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厚照摆弄着黄金米糕,这是他取的名字。

抬起刀,切成一小块,摆在簸箕里。

严成锦和弘治皇帝走过来,只见一旁有个读书人拿着咬了一口的米花饼,嚎啕大哭。

这是太好吃了?

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吧。

“你这些米花怎么卖啊?”弘治皇帝面色略带揶揄。

呀…

听声音怎么像父皇?

朱厚照看见人群后的弘治皇帝,顿时怔住了,惊恐中露出几分狡黠。

严成锦一看那小眼神就知道,朱厚照在想法子。

一旁的读书人好心提醒:“十两银子一块,小朱秀才说,这黄金米糕开了光,有提神醒脑,延年益寿的功效,吃了就能中举,那个书生就是不小心吃了一口,付不起银子,才如此嚎哭。”

弘治皇帝差点跳起来,他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这孽子竟在此鱼肉百姓。

李东阳等人摇头叹息,太子不误正业便罢了,还到此地行骗。

严成锦却眼前一亮,朱厚照真是个“人才”,好好的米花,竟做成了切糕!

只见这些米花上,夹着许多蜜饯和坚果。

宫中有各国各地进贡的土特产,也就是贡品,他在东宫大殿就见过杏仁和核桃等杂七杂八的吃食。

“给我来一块试试,我倒要看看,是否真如此神奇!”弘治皇帝冷声道,他露出杀人的目光,嘴角冷笑着,让朱厚照浑身汗毛一缩。

朱厚照手有些颤抖,“要多少银子的?”

弘治皇帝脸色愈发阴沉,你还想收朕的银子?

为了帝王家的家庭和谐,严成锦解释道:“陛下,这糕按银子来算钱。”

“就要十两的。”

朱厚照把刀放下,拿起来一块递给弘治皇帝,萧敬连忙接过来,先尝尝有没有毒。

“你可是知道哄抬价钱,是什么罪名?”

对于朱厚照而言,犯了什么事都是一顿鞭子,自然不会看大明律。

“不知。”朱厚照梗着脖子道:“这黄金米糕里,放了许多珍贵的蜜饯和果仁,卖十两银子不贵。”

萧敬尝过确认无毒,才递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咬了一口,咔嚓一声,他轻轻咀嚼,先是淡淡的甜味,咬到了软糯的蜜饯,再就是清脆的杏仁。

味道,还真有点好吃。

一旁的读书人看着弘治皇帝吃下那么一大口,替他担忧起来。

“如何?没骗你吧!”朱厚照有点得意。

弘治皇帝饶有兴致看着他,道:“米糕是真米糕,好吃是真好吃,但是你,是真的该打!”

三个穿着便衣的锦衣卫,上前将朱厚照抓起来。

朱厚照虽然胡闹,但来藏书馆多了,许多人都认识他,甚至有些敬佩他的才华。

一旁与朱厚照相熟的读书人连忙阻止:“你们是什么人?敢私自扣人,不怕我等报官!”

“淡定,不要惊慌,他是我爹……”朱厚照怕这些傻子给弘治皇帝揍了,闹个杀头的罪名。

在藏书馆久了,他对这里的读书人有几分交情,自是不想看到他们落难。

锦衣卫抓人,即便放出来,也要被他人诟病,名声就毁了。

朱厚照乖乖地被锦衣卫绑了,押上弘治皇帝的马车,黄金切糕一同被带走。

“儿臣知道错了,今后再也不来良乡了。”

马车里,朱厚照乖乖地跪在弘治皇帝膝前,认错态度诚恳,不敢去看弘治皇帝的脸色。

距离太近,父皇一抬手就能打过来。

一旁的严成锦苦不堪言,马车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还要给朱厚照留出跪的位置。

他只能往旁边挤。

李东阳同在一旁,也不敢劝弘治皇帝,殿下今日之举,实在太稀松平常了。

弘治皇帝吃着黄金米糕,“回到宫中,给仁寿宫和坤宁宫送一些过去,算了,此物太硬,太后牙口不好,就送坤宁宫吧。”

“父皇不罚儿臣?”朱厚照狐疑。

弘治皇帝不冷不淡道:“你就跪到京城吧。”

这马车颠簸起伏,就如同在火车上蹲坑一般,十分考验人的技术。

严成锦有点心疼朱厚照。

地板坚硬,马车东摇西晃,朱厚照不一会儿就疼得龇牙咧嘴,扶住弘治皇帝的膝盖。

瞧见弘治皇帝脸色不对,又闪电般缩回了手。

“疼就起来坐一下吧。”弘治皇帝轻描淡写道。

朱厚照愁着的脸,顿时露出笑容,喜滋滋地道:“老高你让一让,本宫要坐这儿。”

“陛下,臣站起来就会晕车。”严成锦深以为然道。

弘治皇帝看严成锦精神萎靡,便对朱厚照道:“让你坐着已是宽仁,一会儿还要跪呢,就坐地上吧。”

朱厚照黑着一张脸,对塑料父子情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弘治皇帝撩开帘子,望着窗外一片青葱的山岭,问:“严卿家,山岭上种的是什么?”

“回禀陛下,那便是玉米了。”严成锦望向车帘外:“说起来,已经可以采摘了,晒干后研成粉末,就可以送进宫中。

今年的数量多了,玉米的价钱,会便宜许多。”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西北筑起长城后,就能栽种玉米?可朕听说,河套荒凉难以耕种。”

“若是以往,确实如此,但如今耕牛多了,铁具也多了,玉米在旱地也能耕种。

只要抵御住套虏进犯,就能有如此景象。”严成锦道。

李东阳道:“能安置荆襄的数万流民,这个玉米,真是好东西。”

“臣觉得,西北一片荒凉,有良乡的商会走商,会更繁荣一些。”严成锦道。

修长城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流民驻扎在西北,就会安家落户。

若西北的环境有所改善。

流民也就不会逃亡了。

“还是想说混凝土工场的事?”弘治皇帝问。

“陛下圣明,就算不将交给良乡的工坊,别人恐怕也做不来,普天之下,只有良乡商会才有工程师。”

混凝土的配方,虽然写在宋氏天工上。

但真正能做出来的人,只有宋景和良乡的一群工程师。

换言之,技术还是掌握在良乡商会手中。

“在河套建一座混凝土工场,修筑长城,朕准了,不过,朝廷不出靡费。”弘治皇帝道。

严成锦大喜过望:“谢陛下恩典!”

西北有丰富的石灰岩和高岭土,修长城足够用了。

良乡商会还十分弱小,有了土木这块商业版图,比起徽商和晋商来,又多了一些优势。

“荆襄流民之数,足有百万人,问题是如何调到河套?”李东阳道:“藩王就藩尚且扰民,况且百万流民,该如何安置到西北?”

流民粗鄙野蛮,看押荆襄的百万流民迁移,至少要万人大军。

“不如就让张贤来办,张贤安置过顺天府的流民,由他去牵引再好不过。”严成锦道。

“那良乡的知县,岂不是要换人?”

良乡是大明的义鸟,日后地位堪比顺天府府尹,这个位置要替张贤保住。

严成锦道:“陛下多虑了,如今良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无需过度监管,张贤前去迁移流民,两月就可以赶回良乡。”

“张贤为人秉直,又安置过良乡的流民,倒是不错的人选。”李东阳也觉得张贤合适。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那就命张贤为钦差,前往荆襄迁移流民吧。”

朱厚照低着头,目光微微一动。

说起来,张贤是他的待定勇士,不提都快把此人忘了。

老高这家伙,又把冷不丁就把张贤安排了。

“两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需一人督造,司礼监可有合适的人选?”

弘治皇帝声音提高了一些,让坐在外头的萧敬能听见。

“回禀陛下,奴婢手下有个大垱,名叫徐坤,倒是极为合适。”

严成锦却道:“臣有一人更合适,御史方学。”

“那就让方学督工吧。”

良乡到京城的路远,纵然是马车,也要一个时辰。

弘治皇帝又拿起来一块,咀嚼起来咯吱作响,“这黄金米糕,是谁教你做的?”

“老高。”

“明明是殿下太聪明,无师自通。”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红楼:玩主天下重生之战神吕布灵剑尊神魂至尊九域神皇抗日之特战兵王佣兵的战争灭世武修天下王者抗日之全能兵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邪龙狂兵交锋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龙腾美洲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亡命之徒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枭雄之明末争霸万古杀帝北隋军神庆余年唐朝好医生十龙夺嫡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大军湿家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