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巨轮上为了让更多人类生存下去,必定会将个人生存空间压缩到极致,剩下的全用来耕种,或者摆放生活所必须要用的机器。
如果这时再有新生儿,那个人的生存空间就会更小了,还会影响左邻右舍。
海底就不一样了,努力工作的话,未必没有在海底城买上属于自己的庇护所的一天。
甚至有点能耐的人,还能自己另起炉灶,去海底城周边建立一个小城。
但是海底新鲜蔬菜比海产品贵多了,阳光全靠补光灯,海底发电又贵,所以只有少部分人能吃上新鲜蔬菜,大家能吃上点海带海草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就很不错了。
另外,维生素+钙片的补剂也是海底生活除了吃喝之外必须摄入的东西,长期缺乏维生素和钙会生病,缺医少药的,有钱人生病可能能治好,底层人只能等死。
但是在海底出生的新人类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生病的概率小得多,还有人进化出了异能,有些大海底城还笼络了治愈系异能者,专门为高层和重要人物服务。
所以总的来说,在海底城生活和在轮船上生活都有利有弊,都是人类为了活下去而适应环境的努力。
轮船上的人可能发现了凌度,也可能没发现,因为凌度在看清楚那巨轮是什么之后,就远远躲开了,然后又含着避水珠进入了水里。
“人,刚刚轮船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也是人吗?他们为什么没有进入海底,他们和海底的人是朋友吗?”猫猫大王不懂凌度为什么突然又回到水面下了,“但是那些鸟儿好聪明,想捉一只来玩。”
“不可以哦,你可以玩玉镯空间里面的那些家禽,下蛋的母鸡除外,玩死了我们吃了就行,但是这些鸟儿你不能抓来玩,它们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也正处在一个生活习性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知道了吗?”凌度先否认了猫猫大王想捉鸟的想法,然后才说,“估计海面上的人和海底的人有交流,但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也许海底城的富商们还能和这些轮船上的人换购蔬菜吃呢?也许大家都有互相移民的意愿呢?但是30年来,原身的记忆里也没什么大量人涌入海底城或者离开海底城的记忆,因为海底城的人离开或者死亡都很常见,也许真有从轮船移民过来海底城的吧。”
凌度心里是希望海面上的人和海底城的人有交流的,如果就这样切断了交流的渠道,在很多很多年之后,海面上的人类会不会和海底城的人类被生殖隔离成两个物种?
毕竟现在海底城已经有不少异能者出现了,尤其是在海底城出生的新一代,觉醒异能的概率并不少,这算不算是世界意识在给人类这个种群一棒槌之后又给的一颗甜枣?
我摧毁了你们赖以生存的陆地,没想到你们居然活下来了,那就让你们开始适应环境,进化成新物种吧!
毕竟海底幽暗寒冷,压力还高,进化出异能的概率应该比轮船上的人大得多吧?
巨轮上就是生存空间小一点而已,好歹也是在海面上。
可世界意识既然要给人类一颗甜枣,就不会区分在海面上还是海底,就看每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从而激发异能的概率不同了。
巨轮上能容纳的人有限,很多混不上巨轮的人,就用着简易的小船跟在巨轮附近,也有些稍微富一点人也没选择待在巨轮上,而是用钢索将自己的小轮船连在巨轮的船舷边,这样至少私人空间大得多。
巨轮上的高层当然私人空间也是不会小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能一家人分到一间房,维持各种机器运转的工人也能分到四人间,其他的人,比如工人家属,就只能睡在大通铺里。
但这也足够让巨轮外小破船上的人羡慕了。
之前说过,很多塑料、木板和建筑材料飘在海面上,人类自然能比鸟类更早地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作用,很多人的小破船就是靠这些海洋垃圾修修补补维持住的。
海面上也形成了一个社区,而漂浮在海面上的巨轮肯定不止这一艘,社区也肯定不止这一个,人类都在努力地找寻一条生路。
也许是看到了这些让凌度产生了一些感悟,SS++的精神力居然有了一丝快要突破的感觉。
“人,那我不去打扰这些小鸟了,小鸟生活也不容易。”猫猫大王很听话,既然凌度不让它抓鸟类,那就算了,“玉镯空间里的家禽是人的财产,我要保护人,也要守护人的财产,不能玩的。”
凌度再次感叹:“好猫,好猫啊!”
虽然在海面上看到了不少人类,但是凌度一直记得这个副本的名字,海底迷踪,主要注意力还是应该放在海底里。
潜水回到摩天大楼的顶层,这里过来了几只鲨鱼跟在鱼群后面游来游去,鱼群被几只鲨鱼驱赶,不停地变换阵型和方向,连少了几只同伴都不知道。
看到带着头灯的凌度下来,鲨鱼又好奇地围在了凌度的身边,甚至想用尖尖的吻部来顶凌度。
吻部接近凌度身边的时候,却突然感觉水消失了,鲨鱼向后游了游,吻部的水又回来了。
于是几只鲨鱼像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样,不停的在凌度周边由避水珠开辟出来的空气泡中进进出出进进出出。
连猫猫大王都忍不住了,询问凌度:“人,刚刚那些鸟儿我不能玩,这几条大鱼能让我玩吗?”
猫本来对这种会动的物品就很感兴趣,这几条鲨鱼的举动就好像是故意在勾引猫陪他们玩一样。
凌度知道猫的习性,笑了笑说:“可是你要和这些鲨鱼玩的话,就会离开我身边,离开避水珠的范围,那你身上的毛毛就会被打湿啦。”
猫猫大王思考了一会儿,对于和不能大鱼玩相比,还是毛毛被打湿更严重,于是老老实实待在凌度肩膀上,只是不错眼地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