时,朝廷府库空空,没有银两,但很多富商巨贾的地窖里,却银锭成山的原因之一。

私人在铸造银锭时,为了牟取暴利,将银子熔掉后,会在银水里掺入其他廉价金属,铅或是锡,铸成银锭以后,外表看不出来,但一掂分量,则比纯银要轻一些。比如一锭五十两的银锭,里面可能只用了四十八两足银,但仍可当五十两银子用,这二两的差额就是私铸者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在说到银子时,有人会特别强调平库银,因为平库银乃是朝廷铸造,是官银,中间不会掺假。

铜钱也一样,民间私造铜钱,也掺杂很多的其他廉价金属。

朝廷无法管控私铸银锭和铜钱的行为,对其流通,更是无法堵截,最后只能是默认。结果就导致私铸者的胆量越来越大,杂质也越掺越多,造成市场极度乱,同时也给朝廷的财政造成了相当的损失。

比如缴纳赋税时,有人故意把私铸银锭砸碎,冒充官银上交,朝廷每年收上的碎银子都要重铸成五十两一锭,然后才能入库,而这一铸,不是白银的成分就被剔除掉了,相当于是赋税缩水了一块。

这些弊病,朝臣并非不知,崇祯帝的首任户部尚书毕自严,就曾经大力整段,也曾经有一定功效,但人亡政息,随着毕自严的去职,一切就都又恢复原状了。

这样的事情,已经延续了百年。

朱慈烺身为穿越者,不可能纵容这种银钱乱象再继续,更不能容忍民间私铸银钱,对一个经过现在社会的穿越者来说,民间私自造钱,根本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铸币权,或是货币发行权,只能归国家所有,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铸币权,那也就离国家破产、政权倒台不远了。

私自造钱,非严厉打击不可。

这是朱慈烺近期交给内阁的第一要务。

---从今以后,不论是官是民,只要是私自造钱,指使者和参与者一律处死,家产充公,其家人全部流放,知情不报者,亦是重罪。

---感谢“吻之印大鹏”的打赏,谢谢~~~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红楼:玩主天下医妃惊世重生之战神吕布灵剑尊神魂至尊九域神皇抗日之特战兵王佣兵的战争慈悲大陆战记长宁帝军灭世武修天下王者奇门医圣在都市抗日之全能兵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邪龙狂兵交锋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龙腾美洲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宗明天下亡命之徒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枭雄之明末争霸万古杀帝北隋军神黑铁之堡庆余年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