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群臣议论声十分激烈,怀疑声和支持声此起彼伏。

总体来说,反对者占据多数,支持者只是少数,一来大明官员顽固,大部分的官员都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二来,朝廷向百姓借钱,有失体统,第三,对国债能否筹集到一百万两银子,表示疑问---如果朝廷舍出了面子,最后却没有借到钱,岂不是变成了笑话一场?不可,不可啊。

少数开明的支持者认为,这是筹集银两,渡过年关的唯一办法,朝廷向商人借钱,并没有什么丢人,去年河南巡抚衙门做的就很好,朝廷如果不效仿,难道是要看着灾民饿死、冻死吗?

对大多数人的反对,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他目光望着御座上的崇祯帝,等崇祯帝说话,耳朵却竖起来,听群臣的议论,对于每一个支持或者是反对他的论点,都记在心中,一会论证的时候,再一一引用,或者解释释疑。

“说来容易……但出钱如割肉,商人未必肯借啊。”崇祯帝没有说话,次辅陈演先发出感叹。

朱慈烺转向他:“商人和富家的存银,都藏在自己地窖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灰尘不知道落了多少层,只所以不愿意出借,一来是备灾,二来是担心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即便是有忠义之心,想为国家分忧,但却也是报效无门。去年,河南巡抚衙门,按时按价,还清了粮米欠款,给朝廷肃立了威信,只要能解开商家富人的心结,去除他们的担忧,商人们算盘一打,发现既能赚取利息,又能为朝廷分忧,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陈演摇头,显然还是不能被说服,在他心中,好像认定向商人借钱,几乎不可能

三辅蒋德璟站出来,向朱慈烺拱手行礼:“如果能将商人百姓都发动起来,为国分忧,那当然是好的。只是,人多自私,用真金白银换纸,他们如何能愿意?”

蒋德璟说的隐晦,但朱慈烺却知道,他是在暗指大明前期大肆发行“大明宝钞”也就是纸钞,最后变成一张废纸,无人认可的前事。宝钞是纸,国债票据也是纸,宝钞是大明朝廷发行,是朝廷的信誉和脸面,最后却失败的如此狼狈,太子殿下你提出的国债,和宝钞有什么区别呢?

蒋德璟所问,正是朱慈烺想说的,他还礼,肃然道:“国债发行,需有严格的制度,第一,国债券由户部负责发行,发行数量,严格控制,绝不能滥发,今年借债,明年需有偿还之根基,否则不得发债。发债所得银两,全部进入太仓库,来年还款之时,太仓库亦要准备相对应的银两,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国债券的兑换。否则,唯户部是问。”

“这一点至关重要,乃是国债之根基……”

“殿下,”一臣忽然站出,向朱慈烺拱手:“臣有一点不明,为什么要控制数量,朝廷借债一次不容易,为何要自我限定一百万两?如果能借来更多的银子,缓解朝廷财政,岂不是更好?”

朱慈烺一看,原来是御史马嘉植,马嘉植人称马面,有刚正不阿之称,其人虽刚正,但对于经济,显然是不通的。

不止马嘉植,殿中群臣,估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恨不得一口气将民间的金银全部搜刮干净,都为朝廷所用。

而这,正是大明王朝,当年发行“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

朱慈烺道:“原因很简单,发行国债,非是常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如民间百姓,不得已才和他人借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家中只有三亩田,但却想向他人借三十亩田,一定没有人敢借给他,都担心他还不起,变成了空债,民间如此,朝廷亦是如此,需量力而行。唯有如此,国债才能永续发展,朝廷信誉才能得到保证。”

“更何况,借钱不是白借,是要有利息的,朝廷借一百万两,来年利息是六万两,如果是两百万,一年就需要十二万两,以此类推,借的越多,朝廷需要偿还的利息就越多,如果还不上,朝廷信誉必受损害,以后怕也是再也借不上了。因此必须有所控制。”

马嘉植听完,不再问,深深一礼,退下了。

朱慈烺继续:“第二。国债券不记名,到期之后,任何人拿着国债券到户部,都可以换取应有的银两,同时允许国债券转让流通,可以换金银,亦能抵偿赋税,比如京师一个商人,来年他需要缴纳赋税一百两,但如果他手中恰有一张一百两的国债劵,那么他就不必辛辛苦苦的带着银子到衙门了,他只要把他手中的国债卷还给朝廷就可以了,如果是到期的,朝廷还需要另付他六两利息。”

“各地衙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或者是折价收购国债券,违者以重罪论处!”

“如此一来,国债卷就不再是废纸一张,而是等同是真金白银,商人必然愿意认购。”

大明宝钞失败的两大原因,一是毫无节制的滥发,根本没有保证金的概念,二是不能按实际数目兑换,亦不能抵充赋税,朝廷只发行宝钞,但却不回收。

白话讲,大明朝廷鼓励你们商人之间用大明宝钞进行交易,但想要用宝钞抵偿朝廷赋税,却是没门。交税还得真金白银。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把百姓当傻子吗?

洪武朝刚发行时,一张钞值1000文的大明宝钞,还能换800文铜钱,后来越发越滥,兑换的铜钱越来越少,从800一路跌到80,最后干脆没人要了,变成了废纸。

和大明宝钞相比,国债券不但可以抵偿赋税,控制发行数量,而且还有利息,岂不是香的很?

当然了,百数之六的利息有点高,但谁让情势着急呢。

听完太子的两点,殿中立刻就哗然一片,什么,债券可以抵税负,那明年的岁入不就少了吗?

愚者惊讶,聪明者却在点头,原本他们不支持国债,就是担心国债不能流通,不能兑现,变成另一种的无人问津的大明宝钞,徒自扰乱社会和经济,现在听完太子对国债和宝钞截然不同的设计,国债能当真金白银,他们觉得,或许可以一试。百姓们或许会接受。

至于抵扣赋税,本来就要还的,用一张纸代替,倒是省事了。

朱慈烺继续:“第三,学习钱庄票号之法,多用防伪和暗记,不给奸人可乘之机,同时严峻刑罚,胆敢伪造朝廷债券者,斩!”

“只要三管齐下,公之于众,令百姓商人安心,视国债券为金银,那商人百姓自然就愿意购买国债。”

听完太子的三个建议,殿中群臣的争论更加激烈。

真实的历史上,崇祯十六年,朝廷财政枯竭,无银可用的时候,桐城秀才蒋臣向朝廷献策,提出重启宝钞法,将正德年间废止发行的纸币恢复,但依然是没有保证金,依然是朝廷随意发行,一千就一千,五百就五百,也依然是强制百姓,必须将手中的金银,换成宝钞。并说:“民间不用,以违法论!”又说,五年之内,天下金银,尽归内廷。

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心动了,户部右侍郎王鳌永也同意,但首辅蒋德璟却强烈反对,他说道:“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又说,太祖朝的宝钞都不能成功,何况现在?

崇祯帝不听,继续推行,结果惹的市井大乱,募商发卖,无一应者,印出来的精美宝钞,变成了一张张废纸,不但没有能改善朝廷的财政状况,反而惹起民怨,不得已,崇祯帝只能收回宝钞,同时将责任推到王鳌永头上,将其调出户部,以平民愤。

如果朱慈烺今日提出的国债,和宝钞一个性质,蒋德璟肯定也是会反对的。他没有反对,只是沉思,就说明他对国债,隐隐然已经是支持了。

太子提出了“国债”,这忽然出现的概念,令群臣新奇又惊异,他们激烈争论,对国债是否可以施行,相互言辞交锋。

和刚才不同,支持者的言论,渐渐多了起来。太子说的有理有据,又或者,这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唯一办法---不说赈济灾民的粮米,各部官员的俸禄。都还欠着半年了,如果有了银子,他们才有发俸的可能。

有人想,太子一连说出三条建议,俨然是胸有成竹,早有准备,照过去两年的经验看,太子提出的建议,都是利国利民,这一次应该也是不会错的。

群臣激辩,御座上的崇祯帝脸色却不是太好看。

如果能快速筹到了一百万两银子,渡过这个年关,那当然是好的,但朝廷的颜面也是重要的,虽然太祖皇帝曾经向商人沈万三借钱,但那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是否有这样的时机呢?天下百姓又会不会因此而小看他的这个“穷鬼皇帝”呢?

写票据,给利息,发行一百两,来年利息就需要六万两,这不是让那些奸商占了朝廷的便宜吗?

另外,儿子的脑子里为什么总是有这一些出人意料,奇离古怪的想法呢?

如果朝廷用了,岂非又是证明了太子的英明?

但如果不用,又去哪里找寻这笔钱粮?

没有钱粮,京畿岂不是要动荡?

崇祯帝越想越焦躁。

殿中的争吵也进行了有一段了,皇帝迟迟不说话,作为首辅的周延儒察言观色,却也揣测不出皇帝的心意,眼见殿中争吵越来越激烈,他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待殿中的争吵稍微平息之后,他望向傅永淳:“户部什么意思啊?”

对户部来说,太子的建议,就像是一根缓解他们危机的救命稻草,或者说,这是推卸责任的最好方式,不管此事成不成,他们都成功的将危机转移了。因此,傅永淳第一时间在心里就已经同意了,但因为皇帝和阁臣都没有发表意见,所以他也不敢轻易站出来,只是和站在身边的户部侍郎王鳌永相互商议,两人很快就取得了共识,此时见周延儒问,傅永淳急忙拱手道:“户部以为,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户部可以尝试……”

只说尝试,并不说一定能成功。老官吏,果然奸猾。

但周延儒并不满意,他脸色一沉:“太子殿下三条建议,户部做来,可有困难?”

官场问话,都是有学问的,周延儒的问话,隐隐是有拖延之意,只要傅永淳说有什么什么难处,暂时还做不到,那么,今日的议事就会到此为止,散朝之后,各部再商议,等到周延儒弄清楚崇祯帝的心思之后,以后再推行也不迟。

傅永淳也是老官吏,鸡贼的很,立刻就明白了周延儒的意思,身为户部尚书,对首辅的意思,不敢不遵从,急忙拱手,正要说拖延之策,忽然就听见太子高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户部当然是有困难的,其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国债的发行,而是如何号召百姓购买国债!”

“朝廷首次发行国债,纵使解释的再是详细,制度再是齐整,百姓们心中也难免会有疑虑,为解百姓疑虑,儿臣以为,朝中勋贵百官,应该先行认购,以为百姓楷模,但使勋贵百官,争相认购,商人百姓自然就会去除疑心,勇于响应!这一来,户部的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听到此,傅永淳张口结舌,原本要说的“困难”,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首辅虽大,但大不过太子,太子已经把户部的困难说明白了,并且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如果他不领情,继续叽叽歪歪,且不是明着和太子作对?

再者,太子既然打断他的话,抢先回答,显然是已经看穿了周延儒的用意,他岂能再回答?

殿中也忽然肃静了。

群臣都想,原来,太子殿下算来算去,还是把我们都算进去了啊。

哎呀,我可没有钱。

也有人想,不知道我们要认购多少,太子和陛下才会满意呢?

御座上,崇祯帝脸色更阴沉,他感觉到了群臣情绪的变化,心中不免恼怒,你们吃朝廷的,用朝廷的,朝廷有难,你们却是一毛不拔,一个个都装穷,真以为朕不知道,你们中间很多人都是小财主吗?

——————明日进城,无更,见谅~~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红楼:玩主天下医妃惊世重生之战神吕布灵剑尊神魂至尊九域神皇抗日之特战兵王佣兵的战争慈悲大陆战记长宁帝军灭世武修天下王者奇门医圣在都市抗日之全能兵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邪龙狂兵交锋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龙腾美洲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宗明天下亡命之徒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枭雄之明末争霸万古杀帝北隋军神黑铁之堡庆余年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