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原城头上,屈突通负手站在城垛前正注视着一队骑兵归来,周军迟迟不肯攻城,也不肯出战,他的心中也有一点着急了。

屈突通身经百战,他很清楚两军作战,攻心为上的道理,目前周军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整个并州都在周王朝的控制之中,而太原变成一座孤城,这种孤城带来的压力和防守上的被动都会一点点削弱唐军的士气,最终会导致军心崩溃,周军将不战而胜。

而且这种长期施压造成的士气削弱很难再振奋起来,不像偶然一次失利,号召几句士兵们就能重整旗鼓,这种心理上的长期压力只会让士兵走向绝望。

屈突通了解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战例,长期围困使很多士兵最后都变得疯狂了,自相残杀,在绝望中跳城自尽,稍好一点便是举城投降,使攻城军队不战而胜,屈突通不愿意自己的军队也走上这一步。

他希望周军前来攻打太原城,利用太原城的防御优势杀伤大量敌军,有利于振奋士气。

不多时,一队骑兵进了城,屈突通转身从甬道上走下来,为首骑兵翻身下马,将邀战书交给屈突通,向屈突通摇了摇头。

屈突通接过邀战书,只见根本就没有拆封,只是在背后批了两个大字‘不战!’

他心中一阵恼怒,将邀战书撕得粉碎,狠狠扔在地上,这时,副将王君廓走上前低声道:“将军,周军很明显是用并州战场牵制住朝廷的精力,给巴蜀和河西的战局创造条件,与其最后被围困而败,不如我们主动破局。”

“我也想主动破局,怎奈尉迟恭不上当啊!”

“将军,既然周军分驻两县,如果我们进攻榆次县,交城县的骑兵一定会赶来会战,我们便可在半路埋伏弓弩伏击敌军,将军觉得......”

屈突通摇了摇头,“如果一方是弱旅,倒可以用这个计策,但对方兵力太强,这一计最多使对方损失两三千骑兵,但对方可是三万骑兵,搞不好我们的伏兵都会被对方一锅端掉,除非是一把火烧了交城县,或者决开河堤用大水淹没,否则不会有任何效果,如果去攻交城县,那根本就不用尉迟恭去支援,三万骑兵就足以对付我们,尉迟恭的军队便可直接攻下太原城,这个方案对方也想得到,不会给我们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对方来攻城。”

“那将军打算怎么办?”

屈突通沉吟一下道:“我想用激战的办法,来刺激周军前来攻城。”

“可尉迟恭一向以稳重出名,激将法会有效果吗?”

屈突通苦笑一声,“除此之外,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次日上午,在太原东城墙上挂出了几幅巨大的布帛图,这些布图长两丈,宽一丈,上面惟妙惟肖地画着一只人头狗身的肖像,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尉迟狗贼之像,还有画着人头老鼠,同样写着‘尉迟鼠之像’,讥讽尉迟恭胆小如鼠。

屈突通又派出数十名士兵穿着丧服,拿着招魂幡去靠近榆次县给尉迟恭送丧。

但让屈突通失望的是,尉迟恭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应他的侮辱,第二天中午,榆次县的城墙上也挂了几幅巨大的布帛图,上面画了一只人头鳖身的肖像,上面写着,‘屈突通老王八’,还有一幅没有头的乌龟画像,同样写着‘缩头乌龟屈突通’,还有一队士兵在城头上敲敲打打给屈突通送丧,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

太原虽然发生着近似闹剧的口水战,但河东郡却在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惨烈大战。

当周军攻占了延安郡后,关中的形势陡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也无形中给正在河东郡作战的李世民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在李世民抵达蒲津关的第十二天,李世民第三次接到了父皇派人送来的催战金牌,李世民也没有选择了,虽然他赶制的一些特殊攻城武器还没有完成,但他知道,如果再让父皇出第四道金牌,恐怕河东郡又要换将了,他不在意失去主将之职,他只是担心换将会给河东郡战役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更时分,六万唐军开始从蒲津关出发,向黄河对岸的河东城开去,李世民身着金盔金甲,站在城头上注视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河东城墙,段志玄感到了秦王殿下复杂的心情,走上前道:“这一战早晚要打,殿下,我们尽力而为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攻打城东城已十分不易,何况还有五万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明显的敌强我弱,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我们这一边,我也不知道这一战该怎么打,搞不好我的声望就会在这一战中陨落。”

“殿下再劝一劝圣上,我们应耐心等待战机到来。”

李世民还是摇了摇头,“越向后形势就越不利,等周军拿下巴蜀河西,集中兵力杀向关中,我们就彻底没有战机了,”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我们走吧!”

李世民和段志玄下了城,翻身上马,跟随着大军向蒲津关外而去。

.........

夜晚,黑沉沉的夜色笼罩着河东大地,但河东城头的数万守军早已纷纷奔上城头,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对大战的期待。

城外辽阔的原野上布满了火光,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火焰方阵,铺摊在城外的大地上,方阵越来越大,渐渐汇聚成了一片火光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十几里外的黄河边,而且在黄河上的两道铁索桥上,两股赤亮的火流源源不断地从对岸涌来,注入到这片火的海洋之中。

李世民的主力大军和段志玄的后勤军几乎是同时向河东城进发,一直到三更时分,两边注入的兵力才开始渐渐减弱,河东城以西人喊马嘶,火把将原野照如白昼,从城头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数万唐军正在构筑大营,一顶顶大帐在原野上拔地而起。

城头上,周军主将魏文通也在关注着唐军的进展,他并不担心河东城会被攻下,且不说用河东城本身的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更重要是城内有三万周军精锐,还有两万青壮民夫协助守城。

这是魏文通一直很不解之处,按理,唐军经营河东郡多年,河东城民众应该和唐军一样同仇敌忾才对,但城内民众却出乎意料地欢迎周军到来,青壮男子更是踊跃报名协助守城,只能说李神通在河东城很不得人心。

除了三万精锐士兵和两万青壮民团外,还有苏定方率领的五万周军在百里之外,他们扼守住了北上绛郡的官道,但如果河东城出现危机,苏定方也会随时率军赶来支援。

对于魏文通而言,他不需要苏定方的支援,他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如果还守不住河东城,他魏文通会被天下人耻笑,他也无颜去见皇帝陛下。

“留一千军队继续监视敌军,其他弟兄就地休息,不要管城外的动静。”

魏文通知道唐军不会连夜攻城,士兵们也没有必要紧张一夜,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更好地守住城池。

魏文通下达了休息令,士兵们纷纷裹上毛毯在城头入睡了,只留下一千士兵继续监视城外的唐军,魏文通本人也下城回军衙了。

次日清晨,天终于亮了,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河东城,守城士兵们终于看清了城外的情形,只见城外三里外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帐篷群,如一夜春雨后长出的蘑菇,上万顶帐篷一顶紧挨一顶,将河东城西面和北面死死围住。

就在这时,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在唐军大营内骤然敲响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神魂至尊灭世武修天下王者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大军湿家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嗜宠悍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红楼琏二爷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公子千秋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国公凶猛龙血战神崛起1892玄门团宠大佬五岁奶呼呼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