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秦家堡里的火炮作坊基本落成了。
秦良玉也抽出了时间,专门来看望一下那三个炮匠,问一下他们是否适应忠州的生活,还有顺便参观一下火炮铸造进度。
等秦良玉刚刚走到位于秦家堡东部的火炮作坊附近,发现熔炉已经造好,三个铁匠已经在忙着制造铸炮泥型。
看到秦良玉笑盈盈的走进,三个炮匠激动的直接跪下了:“小的见过东家。”
“在这里不需要行此大礼,这个规矩没人告诉你们么?”秦良玉眉心一皱,略带责问的看向火炮作坊周围的人。
“告诉了,告诉了。”陈霜慌忙解释道,“只是俺见到东家,有些激动,在这里的生活太好了,俺之前做梦都没想过俺这种人能过上这种生活。”
秦良玉这才稍微平息了怒火,面带微笑着扶他们起来:“免礼!你们的进展怎么样了?”
三个炮匠答道:“工具和熔炉已经打造了,正在制作泥型准备准备制作第一门铜炮。许久没有造炮了,手艺有点生疏,第一门准备铸一个小点的。”
秦良玉思考了片刻,问道:“你们用泥型铸炮,那泥土遇到高温之后,里面的水气怎么办?那么高温度的铜水一倒进去,泥型里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政法在铜炮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进而导致炸膛的危险。”
自己的秦家堡里有大大小小这么多作坊,可以说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秦良玉对于这个时代的工匠生产也有了自己的认知,问出来的问题非常专业和刁钻,一听就是行内人。
三个工匠都是一怔,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女子竟然还懂这么深入的问题,互相看了一眼,还是为首的陈霜回道:“东家高见!泥型确实容易藏水,所以我们做好泥型后都要风干一个月才是用。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免不了有些微水气使铜炮形成马蜂窝,平均铸十门炮才有一门炮堪用。”
“十分之一的成功率?”秦良玉瞪大了眼,她还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麻烦的一件事情。
来回踱着步子,秦良玉算了算,如此低的成功率,那就完成不了李化龙的订单了啊。
这一点她之前忽略了,只以为造出来就好了,批量造不就完了。
没想到麻烦这么大。
突然间,秦良玉脑中灵光一现,有了个主意:“如果不用泥型,而是用铸铁做铸模呢?铸铁里没有水气,也不会形成气泡,成品率将会极大的提高吧?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铜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选洗内堂的工作量!”
听到秦良玉的话,三个工匠都傻眼了,他们学徒的时候,就是用的泥型来铸造大炮,一直用师傅传下来的手艺做了十几年大炮了,却从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铸模。
不过他们毕竟也是经验丰富的铸造师,经过秦良玉的这么一点拨,立刻就反映了过来,都觉得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是个好办法。
没有了铸造过程中的气泡,铸造的火炮岂不是每门都可以使用了?再也不会有这么多残次品。
这位东家,怎么什么都明白?
除了玻璃、火器,竟然还轻描淡写的就让自己的火炮铸造提升了如此之多!
摸了摸后脑勺,陈霜笑着问道:“东家这个主意甚好,不过俺也有问题需要问一句,如果用铸铁来做铸模,这铸模和铜炮到时候如何分开呢?”
秦良玉其实早就猜到了炮匠会问到这个问题,她刚才提到铸铁的时候便已经找到了答案。
“用铁模铸造火炮之时,现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沙泥加水合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趁着炮神还是红热之时,清楚毛刺,得到成品。”
这些记载都存于赵士祯的《神器谱》之中,因此秦良玉自然是顺手捏来。
听到秦良玉的话,三个炮匠又一次陷入一片沉寂,他们默然思考着秦良玉刚才的方法。
其实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型铸造的国家,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铁范成批铸造生铁农具和工具了。使用铁模铸造采用的双层涂料,其实也是传统铸造技术的演进,甚至都并非赵士祯首创。
三个炮匠立刻就想通了整个过程,纷纷表示:“东家实在是高明!这个方法高,真是高!”
秦良玉笑着接受了炮匠们的称赞,又给他们详细解释道:“首先按照铜炮的大小,分五节做出泥型。然后按照泥型节数粉制铁模模型,每节泥型分成两瓣,用车板旋制内面,使表面光洁形状规整,然后烘干备用。逆行内放入预制的把手,浇铸时和铁模铸成一体。”
“用泥型翻铸铁模之时,先将炮口那一节倒置在泥质平板上,用泥填充其中一瓣,烘干后,盖上泥质平板,将型箍紧,浇注后便得到了第一节铁木的一瓣。然后出去填充的泥巴,又可以如法炮制,得到另一半的铁模。这样一节一节的浇注,皆可以额铸造成层层切合的整套铁模了。”
秦良玉的这段解释,让这三个炮匠彻底明白了。他们对秦良玉的办法直接惊为天人,看向她的目光除了原本的崇敬和尊重,又加上了敬畏和一丝丝的崇拜。
我大明朝还有这样的人才?
合着我们之前十年的炮都白造了啊。
秦良玉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平静地说道:“你们按照我说的办法造铜炮,要快等成功之后,我还有其他的办法让火炮更为坚固,而且也更轻便!”
还有更好的技术?
三个炮匠都快给秦良玉跪下了,有个炮匠感觉腿脚发软。
这东家是从哪学来的这些知识学问?
听到这话的陈霜等三人,眼睛里都对秦良玉所掌握的知识垂涎欲滴,都是技术宅,见到大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