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按刘大可最初的想法,先将许小英安排在基建办上班,仗着其表兄后台,为了更好的与省直相关部门沟通,先稳住梁小军,顺利的将教育培训中心建起来。然后,再采取拖的战术,后续问题慢慢解决。刘大可甚至还想,反正大楼建起来了,梁小军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将大楼给拆了,至于许小英提出的问题,实在不行拖到下届党组。然而,梁小军何等聪明啊,早看出了刘大可的心思,逼着刘大可抓紧解决。刘大可心里明白,表面看似许小英向厅机关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实则背后是梁小军在支持。刘大可终于看清了梁小军的真实面目,为掉进自己挖下的陷阱,而暗暗叫苦不迭 。
见许小英的个人问题难以拖下去,刘大可就向梁小军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分类逐步解决,先解决许小英的工资收入问题。至于许小英提出的这些年来,厅里拖欠的工资问题,属于历史的原因,而且对其中的原则,作为省发改委主任的梁小军,或许比许小英更了解相关政策,省里财政不可能拨专款解决。刘大可的考虑是,许小英的工资收入,还有五险一金,先从厅里的预算外资金进行调剂。待办理完正式调入手续后,再由厅里按正规渠道发放。至于职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科级干部由厅党组研究决定,先明确许小英为科级干部,等厅里调整干部时,再统盘考虑许小英处级干部的问题。对刘大可的提议,梁小军并没有直接表态,只是表示,虽然许小英的人事关系还没有正式落到厅里,但现在已在厅里上班,就是厅里的人,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好,减少负面影响。
默认就是认可。刘大可心里很清楚,既然梁小军认可了,许小英就不会再到厅里纠缠。即使许小英有自己的想法,梁小军也会帮着做工作。许小英更明白,如果没有表哥梁小军的支持,即使再闹,也不会获得什么好处,厅里之所以还把其当作个人物,完全是看在表兄的面子上。如果其表哥撒手不管,自己连眼前的好处也会失去。果然,许小英再也没有闹事,厅机关又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上了一扇门,却开了一页窗。而事实却是,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是教训的总结,一旦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很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开了一页窗,却可能毁了一面墙,塌了一座楼。
事成于密,本来许小英到厅机关上班经过了刘大可的精心谋划,是件很私密的事,如果许小英为人低调些,或许接下来的事办起来会顺利一些。然而,经其自己折腾,在厅机关迅速传开了。下海经商多年,又回到厅机关上班,不仅在厅机关干部中产生了极大震动,而且在曾下海经商的干部中更是引发强强烈反响,厅人事处成了信访接待办公室,人事处尤其梁海星还有内勤的办公室或门前,天天站满了曾下海经商的上访干部,要求享受与许小英同样的待遇:回厅机关工作,补发工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是有些急不可待,还是过于相信自己的驾驭能力,下海经商干部上访事件尚未平息,按照既定方案,刘大可又进行了机关干部大调整,除了梁海星等极少数的干部没有变化外,刘大可不仅提拔了一批干部,还对好多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提拔交流的力度之大超出了机关干部的想象,而且刘大可还代表厅党组明确提出,所有交流提拔的干部,必须在一周内到位,否则,按违反ZZ纪律论处。
由于在党组班子内缺乏沟通,对调整交流的干部又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机关干部思想波动很大,有人戏称,这是刘大可对黄正刚任命的干部大清洗。刘大可打着调整交流干部的旗号,好多关键岗位全部安排上了自己的人,就连刚调入厅机关不久,大部分时间泡在基建办,对机关工作还没完全熟悉,干部还没有完全认过来的侯晋生都被提拔为行管处处长。自然,刘大可又成了议论的焦点。似乎刘大可也有难言的苦衷:对这次干部调整很慎重,酝酿了好长时间。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机关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既不符合干部交流的政策,又容易使干部产生惯性思维,机关更是一潭死水,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把持一个方面的工作,极易形成利益团体。但机关干部似乎对刘大可的说法并不认可。暗地里指责刘大可,借干部调整,为了猎取个人私利,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机关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大家长期在一起工作,尤其是领导干部,既要带好队伍,又要做好业务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各种评比考核繁多,任务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有时缺乏沟通,机关干部对领导有点意见也很正常,但如果意见过于集中,很容易形成负面情绪,一旦形成负面情绪,不及时进行化解,极易被人利用,浑水摸鱼,诱发各种不测事件发生,造成令人难以预料的后果。
也许干部任用调整涉及每位干部的切身利益,机关干部关注度较高,其影响难以短时间内消除,尤其是那些没提拔或对工作调整不如意的干部极力想弄清背后的原因。时间稍长,各种传说纷至沓来。
刘大可曾经的一个司机,在这次调整中,被提拔为调研员,在厅机关当作笑话迅速传开,更有好事者极力想搞清其中的原因。作为厅长曾经的司机,厅领导身边的人,长期为自己服务,有了感情,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职务或职级解决得快一些,虽然大家有些意见,但也会接受。但刘大可这位曾经的司机与他人不同。作为领导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对选择在其身边工作的人员很严格,信任永远是第一位的。但那司机似乎与众不同,那司机非常贪心,经常打着刘大可的旗号收他人的礼物,更让刘大可难以容忍的是,那司机竟然经常将他人经其手送给刘大可的东西据为己有。如此贪心的人为自己服务,无异于在自己身边安放了一枚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碍于面子,刘大可就以那司机年龄大了,不适宜再开车为由,在一个工作相对清闲的处安排了个副调研员的位置。而这次干部调整,好多资历老的副处长都没有解决调研员,而那司机却又提拔为调研员。起初,大家也没有在意,权作刘大可重感情,照顾自己的司机。甚至有人戏称,厅长门前七品官,要想进步快,去为刘大可当司机。
那司机的职级提拔了,昔日的好友祝贺,也许想借此恭维刘大可重情重义,酒桌上,有人向那司机敬酒称,其之所以有今天,多亏遇到刘大可这样有情重义的老领导,否则,还不知要奋斗多少年。然而,没想到那司机,却把酒杯往饭桌上一放, 破口骂道:“你们不了解刘大可,那个王八蛋有这么好吗?!”
一语惊呆在座人。那司机就说出这次刘大可提拔自己的实情:本来这次干部提拔,没有那司机。那司机听说后,直接找到刘大可家里。开始刘大可的态度还有些强硬,说是上次提拔其为副调研员就看在为自己服务多年的面子上,对其照顾了,而且大家很有意见。这次暂不提拔,等下次有机会再说。不料,那司机并没有生气,而是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在刘大可面前晃了晃,笑嘻嘻道:不提我没关系,但你过去收礼的事,无论是我看到的,还是我听说的,我都记在小本子上了。如果这次提拔没有我,我就将这小本子里的内容复印寄到省Jw。刘大可一听,迅速改变了态度,说是再想想办法。
那司机讲的眉飞色舞,绘声绘色,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那司机酒桌上讲的话迅速在全厅传开。于是,大家对这次干部调整又有了重新认识。不知是有的干部私下向他人诉说,还是大家猜测,这次干部调整,刘大可收了不少的钱。也有被提拔的干部没有向刘大可送钱,而是投其所好,向刘大可送了不少的字画。而刘大可对字画很讲究,除了名人的外,就认吴灿老师周教授的字画,名人的字画送不起,就托吴灿,帮着购买周教授的书画,送给刘大可。也有人说,周教授根本画不过来,吴灿就帮忙作画,盖上周教授的印章。而且每平尺五万,公开标价。
一时间,周教授名声大振,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在省城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刘大可就将自己收藏周教授的字画高价卖了出去,从中又大赚一笔,人们似乎对刘大可全力调入吴灿到厅机关工作有了重新认识。称刘大可,不仅是城府极深的政客,还是一位精明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