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魏,身份证明只有地方的巡检所能做,只需要提供一张照片就行。
但因为受到一定的地域和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所以有一些犯了事的人逃离家乡后,在外又以另外的身份正常生活。
通常照相馆都会利用这些人不敢上巡检司心思收取高费帮忙办理。
照相馆的小厮在丰臣相赫离开后,也赶忙来到了附近的巡检所。
他不仅仅是照相馆的小厮,实际上也是巡检所的巡检,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他们发现有些人犯了事后会换个地方换个身份。
为了提高案件的侦破,巡检司不得不想采取蹲守的办法。
小厮来到巡检所后,面见了自己的上司。
他将相片递给巡检所的所长,“大人,今日来了一个打听要弄身份证的。
他出手十分大方,随随便便就是十几贯。”
说话间,他将丰臣相赫给他的钱都放在了桌面上。
所长抽了一张一贯的纸币,把剩下的都推了过去,开口叮嘱道。
“你先去给他弄,等他来拿派人跟踪他。”
他拱手答应,从桌面上的纸币中抽了一张,并没有全部拿走。
……
两天后。
丰臣相赫来照相馆拿身份证明。
小厮手里拿着一张用塑料卡片,笑呵呵地说道:“钱呢?”
丰臣相赫眼角抽搐,想到一张破东西两百贯,他就心疼。
但要想在大魏境内畅通无阻,就必须用这个东西。
他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一张大魏银行的票据。
小厮伸手接过一看,诧异地看着丰臣相赫。
“客官,你既然能从大魏银行弄来支票,也不像是没有身份的人啊?
为什么要再弄一张?”
丰臣相赫看见小厮不怀好意的神色,不悦道:“钱给你了,东西该给我了吧!”
小厮笑呵呵地把东西递了过去,心中的怀疑更深了。
丰臣相赫夺过身份证,转身快步离开照相馆。
他跟着出门,在背后高呼,“欢迎下次再来。”
丰臣相赫脸都黑了,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大了。
街道两侧,事先过来的巡检听见这个声音,都起身神色平静地跟在丰臣相赫背后。
没过多久,丰臣相赫敏锐地发现有人在背后跟着自己。
他脸色一沉,把对方当成了想打劫的劫匪了。
但他住的地方离外交部不远,巡检所又在旁边。
所以他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把人甩开的心思,径直走进落脚的客栈。
跟着来的两个便衣巡检抬头看着客栈,对视一眼后进入客栈内。
二人走到柜台前出示了相关证件。
其中一人问道:“刚刚进来那个个头稍矮,体型稍胖的中年人住哪里?”
客栈掌柜的客气地说道:“他住三楼,不过是个倭人,两位大人要想见他的话,小人叫人带你们上去。”
二人听见是个倭人,当即就摆手拒绝。
“不必了,我们只是见他鬼鬼祟祟,想来打探一下消息。
既然是外国使者就算了。”
说完,二人转身快步离开。
三楼窗户口。
丰臣相赫看着离开的两个人,目光微凝。
上井游在旁边轻声问道:“少将军可是碰见了问题?”
丰臣相赫面色阴沉地开口,并没有解释,“我先离开,你留在汴梁收集情报。”
说完便走开。
上井游恭敬地躬腰答应。
丰臣相赫准备了一些东西,从后门离开客栈。
两个便衣巡检将此事上报给了自己的上司。
巡检所长皱眉,“一个倭人要魏人的身份证明做什么?”
两个巡检摇头,“我们也不懂!”
所长摆手,“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你们去盯着他,我去禀报上司。”
两个巡检拱手答应。
等这事传到朱鹏程耳中都是下午了。
他从老刘头口中得知这个事情,也不由得发出同样的疑问。
“一个倭人,拿咱们魏人的身份证明做什么?”
老刘头摇摇头,“小人也不知道,不过外邦无小事。
这事大人要不要通知一下内阁。”
朱鹏程眉头微蹙,当即说道:“我去趟内阁!”
说完就从值房快步离开,径直来到内阁。
秦游他们看着面前这个稀客,都有些意外。
樊伦皱眉问道:“什么事让你亲自来了?”
朱鹏程笑着拱手,“回樊相,有倭人在下面的巡检所弄了一个魏人身份。”
内阁所有人齐刷刷皱眉。
就连秦游也不例外。
大魏现在的户籍制度宽松,虽然人员的流通带来了经济的增长。
但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在某地犯了事逃亡到其他地方换个身份生活。
在这个信息传递很慢的年代,这类情况给许多案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困难。
现在一个倭人弄魏人的身份,让人感到十分的不寻常。
他率先张口,“倭人虽然和魏人有身高差距,但肤色相同。
而且这些倭人汉话并不差,若是他们利用魏人的身份来做些不利于大魏的事,就有些麻烦。”
关敏博颔首赞同,“秦首辅说得对,这类事情要更加警惕。
我看日后在碰到这种事,巡检有权控制相关人员。”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最后秦游对朱鹏程说道:“你先派人跟着领魏人身份的倭人。
这事我会禀告陛下,请影卫去盯着。”
朱鹏程拱手答应,退出内阁。
闻肇梁看向秦游,开口问道:“辅稷,你这是否有些小题大作了?”
秦游郑重地摇头,“不是什么小题大作,而是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倭国反复无常,不灭我心中始终难安。
而且你们也知道,六国这次不仅仅是奔着贸易来,还有倭国金银矿的开采权。
所以大魏不得不防。”
闻肇梁没有接着问,秦游说的也有道理。
眼下六国正在和大魏商定贸易协定,什么事都不得不往坏处上想。
秦游接着派人把这事告知皇帝。
皇帝立即就叫来影卫指挥使曹坚,让其盯紧拿了魏人身份的倭人。
半个月后。
丰臣相赫来到了甘肃行省的兰州。
魏国和吐蕃在这附近设了互市。
他准备以魏国商人的身份进入吐蕃。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暗中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看着自己。
在兰州城里休整了一天后,他采买了货物,雇了人手运送货物来到了互市。
……