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早就破解了烟幕战术,焰弹能够精准命中烟幕中的鳞甲舰,可是有护盾的保护,被敌军摧毁的鳞甲舰少之又少。
至此,双方的第二轮对抗再无悬念,禾州军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强势突击,一举击溃三个敌军舰群,令敌军的战舰数量降至两万六千余艘。
敌军依然强大,但隐忍多年的禾州军一朝惊艳亮剑,就一口气干掉了一万多艘敌舰,差点闪瞎了援军的眼睛,所有人心里都在疯狂的怒吼:这是大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解决敌军的鳞甲舰队迅速后退,与友军保持在同一水平线,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敌军一边前进一边收拢舰队,操持相对紧密的阵形步步紧逼。
这一次敌军没留一艘预备队,所有战舰聚拢在一处,全军扑向正面的禾州军。
禾州军四千多艘鳞甲舰依旧分成三路,其中两千余艘正面对敌,另外两千艘仍然游曳两翼,打野寻找战机。
其余战舰则集中在正面战场侧后方,加强正面战场的火力输出。
敌我之间的战舰数量比大约是四点五比一,若是只算鳞甲舰,则是六点五比一。
单从战舰比例上来说,禾州军已经打赢了这场战役——若一艘鳞甲舰没有对抗六七艘敌舰的能力,那还造它们干什么?
此刻的星禾信心十足,只需要更稳健的战术和更及时的指挥,尽最大努力降低禾州军的损失。
依旧是导弹当先,在这个有可能决定禾州命运的战场上,星禾决定不计代价,于是四千艘鳞甲舰以及一千多艘禾州旧舰同时开火,每艘战舰都在最短时间内清空两个导弹巢,共五十枚导弹。
只这一轮齐射,禾州军就发射各种型号的导弹二十五万枚之多,两军之间的虚空中到处都是飞舞的导弹,它们或直或曲,或高或低,或快或慢,或纠缠或离散,以各种不同的弹道扑向敌军。
这还只是禾州军的火力,两千艘援兵同样不遗余力,同一时间发射同等数量的导弹,这又是十万枚导弹。
也就是说,同时飞向敌军的导弹多达三十五万枚,所有人类战舰的屏幕上都被代表己方导弹的光点铺满。
人类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类似的战例没人知道,矩尺臂是否有过类似的战役也没人清楚,但这绝对是联盟及沦陷星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导弹齐射!
这还没完,间隔数秒之后,换上新弹巢的人类战舰再次齐射,又是每舰两个弹巢,各五十枚导弹。
敌我之间的导弹密度转瞬之间暴增一倍,七十多万枚导弹犹如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迎头兜向敌军,平均每艘敌舰可以分到二十六枚导弹。
如果拉远镜头,就能发现人类战舰发射的导弹正向四面八方散开,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菌盖蘑菇头,而集中舰队的敌军则像一个纤细得不成比例的蘑菇柄。
星禾计算认为,只靠这批导弹,就能摧毁敌军的半数,但他并没有命令舰队停火,反而要求舰队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吃掉敌军。
导弹没必要再发射,禾州军各舰以所属编制为单位,加速前冲,主动发起反攻。
这不是矩尺臂上的人类第一次发起反攻,更谈不上反攻规模,但绝对是最有机会胜利的反攻!
两千多艘援兵不甘落后,但所有人都清楚禾州军才是这场反击的主角,他们跟在禾州军后面防疏堵漏,倾尽全力朝敌军射击。
敌军的回应同样犀利,两万六千余艘敌舰同时释放蛋头机,也不知道一艘敌舰到底储备了多少敌机,没多一会儿,各舰就发现蛋头机的数量超过了导弹,而且还在不断提升。
星禾本想节约几枚导弹,可形势不允许他这样做,只能命令各舰再打一轮。
蛋头机只是小问题,只靠近防炮就能应付,可是敌机数量太多,各舰为了保证近防炮的火力,必须将弹药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之上,如此一来必然削弱人类一方的火力密度。
现在不是残骸攻防阶段,炮弹打光了就必须等到战斗结束才有机会补充,而双方已经交火这么久,各舰储备的弹药都有一定的损耗,结果就是各舰的近防炮同时哑火,只剩下主炮和副炮继续射击,火力密度断崖式下降。
幸亏近防炮只是人类一方的火力补充,虽然不能说可有可无,但也说不上左右战局,只能说对人类一方有一定影响。
双方继续靠近,通常情况下,敌我双方这个阶段不该继续加速或保持现有速度,而是该向侧翼偏转,在与敌军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以各种武器对射。
可是今天不一样,敌我都没有转的向的迹象,好像两只对射的箭,头对着头一往无前。
导弹群终于飞近敌军,飞在最前面的敌舰骤然开火,密集的焰弹再次组成光河,狠狠地扫向空中的导弹。
敌军的编队拉得太长,前边开火的时候,后面还没将导弹纳入射程,从远处看,敌军是从前到后逐步开始射击,犹如一场盛大的焰火表演。
焰弹拦截导弹、蛋头机扑向导弹,而飞近敌群的导弹也有一部分适时爆开,化为一团团浓密的烟幕,为己方的导弹提供保护。
这种战术早就被敌军破解,就算有烟幕的掩护,敌军也能精确命中其中的导弹,不过有掩护总比没掩护好上一点吧?
再说了,敌舰有办法探测导弹,难道蛋头机也行?
烟幕不影响人类战舰的作战能力,却有可能影响敌军的发挥,那么为什么不把烟幕一起用上?
敌军忙于拦截导弹的同时,双方的距离越过星禾的心理防线,顶在最前面的鳞甲舰纷纷加强护盾,一时间,所有鳞甲舰的护盾都变得更加明亮,就像四千多个巨大的灯炮,照亮了激烈交锋的战场。
眼瞅着敌我双方就要正面接触,可就在这个时候,敌军后方突然出现大量超光速辐射,总数接近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