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没了他,亲政有何意趣?
紫宸殿。
姜清影坐在大殿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李党众人。
“众卿可有事要奏?”
受人所托的杜文如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
“如今天下大定,国本已固。
晋王与臣等公议,请陛下选择个良辰吉日,龙御天下,正式亲政!”
说着,双手托起李云升写的那封奏折。
“晋王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早朝,这是晋王亲笔所书奏折。”
见杜文如开口了,高顺紧随其后。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见六部尚书也跟着纷纷开口,虽然其余李党众人心中有些惊讶,但还是立即随声附和。
嚯!
中书令柳呈一看这阵势,自然也是举双手同意。
这可是他之前一直盼望的日子,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想到这,他不由得更加佩服女帝心思之远虑。
拿下了李云升的心,这天下都是尽归己手。
现在女帝亲政可不仅仅是大楚的皇帝了,而是天下之主。
苏应杰自然懂得顺势而为。
“陛下早已成年,按大楚律例该召集天下,陛下亲政乃众臣所归,万民所愿,不可推辞。”
“众卿的意思朕都明白,朕虽然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可是对于政务尚不熟悉,仍当以师学为主。
再说,朝政与国务有众卿在,朕放心得很。
朕心意已决,暂不亲政。”
闻言,一旁的上官轩然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她知道女帝朝思暮想的就是亲政之事,可是现在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女帝竟然拒绝了亲政。
崔琰张了张嘴,辞官的话已经到嘴边了,又咽了回去。
柳呈知道陛下不过是假意推辞一下,彰显帝王的威仪。
随即再请。
“陛下应当上顺天理,下慰民意,临朝亲政!
而今,举国上下,朝廷内外,俱翘首以待,陛下万万不可再推辞。
臣叩请陛下亲政!”
今日,李党和保皇党难道的意见高度一致。
文武百官齐齐跪地,恭声道。
“叩请陛下亲政!”
望着下边跪着的百官,女帝站了起来。
“朕决定接受众卿的奏请,朕决定临朝亲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的声音,响彻大殿。
上官轩然站在平台之上,激动得眼眶都有些红了。
这不仅仅是女帝的心愿,更是她的心愿,现在心愿终于达成了。
可是,让她奇怪的是女帝比自己想象中的模样要淡然得多,看不出一丝高兴之色。
姜清影确实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这一切都是李云升给的,跟她可以说没有半分关系。
这天下是李云升交到她手里的,而不是自己凭实力得到的。
而且,她最初想亲政是为了扳倒李贼。
之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亲政的目的就变了,变成了想要骑在李云升身上。
现在呢,虽然亲政了,可是李云升却走了,这亲政有何意趣?
此时,杜文如再次叩首,取出来另外一份奏折。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本要奏。”
“杜卿有什么话,尽管说。”
“臣已经年迈,无力再担任尚书令一职,所以奏请陛下,恩准臣辞官。”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
这世间能有几个像李相一样封王的,尚书令已经人臣巅峰了。
昨夜刚刚封了你做尚书令,今早你就请辞,这不是打陛下的脸吗?
最吃惊的无疑是崔琰了,他昨夜和夫人聊了那么久才看透其中真意,决定今早辞官。
没想到,杜文如这个老家伙竟然早就看明白了,却不告诉他。
而且,还先他一步开口了。
然而,姜清影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有些欣慰。
起码证明,李云升没有看错人。
她如何不知杜文如请辞的理由不过是借口,论年迈,这满朝文武谁比得过柳呈。
柳呈眼睛一转再转,这次却有些看不透这些人的心思。
说实话,女帝封李云升为晋王的这个行为就已经让他有些看不透了。
封王没有问题,可是封王把两个人封成了异地,这让他想了一晚上都没想明白。
再加上今早的这一出亲政外加请辞,更加让他疑惑不解。
在他看来,按照以往李相对于陛下的关心程度来看,自然不会把整个尚书省的人都带走,留下一个烂摊子。
既然如此,杜文如为什么会请辞,难道他敢不听李相的话?
又或者,其中另有什么隐情?
就在柳呈百思不得其的时候,崔琰的余光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其他几人。
似乎是生怕再被抢先,他立即开口道。
“臣附议!”
“嗯?”
女帝轻嗯一声,崔琰这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于着急,说错话了。
“不是,臣的意思是说,臣也无力继续担任刑部尚书之职,所以向陛下请辞。”
嚯!
其余众人皆是一脸的震惊,尚书省一个尚书令,一个刑部尚书接连请辞,他们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
就连李党众人也是想不明白,而且他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高顺。
“臣向陛下请辞。”
这下,柳呈彻底不淡定了。
无论是因为什么,他都不希望尚书省众人离开。
他确实是老了,凭借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兼顾中书省和尚书省。
而且抛开立场问题不谈,尚书省几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天下初定,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朝廷处理。
在这个时候如果让这些人离开,朝廷政务有可能陷入瘫痪。
即便是朝廷可以派其他官员顶上,可是不熟悉尚书省的政务,贸然接手是要出大问题的。
眼见形势不对,他不敢再等其他人开口。
“杜相,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论年纪,这满朝文武谁能比得过我?
我还在这里为陛下分忧,难道伱想一走了之?
这是于君不忠,于国不义!”
说完,他又看向一旁的崔琰。
“崔尚书任刑部尚书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现在正值壮年,何来无力担任刑部尚书一说?”
说完这两个人,他将目光看向了高顺。
“高仆射,连请辞的理由都没有想好,就想向陛下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