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棱年约五十岁,是大隋硕果仅存的名将之一,南征北战,功勋赫赫,大业九年,他和宇文述共击杨玄感,结果杨玄感逃脱,宇文述便将责任推给他,说是因为他感激杨素提携才故意放杨玄感逃走,杨广震怒,将陈棱下狱治罪,萧后却提醒杨广,陈将军大军在西,怎么放走南逃之人?杨广这才醒悟是宇文述诬陷陈棱,便放他出狱,并官复原职。

陈棱由此对萧皇后感激于心,这次江都兵变,天子被宇文化及所害,陈棱虽然悲痛,但他也知道大隋无力回天了,不过陈棱却要力保皇后无恙,以报当年皇后的恩德。

宇文化及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染遍江都后宫,却唯独不敢对萧皇后无礼,当然,也是因为萧皇后的身份对他有用,他暂时不想逼她过甚。

陈棱的军队驻扎在江都以东的海陵县,这天下午,宇文化及的特使礼部尚书崔召抵达了海陵县,他直接被士兵带到陈棱的中军大帐。

崔召因为表现忠诚而得到了宇文化及的重用,被封为礼部尚书,并赐爵邢国公,这让崔召对宇文化及感激涕零,也更加忠诚,已经成为宇文化及的心腹。

由于是来宣太后懿旨,香案已经准备好,陈棱就站在香案前神情严肃地等待着,这让崔召有些尴尬,他本想和陈棱叙叙旧,笼络一下感情,但陈棱却没有给他任何机会。

崔召无奈,只得展开旨意道:“太后懿旨,大将军陈棱接旨!”

陈棱在香案前跪了下来,“陈棱在!”

崔召清了清喉咙,朗声读起了辞藻华丽的太后懿旨,无非是夸赞陈棱劳苦功高。当以重用,最后崔召读道:“……特此封大将军陈棱为上柱国,荆国公。领江都太守兼江都留守,望大将军克己复礼。忠于职守,勿让哀家失望,钦此!”

陈棱叩首行礼,“臣谨遵太后懿旨!”

这时,崔召把懿旨递给他笑道:“恭喜大将军封为国公,位列一品!”

陈棱却不理睬他,接过旨意冷冷问道:“宇文化及什么时候离开江都?”

崔召干笑一声道:“这就得看大将军的态度了。”

陈棱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准自己从后面进攻宇文化及。他冷笑道:“他想平安离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答应我两个条件,我可以礼送他离开江都。”

“大将军请说!”

“第一个条件就是保证太后安全,我听说宇文化及染指后宫,别人我不管,但他胆敢对太后无礼,就算他逃到突厥,我也会杀得突厥将他挫骨扬灰,这是我的原话,你若胆敢隐瞒。我一样不会放过你们崔氏满门。”

崔召脸颊重重抽搐一下,陈棱的威胁让他实在笑不出来,他只得点点头。“我保证会原话转告,请大将军说第二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也很简单,我既为江都太守,也就是江都百姓的父母官,我知道宇文化及缺粮,我可以给他两万石粮食,但不准他抢掠江都,就算江都有一家店铺被士兵所抢,我都不会放过他。我会和张铉联手将他全歼在淮河岸边。”

崔召脸色有点苍白,他知道宇文化及确实准备临走前抢掠江都粮食。却被陈棱事先看透了,他心中无奈。只得点点头,“我一定将大将军原话转告!”

陈棱不再多说一句,他一摆手,“送客!”

他不理睬崔召,转身便扬长而去,崔召呆了半晌,只得叹口气,转身匆匆离去了。

就在崔召刚走,李清明便从别帐走出,来到陈棱大帐内,他只比崔召早到半个时辰,他也是奉张铉之令来和陈棱商量合击宇文化及。

“大将军准备与宇文化及和解吗?”李清明坦率地问道。

陈棱摇了摇头,“我陈棱再是不肖,也不会和宇文化及这种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我只是为了萧皇后安全才答应让宇文化及离去,什么荆国公、上柱国很明显是他宇文化及的意思,我不会真的接受,至于江都,我本身就是江淮招讨使,江都在我的职权范围,我自然会维护江都的安稳。”

李清明见陈棱态度坚决,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他又道:“大将军的态度令人敬佩,既然大将军和我家主帅都认为宇文化及是乱臣贼子,那为何不联手剿灭他,严惩那些弑杀君主之人,只要我们前后夹击,一战便可击溃宇文化及。”

这个建议刚才陈棱没有明确回答李清明,但崔召走后,陈棱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他同样很坚定地回答道:“很抱歉,我不能答应齐王的邀请,宇文化及虽然该千刀万剐,但骁果士兵却是无辜,他们现在还是隋军骁果,我不可能对他们下手,请李参军转告齐王,希望他也善待萧皇后,那是大隋最后的尊严。”

李清明苦笑一声,点点头道:“好吧!我这就将大将军的话转告我家主帅。”

李清明随即告辞而去,陈棱一直将他送到营门,远远对李清明道:“宇文化及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二十天!”

“多谢大将军提醒!”

李清明抱拳施一礼,催马而去,陈棱目送李清明和几名手下骑马远去,他神情变得十分复杂,他当然知道张铉的真实意思,合击宇文化及只是借口,张铉也不需要自己出兵,张铉其实是希望自己转而效忠他。

陈棱还没有考虑好自己该何去何从?

………

陈棱的强硬态度使宇文化及没有选择,他慑于陈棱联手张铉的威胁,不得不放弃了抢掠江都的计划,在接受陈棱支援的两万石粮食后开始率军北上。

虽然宇文化及没有抢掠江都城,但他却将江都宫席卷一空,所有的财宝、宫人都载上了大船,百官也上了船,一千多艘大船和八万骁果军绵延数十里,宇文化及同时在江阳和江都附近征发了数万纤夫,拉拽着船队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宇文化及和他的手下对于怎么对付青州军没有任何办法,但士兵们归心似箭,他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自从李靖用巧计活捉了翟弘后,瓦岗军便撤离了下邳郡,转而将重兵部署在徐州一线,翟让的用意很明显,张铉不可能全歼了宇文化及,一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张铉吃肉,那他翟让也就跟着喝喝汤了。

大帐内,张铉先后接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消息是李清明从江都飞鸽而来,宇文化及的八万大军在昨天傍晚启程北上,陈棱婉拒了合击宇文化及的建议,随即率军进驻江都城。

而另一个消息是从北海郡送来,实际上是大将王匡从河内郡发出,李建成率领三万军在长平郡和宋金刚爆发激战,宋金刚被击败,向上党郡败退,目前,李建成大军驻扎长平郡的丹川县境内。

第一个消息在张铉的意料之中,陈棱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他不急于站队,坐镇江都观察北方局势变化,如果隋朝没有灭亡,青州军占上风,那他作为隋将,很自然就会投靠自己,如果是李渊占了大势,那他可能就会投降长安了,这是聪明人的抉择,不轻易站队。

第二个消息却让张铉感到意外,尤其宋金刚向上党郡败退,李建成却没有趁胜追赶,而是继续留在长平郡,这就让他怀疑李建成真正的动机。

“如果我没有猜错,李建成其实并不是针对宋金刚而来,他是想趁我们后方空虚,进攻河内郡,一旦他在河内郡站稳脚跟,肯定会继续向汲郡和魏郡进军,那边只有王匡和五千军和王辩的八千军队,他们能挡得住李建成大军的进攻吗?”

张铉着实有点忧虑了。(未完待续。)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神魂至尊灭世武修天下王者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红楼琏二爷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公子千秋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国公凶猛龙血战神崛起1892玄门团宠大佬五岁奶呼呼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